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談電視節目《非誠勿擾》

雷雅

摘 要:在當下激烈的影視節目競爭中,娛樂節目大行其道。本文試圖通過電影批評領域里精神分析的方法和觀點,以節目《非誠勿擾》為例,簡單的解構分析這類節目大受追捧的成因和存在的缺陷。通過精神分析這種將自我投射向他人再由他人的像成為自我的一個心理機制出發,我們發現正是通過節目結構的精巧設計使的不同觀眾都能對節目進行自我意識的投射,并使得該類節目大獲成功。然而這樣成功和娛樂的背后,缺乏的卻是人格的圓潤。

關鍵詞:電影批評;拉康;商業包裝

一、當下國產娛樂節目現狀

電視劇、新聞、綜藝娛樂節目目前是驅動收視的三駕馬車,在2007年全國154市縣分裂觀眾收視的前三名,份額分別為34.4%、13.5%、8.9%。這三類節目以45.3%的播出時間比例占據了觀眾56.8%的收視時間,資源使用效率較高,而綜藝娛樂節目又是三類節目中資源使用效率最高的節目類型[1]。在林林總總的綜藝娛樂節目中《非誠勿擾》是近年來最具收視率和娛樂精神的電視節目之一。它的成功,或許是一個選秀節目的新瓶老酒。

二、非誠勿擾風靡的成因分析

我們這里借用一個電影批評領域里精神分析的方法和觀點。在拉康的學說中,處于自我和他人之間的便是主體。主體不是自我,而是自我形成過程中構件的產物。主體的構建過程正是把自我想象為他人,他人指認為自我的過程。形成“鏡像階段”(襁褓中的孩子將鏡中的自我影像指認為是他人和將鏡像中的自我成像指認為自己的過程)的一個前提是匱乏的出現[2]。拉康認為匱乏在于孩子不能整體感受自我的身體,自我的身體體驗是破碎的。精神分析正是從這種將自我投射向他人再由他人的像成為自我的一個心理機制出發,引申出闡述。我認為,事實上“非誠勿擾”這樣的節目通過設計將每一個觀眾完成了一次自我投射向他人再由他人的像完成自我的一個過程。

首先,我們先來看節目本身的構成:兩個光頭男人和一個知性女人;十位女性嘉賓和一位男性嘉賓。絕對數量上看女性占據多數,從話語權上看確是兩位男性主持人的主導。這樣的一個結構下,觀眾是如何被不自覺地引入這個選秀機制從而使之成為國內收視率領先的節目?首先我們考慮男性觀眾。男性觀眾是不可能將自身投射到現場的男性嘉賓身上,因為審美的喜好區別,此時的男性觀眾是會越過場上男性嘉賓而通過兩位主持人與女嘉賓的互動完成這樣一個審美和評判的過程。

這一點和過去幾年所有的獲得成功收視率的選秀類節目大相徑庭。以超級女生為例。不斷地選拔和淘汰,背后暗含的是對觀眾自我一個淘汰過程。這樣的節目需要的是每一個觀眾將對自我的認同投射到對選手的認同,使得對偶像的支持實質上是對自我認同的一個延伸。通過對場上選手的選拔和淘汰,制造得是一種對觀眾個人命運的選拔和淘汰的設置。觀眾產生錯覺,或多或少的將自己的命運捆綁在舞臺上。這樣的一個機制造就的不僅僅是觀眾的狂熱,也是一夜之間紅遍街頭巷尾的超級女生。這樣迅速飛升的軌跡反映的是“超級女生”在結構設計上的出眾之處。

當然,我們上面討論的問題僅僅只是說了一半,作為女性觀眾,由于場上多達十位女嘉賓,容易出現與自我暗合的情形,因此女性觀眾的角度而言,不僅可以通過主持人的互動獲得一個觀賞體驗,也可以通過場上女嘉賓實現對自我的直接投射。

因此男性觀眾的親臨體驗感和女性觀眾的自我實踐使得節目大獲成功。

為什么觀眾們需要這樣的感官體驗呢,這樣的體驗是否真實呢。

很顯然,觀眾需要這樣的感官體驗,不論是透過主持人間接的,還是自我意識直接的投射,收視率驗證著這樣一種需求。在這樣的需求背后就是當代人婚戀問題。當代城市人的婚戀問題多種多樣,但總體而言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廣度。就深度而言,很難再去深入了解異性;就廣度而言,我們所處的時代并不是一個選擇過渡的苦惱,恰恰相反,由于缺乏交際范圍和有效的手段,往往造成婚戀的困難。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籠罩在城市人心中的焦慮。生活的快速節奏與缺乏安定和效率的婚戀狀態的矛盾導致了一部分人放棄和另一部分人的焦慮。這樣的焦慮構成了焦點,并被“非誠勿擾”欄目成功的搬上銀幕。

三段VCR、幾輪投票以及第一印象構成了場上嘉賓彼此做出選擇的全部依據。這樣的過程充滿效率而缺乏足夠的把握。十分鐘從彼此陌生到相伴牽手或者失敗,充斥著偶然因素的同時也反映出了嘉賓對婚戀和效率的雙重渴望。這樣的雙重渴望得到廣泛關注(收視率)也就意味著廣泛的渴望??墒沁@樣的節目能解決龐大的城市人群的婚戀問題么,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說,這樣的節目的成功本身,不在于它解決什么問題,而在于它暴露和緩和一種焦慮。結構上的巧妙設計使得它具備了被廣泛關注的可能性,加上一個城市人婚戀問題的內因,造就了今天婚戀節目的成功。

俊男、美女、偶然因素以及主持人樂嘉的顏色心理分析都構成了我們窺視的快感的來源。這里不僅有外在視覺上的,也有對他人性格和心理的窺視。窺視造就的快感成為節目最大的娛樂因素。

三、對過度娛樂化的反思

然而從《實話實說》、《同一首歌》、《幸運52》一系列節目的盛極而衰可以看出商業包裝策劃商業化很容易發生由于片面追求收視率、收聽率等短期經濟利益導致的綜藝節目媚俗、低俗。主持《幸運52》、《非常6+1》以及《夢想中國》的央視主持人李詠認為,自己做節目的狀態是“戴著腳鐐跳舞”[3]?;剡^頭我們看另一個娛樂節目“中國達人秀”中一名叫做吳啟志的嘉賓。這個美籍華裔青年,用自身多年從事街頭藝術的平和與平衡,展示出一個圓潤的人的內心世界,因而一出現就獲得了國人廣泛的關注。圓潤的人生姿態是我們需要的,但是在“非誠勿擾”這樣的節目只有成功和娛樂元素,我們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

[1] 吳凡.2007年全國綜藝娛樂節目分析[J].收視中國,2008(5). [2] (日)福原泰平.王小峰譯.現代思想的冒險家-拉康鏡像階段[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劉妮麗.誰掌管王牌綜藝節目“生死簿”[J].青年記者,2010(1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