中國古典小說戲曲中懷慶方言詞匯研究
佚名
摘要:方言是一項與本民族文化史密切相關的工作。懷慶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支裔,具有異于其他親屬方言的某些語言特征。古代白話小說戲曲中大量使用了懷慶方言中的一些詞匯。本文通過對中國古典小說戲曲中懷慶方言詞匯的研究,揭示懷慶方言的特殊性。
關鍵詞:方言研究;古典小說;戲曲;懷慶方言;詞匯
方言研究對于揭示漢語言發展的、推廣普通話,及研究漢民族文化發展的某些特殊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那么什么是方言呢?“所謂方言,就是共同語的繼承或支裔,一種方言具有異于其他親屬方言的某些語言特征,在時期往往從屬于民族的統一標準”[1]。
正如斯大林所說:“要了解語言及其發展的規律,就必須把語言同發展的歷史、同創造這種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民的歷史密切聯系起來研究。”那么,我們研究有關懷慶方言的,就要首先研究有關“懷慶”的歷史。
懷慶,是一個歷史概念,是古代的一個行政區域,它的地理范圍大致就是現在河南省焦作市的行政區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這樣解釋:“懷慶,漢河內郡,后魏置懷府,元改曰懷慶路,明曰懷慶府,清因之。屬河南省,民國廢。治河內,即今河南沁陽縣。”它所轄地區包括今天的沁陽市、溫縣、孟州、武陟縣、博愛縣、修武及焦作市的其他部分地區。懷慶府所轄地區都有悠久的歷史。如溫縣,《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解釋說:“周畿內國。《左傳·隱公三年》:‘鄭祭足師,取溫麥。’(《杜注》:‘今河內溫縣。’)”古代中國是“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被奉為最神圣的國事,祭品選用溫縣之小麥是有講究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修武條:“《韓詩外傳》:‘周武王伐紂,勒名于寧,因名修武。’《韓非子》也有記載。懷慶曾出現過司馬懿(溫縣)、韓愈(孟州市)、李商隱(沁陽市)、郭熙(武陟)、張渭(修武)、朱載堉(博愛)等歷史名人,陳氏太極拳、四大懷藥、懷梆戲、竹林七賢、愚公移山等也都出現在這里。歷史上,懷慶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京漢鐵路未通以前,為由京入陜之孔道……山西商貨之南下者皆出于此。”而晉商在中國商業史上占據了十分輝煌的地位。另外這一地區還有很多考古發現。比如說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封地就在焦作,山陽城遺址還在,焦作現在仍然使用別稱——山陽城。另外經考證證明,焦作地區曾是商朝的都城,亂了商紂王朝綱的妲己就是焦作人。這些都說明懷慶地區文化的源遠流長,的繁榮興旺,筆者就把該地區的土著語言稱作“懷慶方言”。
隨著解放后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的迅速發展,和懷慶地區交通的相對落后,造成該地區對外交流的相對封閉,而懷慶地區方言的延續保存,就有了一個相對適應的條件,保存了較多的古代語言現象,如至今還保存著十多個入聲韻,這在北方方言中是少見的,這使懷慶方言顯示了它的特殊性。本文試圖從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戲劇的詞匯中,發現一些和懷慶方言一樣的詞匯,證明懷慶方言的特殊性和古詞匯保存的豐富性,同時也希望這個研究能為研究白話小說及戲劇的同行們提供一點資料。
一、忔 皺
在懷慶方言中,忔皺用作形容詞,動詞,使用很普遍,其義主要說明物體表面有褶皺、不舒展。如額部的皺紋懷慶方言叫“忔皺紋”。如說某人不高興,愁眉不展,就說“看他整天忔皺著臉,一聲不吭”。 在元曲中有忔皺的生動運用。《陳母教子》(菩薩州)曲:則被這氣堵住咽喉,眉頭兒忔皺,身軀兒倒扭。
二、澁 奈
在懷慶方言中,澁奈(也寫作澁耐)是指骯臟不衛生,也指語言行為不干凈,不規矩,羞恥。如“這飯店真澁奈人,一點都不講究”,“你說這話都不嫌澁奈”。
《董西廂》(吳音子)曲:坐地不定害澁奈,覷著鶯鶯,眉來眼去。
三、佯 打 耳 睜
在懷慶方言中,佯打耳睜指人反應不快,故意磨磨蹭蹭。如“小張叫小王趕快去,小王卻佯打耳睜,半天不動”。
《金瓶梅》第五十六回:他佯打耳睜不理我,還拿眼兒瞟我。
四、齊 楚
在懷慶方言中,齊楚指穿戴整齊,注意衣著。如“他今天要去相親,穿得很齊楚”。也指做事很有條理,加強語氣時也用作“齊齊楚楚”。
《醒世恒言》第十四回:吳宣教急揀時樣齊楚衣服,打扮得齊整,真個兒賽過潘安,強如宋玉
五、打 饑 荒
在懷慶方言中,打饑荒指因光景不好而尋謀生路,引用為因困難而向別人借財物。如“現在年景這么好,誰還跟他打饑荒”。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先時在外頭關,那個月不打饑荒,何曾吸吸溜溜得過一遭兒。
六、外 道
在懷慶方言中,外道指客氣、生疏。如“請多吃點,千萬不要外道了”。
《紅樓夢》第三回:邢夫人讓黛玉坐了,一面令人到書房中請賈赦。一時回來說“……或有委屈之處,只管說,別外道了才是。”
七、拐 孤
在懷慶方言中,拐孤指孤僻,性格怪異。如“他為人拐孤,不好和他打交道”。
《紅樓夢》第七回:秦氏一面張羅鳳姐吃果酒,一面忙進來囑咐寶玉道:“寶二叔,……他雖靦腆,卻脾氣拐孤,不大隨和兒。”
八、唚
在懷慶方言中,唚指隨便亂吐穢物,隨便亂說。常說成“唚道”。如“他酒喝多了,唚道得哪兒都是”,“不要亂唚道,別人聽見了不好”。
《紅樓夢》第七回:鳳姐連忙喝道:“少胡說!那是醉漢嘴里胡唚,你是什么樣的人,不說沒聽見,還倒細問!等我回了太太,看是捶你不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