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圖片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
吳雙
合理充分地運用圖片已成為增強電視新聞時效性、直觀性、吸引力、感染力不可缺少的手段。圖片以其迅速傳遞真實信息的優勢,在新聞報道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
一、圖片在電視新聞中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電視新聞的突出特征是聲音與運動的畫面相結合,因此有人覺得圖片顯得呆板,沒有運動的連續畫面,表達新聞事件不夠全面、生動。但圖片在電視新聞中的廣泛運用,證明了其優勢及價值。
1.強化電視新聞的時效性
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要稍遜于網絡和廣播,因為電視新聞需要將前期采訪拍攝的圖像資料進行剪輯,同時配以口播、字幕,通過一個系統的編輯制作過程,才能呈現在電視觀眾面前。相比之下,新聞圖片的采集、編輯、傳送就十分快捷,可節省大量時間,提高電視宣傳的時效性。
2.增強電視新聞的真實感
電視畫面的優勢在于動態的新聞現場,給觀眾深刻的直觀印象。然而,當受到采訪條件、環境的限制時,攝像機的拍攝比照相機更容易破壞新聞現場環境和被拍攝對象。從畫面結構方面分析,新聞圖片的構圖比電視畫面更為嚴謹,它所凝固新聞內容的精彩瞬間,使觀眾更加真實地感受新聞事實,同時能拓展觀眾的想象力,起到“一圖勝千言”的作用。
3.提升電視新聞的表現力
攝像機記錄的是一個時間段,照相機記錄的是一個時間點。雖然沒有運動的畫面,但一張好的新聞圖片通常抓拍的是最精彩、最關鍵、最能說明問題的那一瞬間,其表現力往往高于電視攝像機拍攝的一般運動鏡頭,更能給觀眾以內心的震撼。
4.建立電視新聞的立體感
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必定包含新聞背景的介紹,新聞背景加深了對新聞的認識和理解,深化新聞的主題,并有豐富內容、增加知識性和趣味性的作用。在電視新聞中,圖片承擔起介紹新聞背景的重要任務,用圖片來彌補新聞背景中連續畫面資料不足的缺陷,使電視新聞內容豐富、立體。
5.拓展電視新聞的報道面
如今數碼照相機已經普及,手機的拍照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人們拿起相機、手機記錄身邊的新鮮事是舉手之勞。因此,許多電視臺在新聞節目中開設類似《我拍新聞》、《看圖說新聞》等小欄目,專門播放觀眾拍攝的新聞照片。如此,既拓展了新聞報道領域,又調動了觀眾的參與熱情。
二、圖片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
1.新聞現場圖片的應用
新聞現場圖片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是最常見的,經常出現在以下幾種報道中:
①運用于突發性新聞事件報道
突發性新聞事件是時效性最強的一類報道,攝像記者往往無法第一時間到達新聞現場,傳回電視畫面素材。新聞現場圖片的拍攝相對比較容易,同時具有快捷方便的傳播途徑。如2011年1月28日央視晚間新聞《溫暖回家路:摩托大軍返鄉,交警全力護航》中大量運用了摩托車返鄉現場的新聞照片,生動形象,充分展現了新聞現場摩托車大軍返鄉的宏大場景和服務站的熱心服務。
②運用于重大新聞事件報道
在國外新聞的報道中,有時我國記者的現場采訪權會受到限制,此時,外國媒體提供的新聞照片可以彌補電視新聞中缺少的現場畫面。如2011年1月19日,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胡錦濤出席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的私人晚宴》的新聞報道中,采用了美國媒體官方拍攝的四幅新聞圖片組成電視畫面,再配以口播和字幕。
③運用于新聞背景的介紹
新聞照片在新聞背景的介紹中運用廣泛,新聞照片的概括性和簡潔性既可以更為全面地介紹新聞背景,也縮短了介紹背景的時間,幾幅照片就能完整地展現新聞背后的豐富內容。如2011年2月11日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新春走基層?援疆紀行:這里有帶不走的醫療隊》,在背景的介紹中,通過幾幅新聞現場圖片展現了新疆不同地區的援疆醫療隊的技術特點,讓觀眾全面了解到此次醫療援助的范圍和力度。
2.新聞人物圖片的應用
專題新聞人物報道中一般都會用到新聞人物圖片,例如在介紹一位歷史人物時,就會使用舊照片來表述人物的相關背景或展示人物歷史形象。在2011年2月央視《新聞聯播》的《“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系列報道中,電視畫面中插入了每位人物的歷史照片,再現了人物當年的風采。此外,在電話采訪中也經常性使用被采訪者的圖片。
3.各類新聞圖表、圖例的運用
新聞圖表、圖例的最大優勢在于形象直觀、生動,復雜的新聞事實通過數字、圖案的轉化,簡單易懂。2011年2月11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國家防總:冬麥區大范圍降水,旱情發展趨緩》一則新聞,通過新聞照片呈現的數據,讓觀眾直觀感受到降水給旱情帶來的切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