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粉畫寫生教學雜談
張小輝
目前的美術高考專業色彩考試,一般都是以水粉靜物寫生或是水粉靜物默寫為主。一般說來,在學習水粉畫時,是通過對寫生對象體面關系的分析來表現其明暗、色彩、體積和空間感。我們在掌握其技法的同時,也有些問題需要在教學中注意。 在水粉畫寫生教學中我們應從幾個大問題著手。 1關于色彩感覺能力的培養問題 要畫好水粉靜物寫生,你首先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色彩感覺能力,因為只有感覺到的東西,才能被準確地表現出來。 水粉畫很容易出現的臟、灰、粉、生等毛病,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由于作者對客觀對象產生的色彩缺乏一定的理解。比如,把一塊很漂亮的顏色,放到一幅和諧色彩中去,也可能會顯得臟。一塊在這幅畫中似乎看起來很暗很臟的顏色,放到另一幅畫中卻又顯得十分漂亮。這個例子,稍有繪畫經驗的人都能有所體會,關鍵問題就在于需要我們用色彩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原理去理解、分析和表現客觀對象的色彩。 我們都知道,任何有色物體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間之內,它們的色彩必然與周圍鄰接的物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定的關系,這就是色彩關系。它的變化規律就是固有色與條件色的對立統一規律。 如在我們的靜物寫生中,常可看到這樣的現象,被描繪出來的水果,由于過多地注重固有色,而忽視了條件色對他的影響,給人的感覺好像此物體不是放在這個特定環境中,原因在于沒有用色彩關系變化規律的原理去理解和分析對象的色彩。 因此,理解和掌握色彩關系及其變化規律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畫面是畫關系,而不是畫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努力鍛煉并培養自己準確判斷這種色彩相互影響程度的能力。 2如何對待色彩、客觀因素 寫生不能脫離真實的對象,于是有人認為寫生就是把實物描摹下來,這種理解必然造成機械地照搬自然。而我們要求的色彩物象寫生是與之相對立的。它是通過畫者的眼睛,大腦對所要表現的對象進行觀察、分析、理解,并大膽取舍、綜合、歸納、加工并藝術地表現出來。寫生的過程如同寫一部小說,它不可能是照抄生活原樣,而是把真實的社會生活作為素材,并通過藝術語言加工,使之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使自然認識變成藝術真實。色彩寫生也是這個道理,它以實物為依據,以表現自己對整個物象的感覺和認識為目的,對客觀物象加以提煉概括,甚至要進行藝術性的夸張和創造。 就主、客觀的寫生因素而言,當我們看到客觀物象中的色彩關系時,一種是小心翼翼把他照抄下來,畫的惟妙惟肖,認為這才是客觀的表達對象。另一種是把看到的色彩冷暖規律夸張,兩者都是從自然中的來的真實,但兩種寫生的結果卻有很大區別。前者屬客觀中的真實,后者是初見的藝術的真實,是具有表現意味的真實。 3如何對待色彩明暗、冷暖的矛盾沖突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自終的矛盾運動,這是一個哲學上的道理,我們作畫也不例外。如物體的主次強弱、大小方圓、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等。矛盾的雙方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存、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統一性;同時又互相排斥,互相對統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對立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我們做畫就是利用這種矛盾規律,有意地在畫面上制造矛盾,然后想辦法解決矛盾。如:在我們開始布置畫面色彩關系時,為了塑造畫面物體、空間、質感等,著色時便有意加強畫面的明與暗、冷與暖、虛與實等矛盾沖突,故意使他們之間對利而排斥。然后,利用物象的明暗交界線,畫面虛實銜接處,去找解決矛盾強烈沖突的“媒介”。如:明與暗的沖突,往往是明暗交界現實矛盾沖突高峰,也是分水嶺,以交界線為界向暗部逐漸變暗變灰至反光。交界線往亮而又逐漸向亮灰、亮過渡,這就使明與暗之間得到互相滲透和貫通。又如:冷與暖之間的色彩是對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容一樣,解決它們之間色彩沖突,也是通過交接線向冷色與暖色滲透和貫通。假設一幅畫兩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線的色彩應是一種亮暗兩色綜合的最終的深色,并以交界線的綜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漸推暖,向亮面逐漸推冷。因而,交界線也是連結冷暖矛盾對立的折中線。另外,畫面環境中色彩冷暖的沖突矛盾解決,一是靠交界線;二是靠光和環境色與相互輝映與聯系;三是靠色彩虛實的逐漸過渡和自然銜接而緩解。 由此可見,作畫中共有敢于利用明暗、冷暖、虛實的相互矛盾,并從中尋找矛盾雙方畫的同一性,才能創造出最美的色彩和諧,這也是作畫中解決矛盾并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的根本法則。 4如何對待主體與環境的關系 背景是襯托畫面主體物象的環境。一幅畫的背景最難處理,卻又能體現繪畫能力的地方。 在教學中,曾發現這樣錯誤對待和處理背景的情況:一種是構圖后,直接大面積填背景,填的滿滿的,主體物留白。還有的只畫主體物,背景投影留白。這兩種作畫步驟都是把主體物與背景環境截然分開,其結果不是呆板就是主體與背景環境互相排斥,根本不可能出現好的畫面效果。而只有當我們把主體物與背景及四周環境恰到好處地結合對待時,才算得上掌握了起碼的繪畫技能。 在靜物寫生中,大面積的背景多在時隱時現的空間中,結構含蓄,色彩變化微妙。它既接受了投影過渡又襯托出主體物明暗虛實邊緣線,受光后反用自身的色光輝映主體物,并接受其他物色光的散發。它對畫面的空間、虛實、色彩生動的氣氛起著決定的作用。正因如此,表現背景的空間是我們最集中精力對待畫面的部分,它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整個畫面的成敗。 以上這幾點是我們教師在指導和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注重的幾個大問題,這些問題不像技法好掌握,要從不斷實踐中豐富和完善。繪畫能力要想有所提高,是從多次失敗中接受教訓而獲得的,當然,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教育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通過不斷地學習去更新知識,揚長避短,從而更好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