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拉薩魯康內的佐欽壁畫研究

[德]嘉格布·溫柯勒

摘要:拉薩龍王潭公園內的魯康,對大多數的藏族和研究藏學的學者來說并不陌生,但對其歷史沿革和建筑內豐富多彩的壁畫之內容及其來源卻很少有人探究。本文通過仔細梳理有關藏文資料,對魯康的建筑年代、風格及其中的壁畫分布等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尤其是對魯康第三層內的有關佐欽壁畫的內容做了比較充分的研究和論證。

此篇論文[1]是我正在進行的關于拉薩宗角魯宮殿(簡稱魯康)佐欽壁畫研究的一部分,旨在探討魯康內壁畫的文字來源,確定壁畫的委托人和魯康本身的建筑。

魯康系三層建筑,位于布達拉宮后面龍王潭中的一個小島上。全名 “宗角魯康”(Rdzong rgyab klu khang),意為“堡壘后面的龍王之屋”(the water spirit house behind the forlress)。17世紀下半葉,隨著布達拉宮的修建,由于不斷挖取建筑原料,形成了一個人工湖。(即龍王潭—譯注)。人們相信龍王因此而受到了驚擾。為此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許諾修建一座寺廟作為定期舉行禳解儀式之地,以平息安撫諸位龍神。據說龍王潭上的這個小島最早為五世達賴喇嘛的靜休之地,后來在上面專為龍王修了一座寺廟,從此魯康成了歷輩達賴喇嘛短期隱休的私人之地。

魯康之緣起

關于魯康之修建過程,有多種不同之記載。從1716 年3月始在拉薩居住生活了六年之久的阿波利滔·德西德里認為魯康系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1706)所修建:“同樣,山之北面,即離山腳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完全被郁郁蔥蔥的樹木所包圍的湖泊。湖泊中間有一個地方叫做魯康,乘木船可到達。它不是正方形,而是呈圓形,整個建筑對稱流暢,工藝非常精湛。外面有漂亮的涼廊環繞,里面裝飾有極其精美的壁畫。魯康由偉大的喇嘛恢復和修建,他還委托修建了上面提及的其他建筑。”[2]

桑木丹·喀爾梅D&E則相信魯康是18世紀早期第司桑結嘉措(1953—1705)掌權時遵照五世達賴喇嘛之設想修建并裝潢。

1986年南喀諾布[4]首次發表了魯康壁畫之論述,他將魯康之修建歸之于五世達賴喇嘛。

阿米·黑勒爾[5]撰文認為魯康始建于五世達賴喇嘛晚年。她同時還告訴我桑結嘉措[6]在他的一部著作中聲稱魯康是按照五世達賴喇嘛的 想法(dgongs—pa)修建的。

與上述觀點相反,黎吉生認為魯康是為六世達賴喇嘛修建的靜休之地[7]。居麥多杰[8]則堅持第司(桑結嘉措—譯注)和六世達賴喇嘛共同修建了魯康,然后1791年進行了修復。最近在烏永拉康(U—you lha khang)[9]內部刊物上發表了兩份互為矛盾的藏文史料 (均未表明材料出處),“拉薩市歷史文化”(Gpong khyer lha savi lo rgyus rig gnas )中寫到:[10]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蓄起的水之中央立起一座宮殿。水池和宮殿的形狀則以龍神曼托羅為模式而建。”

而 “圣地布達拉簡介”(rTse po la lavi gnas bshad)[11]一文的作者認為:

“1700 年,六世達賴喇嘛修建一座新的擁有眾多神像之龍王殿,從而使藏區風調雨順。六世達賴喇嘛經常駕臨此殿。

鐵豬年(1791年),八世達賴喇嘛修建一座新的多層龍王殿[12],此殿呈長方形,四門,矮垣,蒙古風格之屋頂,最頂層是一小間專為達賴喇嘛準備的私人居室。”

據說當今的達賴喇嘛[13]對八世達賴喇嘛(1758—1804)時期魯康壁畫繪制而成的說法甚表懷疑。他認為魯康內的壁畫是六世達賴喇嘛時期在第司桑結嘉措的監督下完工的。

《八世達賴喇嘛傳》1791年條下記載道:[4]

“(5 月)6日傍晚,做完儀式后我們參觀了位于布達拉宮后面建筑精美而修復一新之龍王殿。為此殿及其中供奉之圣物舉行儀式并敬獻貢物及鮮花。我們為諸位佛像敬獻了哈達及五種豐盛之物品。當時干旱正在危害著一切生靈和環境,而當天夜里,細雨綿綿不斷而降。”

我最后一次參觀魯康時,一位守護此殿的喇嘛告訴我,此中壁畫與德達林巴(1646—1714)的弟弟、著名藝術家敏林洛欽·達瑪夏熱(Smin gling lo chen Dhar ma shri,16541717)有關。而前者是五世達賴喇嘛的學生和主要老師。我還被告知洛欽達瑪夏熱曾寫過一篇關于壁畫之文章。但我遍查其選集( 1978年德拉敦的廓欽圖庫版),也沒有發現任何與魯康有關之文字記載。

魯康之描述

魯康矗立在長270 米、寬112米的長方形龍王潭之中一座直徑為40米的環形島嶼上。現今一座拱橋橫跨潭水,將小島與陸地連為一體。魯康共三層,屋頂呈六邊形,具有典型的蒙古風格,并嚴格按照曼托羅結構的幾何圖形修建而成。

因為我的研究集中在魯康三層的佐欽壁畫,所以在此僅對一層和二層作一簡單的介紹。

一層入口處繪有兩組佛像:蓮花生大師的銅色山(Zangs—mdog—dpal—ri)和東方不動佛(sksobya)及 金剛薩錘(Vajrasallva)的喜金剛護法(Abhirali)。該層后面的房間內壁畫更多,但保護甚差。1997年我到魯康調查時,該房間被用來做貯藏室。

二層為一間單獨的佛殿,精美的壁畫配有題詞。東面和南面墻上的壁畫及文字敘述了藏區流傳廣泛之白瑪溫巴(Padrna—vod—vbar)的故事,而西面和北面墻上的壁畫及文字則講述了古印度國王來杰(rGyal —po— legs —skyes)的事跡[15]。在這間佛殿里,來自寧瑪巴著名寺院敏珠林寺的僧人為我表演了魯康最主要的活動祈求龍神之常規儀式。

三層:佐欽壁畫。此層面積37.2 平方米,有一9.6平方米的涼廊。涼廊上沒有壁畫。屋高2.6米,壁畫高 1.35米,位于墻的上部。壁畫總面積17.2平方米。此處我欲介紹的是達賴喇嘛私人房間中的壁畫,此房間已向公眾開放。由于對全部壁畫的詳細描述已超出本文的范疇,在此我只能給讀者一個概括的印象。下面就沿著順時針方向(從北入口處開始)介紹達賴喇嘛房間中的壁畫。

東北角墻:保護神

此角的一些敘述場景中繪有忿怒神祗。目前尚未確定身份之主神位于東北角的東面墻壁之下半部,綠身,一顆頭,三只眼睛,左手持一條小蛇,右手抱一團燃燒的三昧火,身穿盔甲,跨一匹淺綠色之坐騎。口吐蝎子和蝗蟲。墻之上半部是另外一些栩栩如生的忿怒生靈。

中部東墻:印度與西藏之賢哲

此面墻壁上之四十三位印度大乘佛教之賢者生動活潑惟妙惟肖形。中部的頂部是金剛手,蓮花生大師居中,其下是赤松德贊,赤松德贊之周圍是桑耶寺。沿著墻壁之下部邊緣是蓮花生大師的二十五位重要弟子。

東南角墻:高僧大德之傳記故事

此處展示的是歷史上西藏高僧大德們的傳記故事。可惜的是,大部分壁畫或模糊不清,或完全被毀因此,有關此寺環境變遷及寺院傳承之珍貴標志已不復存在。殘存壁畫處發現有大德高僧及其生平事跡之文字題記。其中最著名的有米拉日巴(1040—1123)、古如卻旺(1212—1270)、隆欽饒絳(1308—1363)、白瑪林巴 (1445—1521)、宗喀巴(1357—1419)和仁增德塔林巴(1646—1714)等等。

有許多關于隆欽饒絳生平之壁畫。隆欽饒絳是寧瑪巴,尤其是佐欽教法傳承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下述

兩條題記對確定魯康中佐欽壁畫的真正源淵極為重要。第一條題記是:

“白瑪林巴走進火焰海(Me— vbar— mlsho[7])拿出珍貴之佛像及深奧的 ‘凈清廣博之三轉’(klong—gsal—skor—gsum)寶藏,發掘了30種伏藏。”[18]

另外一條題記如下:

“仁增德塔林巴發掘了很多伏藏……

在鄔堅林 (布丹們域),仁增德塔林巴從夏武(屬們地)將白瑪林巴深奧無比之伏藏教義傳授給了達德林巴。”

西南角墻:近代所繪之忿怒神祗

我參觀魯康時,此墻被一櫥柜所遮攔。從僅見極小部分判斷,壁畫似乎是近代之作品,而非佐欽壁畫。

西墻:佐欽之修煉

此墻壁畫最有意思,據我所知,其內容獨一無二。墻上約有170字左右的題字。在遭到破壞的上部中間,好像還有24個字左右的文字。希望被毀部分原來已被拍照。

西墻壁畫有許多關于佐欽修習之內容。展示了從最初開始到最終得到正果佐欽修習之路的全過程。壁畫描述了從 “佐欽入門”(nlzogs—chen—sgo—vdro)到密教非常神秘而高級之“超越”(thod—rgal)修煉,及其最終得到虹身(thod—rgal)果位之情景。

此墻左上角 ,研修之路始于皈依(taking refuge)發菩提心(deveioubg bidgucukka)等普通的佛教修煉。然后是純正的金剛手練習。有許多與“有寂之舟” (vkhor—vdas—ru—shan)之修習有關之畫面。“有寂之舟”是輪回與涅槃之合稱,是具有一般二元意識(the normal dualistic mind)和沒有二元意識存在(non—dual—presence)之人佐欽練習之初步入門。核心之修煉指導與各種形式的坐禪經驗一塊兒描述。最后學習者從導師處得到指導,被稱之為瑜珈行者(yogin),身穿虎皮,耳掛骨環,手持響鈴和damaru。此墻左下角,瑜伽行者演示各種禪思之姿勢,稱為khregs—chod“松弛”之意。之后便是“超越”修煉。

西墻中心部分壁畫內容是瑜伽行者修煉 “超越”之過程及他們因此而獲得的幻景,從簡單的透明球體、幽靈、復雜的曼托羅,直到最終分解(final dissolution)。墻上部右邊是根據瑜伽行者之能力差別而出現的不同修習結果。最佳練習者三年之內可獲解脫;資智中間者五年之內可獲解脫,資智低下者七年之內可獲解脫 (Rab—lo—gsum—gyi—sgrol—ha—bring—lo—sgrol—ba,tha—rna—lo—bdun—gyi—sgrol—ha )。[19]

北角:原生純潔認識入門

一扇落地的窗戶把西北墻角與西面主墻隔開,此墻角壁畫長1.35米,寬0.75米,內容是向學生介紹原生純潔認識之諸種方法。上部三分之一的壁畫已被毀壞。通過各種方式,導師向具有資智的學生演示或傳授進入真實狀態的直接經驗。壁畫表現了引導學生的各種不同方法:解釋、明喻和五官感受等。靠下左邊的一幅畫面中,喇嘛按著學生之頭頂,讓其感受。艾恩貝克寫到:“此壁畫通過五種感覺之類推,介紹了心智自然之21種不同方法。”[20] 實際上,白瑪林巴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探討21種介紹法[21],但文字是相同題目的其他文獻[22]中引過來的。對此需要進一步之探討。此處壁畫之創作方法是將其用框加以固定。它與北面墻壁上的題字渾然一體,雖然其基于不同的文獻表述各自的主題。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