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2013中國電視媒體生存法則
于麗銀
法則一:誓將大劇進行到底
自2012年1月1日開始至今,國家廣電總局的限娛令執行已經近一年時間。縱觀電視熒屏,與2011年相比,七類被調控的娛樂性較強的節目減少了2/3,過度娛樂化的傾向被明顯遏制。同時新聞類節目增加了1/3,新創辦欄目數量也明顯增加。
在限娛令的壓力下,2012年上半年衛視頻道的格局出現明顯變化,隨著各衛視綜藝節目的減少,電視劇的比重逐漸加大。而這一形勢在2013年更加明顯。湖南衛視直接把《金鷹獨播劇場》移至730黃金檔,周播劇更是橫空出世。江蘇衛視、東方衛視則紛紛把電視劇從2集連播改為3集連播。這樣的變化既遵守了限娛令的規定,又牢牢鎖定觀眾眼球,持續引發關注。東方衛視副總監蘇曉表示:“做出這樣的調整,一個核心的原因是限娛令的背景,一年操作下來,廣電總局關于限娛令是非常強調和堅持的,2013年也絲毫沒有松動的跡象。那么黃金時段靠什么競爭?電視劇就成為重要的收視武器。當然很多臺有把電視劇從2集連播變3集連播這個想法,但是背后還是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否則就可能出現首輪劇和二輪劇交叉播出的情況,東方衛視可以保證全年每個劇都是首輪劇。”
以前電視劇的購買、競爭更多比拼的是購劇人員的專業眼光,但是現在拼的是背后該頻道整體的經濟實力。從各家媒體列出的2013年電視劇備播單上也能看出其中的奧秘。中央電視臺不斷加大定制劇、自制劇力度,加強與各大影視制作公司、行業協會、專業院校的戰略合作,加大對優質劇本和劇目的介入與掌控,從源頭掌握優質劇目。2012年的定制大戲《大戲法》獲得收視與口碑的雙贏,民族歷史題材定制劇《木府風云》創出收視佳績。2013年,由于榮光、歸亞蕾、潘虹等兩岸三地實力派演員鼎力加盟的《勸和小組》;張涵予、陳小藝、張國立等主演的《唐山大地震》以及《鋼的琴》等多部定制大劇也將相繼在央視播出,預計將掀起新一輪的收視熱潮。
湖南衛視經典題材創新演繹,誓將“大熱”進行到底;直面當下熱門話題情感,小切口演繹大時代悲歡;熱門小說資源獨家把控,強強組合炮制各種愛戀傳說;前沿熱門青春題材、時尚題材與偶像明星齊飛。
目前出爐的電視劇備播單顯示,大劇依然備受追捧。《隋唐演義》《楚漢傳奇》《蘭陵王》等紛紛被多家媒體聯合購買,能否再造收視高峰,大家拭目以待。湖南衛視、安徽衛視、東方衛視等實力雄厚的媒體依然傾向推出自制劇、定制劇、獨播劇,以大制作大手筆牢牢抓住觀眾。四川衛視、云南衛視則實行差異化戰略,以獨特的定位和風格吸引觀眾眼球。
法則二:“豪賭”大欄目大活動
2012年《中國好聲音》在選秀低迷的逆境中突出重圍,生猛崛起,充分證明了“得綜藝者得天下”的定律,從而惹來無數艷羨目光。在這種形式下,各媒體紛紛豪賭2013年的大欄目大活動,不僅斥巨資引進國外版權,制作費用更是層層加碼。
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首當其沖,利用自身先天優勢霸氣地在2012年11月到12月的每一個周末,聯手九家衛視的12個選秀節目,齊聚優秀選手到《我要上春晚》終極PK,前三名將直通2013年央視春晚。有著“百姓舞臺”之稱的《星光大道》在2013年將改為《超級星光大道》,在呈現手段上由原來現場的6個機位大幅增加到26個機位,加強節目的節奏感,并采用全新的舞美置景方案,推出煥然一新的整體包裝。同時,節目與CNTV等新媒體平臺全面融合,推出“星光大道網絡選拔”、“海選直通車”等12個互動性強的產品,全方位、多渠道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和參與度。
不創新毋寧死的湖南衛視面臨壓力和挑戰,在2013年將把全球頂級模式引入周五晚十點檔,全年4至5檔震撼全國的大型活動無縫對接,形成強力組合拳,意圖再霸娛樂江湖。《快樂男聲》全新變陣升級,打造豪華偶像殿堂,完美重塑青春全能男生。《奇舞飛揚》觀草根起舞,挑全民舞動欲望。《唱出我人生》以頂尖模式,打造網絡不同年齡段的平民佳音和完美組合,樹立頂級模式正版化標桿,打響2013音樂大秀頭炮。
浙江衛視啟動第二季《中國好聲音》能否再創收視奇跡?東方衛視與金牌制作團隊燦星的再度合作究竟能否結出碩果?江蘇衛視《非常勿擾》節目升級能否再攀收視巔峰?安徽衛視《我為歌狂》、四川衛視《愛就唱出來》、云南衛視《完美聲音》,這些推出歌唱類節目的媒體誰家能再造神話?2013年的電視熒屏注定風起云涌!
法則三:創新推廣,招標為先
作為媒體招標先驅的中央電視臺2013年傳統招標資源最大的創新是對原“《新聞聯播》后標版”和“A特段”進行改造,調整為黃金時段的主題化組合產品,主體標的物在原播出時間不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套、新聞頻道晚間黃金時間的播出回報,每晚三次黃金時間聯合出擊,極大提高廣告的到達率和觀眾的接觸頻次。另外,CCTV-1人氣欄目《謝天謝地你來啦》、全新升級的《超級星光大道》和《夢想合唱團》的冠名項目,以及《舌尖上的中國Ⅱ》全媒體合作伙伴、紀錄頻道合作伙伴等項目,也將納入現場招標,采取暗標方式競買。
招標作為一種資源售賣手段向來被省級衛視所謹慎使用,2013年省級衛視當中進行招標的依然是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和安徽衛視。把最稀缺最黃金的資源拿來招標一方面保證了客戶的利益,給廣告主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競爭機會,另一方面則保證了媒體的廣告資源價值最大化。至于招標這種形式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則見仁見智。但是,只有有實力的媒體才能參與到這場游戲之中也是不爭的事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方衛視的4A客戶原來一直由地面的經營中心經營,2013年全部歸入到東方衛視廣告營銷部統一經營,以實現集團利益的最大化。這可謂是省級衛視中廣告運營策略的一次較大調整,效果如何有待實踐檢驗。
注:版權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為廣告主雜志。另,《廣告主》雜志不是《廣告主市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