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墨人物寫生教學的思考
李 瑞
內容摘要:水墨人物寫生,是學習人物畫的重要途徑,它既能提高造型能力,又可以提高筆墨表現技巧。文章通過對水墨人物寫生時的人物造型和筆墨造型等訓練進行分析,使學生能更好地進入水墨造型的狀態,畫出好的作品。
關 鍵 詞:水墨人物寫生 造型 筆墨
水墨人物寫生,以傳統水墨畫的形式和技法表現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并融入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人物的形神關系,“以形寫神”已成為學習和研究人物畫的核心內容。在具體寫生時,要注重把握人物形象的造型和結構關系,注重形象特征,要分析理解,從整體出發,統籌安排筆墨的次序、筆調的節奏,也要非常注重線的表現力。線條的濃淡運用,可以為落墨賦彩打下基礎,是寫生作品成功的前提。
水墨人物畫寫生,切記看一眼,畫一筆,而是用正確的觀察方法,把真實形象變為藝術形象的能力。在水墨人物寫生教學中,如何要求學生在課堂寫生中,去理解把握造型,在人物動態上,找到筆墨語言的契合點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人物造型規律,體會和感悟水墨人物這單純而豐富的語言形式的無窮魅力。要求學生理解筆墨造型的理念,在傳統筆墨技巧基礎上,關注水墨人物畫造型語言,通過人物刻畫去完成“傳情達意”的最終目的。
人物造型能力的訓練
人物造型能力的培養應在寫生過程中完成。要養成正確的觀察方法,用屬于自己的表現語言,并最終掌握較強的造型能力。其一,認識對象的能力,即利用對比和比較,找出對象的個性特征。其二,是理解對象的能力,即通過對象復雜的外貌特征去捕捉某一瞬間的神情狀態,了解對象的內心世界,這是對對象的深入理解。其三,是表現能力,即把認識、理解的對象特征用水墨語言表現出來。通過這三步,逐步將意象造型的“似與不似”之間的形態畫準確,物象不離形似,而又超越形似,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按照美的規律去想象、創造、塑造藝術形象。也就是一方面是來自客觀的真實,對存在于真實空間的物象所呈現的面貌;另一方面是來自作畫者對客觀對象的感受,是對其精神實質的洞察和表現。通過線條、筆墨等語言表現物象,使客觀物象經過取舍、組合上升為協調、有美感的藝術形象,正確處理好形神關系,做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對于造型能力的訓練,還要長期堅持畫人物速寫。把速寫訓練貫穿于人物畫課堂教學之中,是一條形之有效的提高學生對客觀對象全面認識,提高學生人物造型能力的好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手、眼、腦三位一體的配合協調能力,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畫速寫的過程也是一種培養自己對形象的感悟能力,即造型感悟力的過程。速寫要求在短時間內捕捉對象的形神,敏銳地去察覺生活中的美,并迅速抓住它,通過提煉、概括將豐富的物象與社會人物轉化為藝術形象。這一過程也恰恰印證了中國畫的意象思維和意象造型的表現方法,在速寫的提煉、概括過程中,用帶有中國畫味道的線,更能準確地捕捉形神,達到真正的“以形寫神”。這就要求學生通過大量的速寫練習,把人物形、神加以提煉,突出形的特征和形的趣味,從而提高造型能力。
筆墨造型語言的表現
表現人物時,要注重畫面所運用的筆墨造型關系。所用筆墨,要注重點、線、面的組合與構成,使筆墨進入和諧的造型語境,進入筆墨體現人物造型的狀態。不管是勾線、用墨等,其最終目的是一切要圍繞造型,筆墨服務于人物形象的刻畫,最終寫形而達意。借助于人物的形體造型,充分運用水墨的筆觸、墨色,去構建物象的形態,包括點、線、面及黑白、方圓、曲直、虛實、濃淡、疏密等。特別是墨線的組合,以線畫面,皴擦表現體積,根據形象的需要,以不同的筆墨手法去表現。要特別注重墨色黑白和線條疏密的大小對比,利用反差強化對象的形象特征,水墨關系對比要協調,用單純的筆墨語言,表達豐富的造型符號。水墨人物寫生,追求“下筆及造型”,要求對人物進行寫生時,要講究用筆的穩、準、狠。行筆要穩,不要過快,線條要入紙,追求內涵的東西多一些。要多觀察,理解之后再下筆,物象才能表現準確。要投入,要入境,悟其道。要深化造型感受,用線表現,強化筆墨形象語言,用筆墨表現具體的心里感受,把形象變為筆墨語言。除了用筆以外,還要研究筆線的走勢,造型配合取勢,心到筆隨,筆斷意周,筆筆相隨,氣貫于筆端,使畫面中筆墨結構有機結合,更使筆墨語言釀成畫面很強的韻律和節奏感。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水墨材料運用狀態的基礎上認真體會人物形象、形態、服飾、質感等因素,通過筆、線、墨、色之中的變化傳遞出來,做到形和筆墨之間的和諧統一。
在人物寫生沒有道具的情況下,要盡量表現一幅完整的水墨人物畫作品,應借助人物的形體、形象,附以藝術語言來構建畫面,來設計筆墨框架,有意識地在人物周圍設置背景道具,讓人物的體塊和環境形成統一體,尋找物體和人物筆墨之間的內在聯系,考慮筆墨關系的組織處理,以及整體筆墨效果的創造,注意筆觸水墨的變化,從而使畫面能夠既豐富又和諧統一。這就要求寫生要有創意,使習作也具有作品的完整性,從而成為獨立的藝術作品。這就要求學生要培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嘗試,不斷實驗,借助于已掌握的筆墨語言,展現自己作品的個性風格。
此外,水墨人物畫寫生過程中,用線、用墨、用色都離不開水的運用。在講究筆韻、墨韻與色韻的同時,也講究水味,無論是人物畫、花鳥畫及山水畫始終保持著畫面水的淋漓感、韻律感。無論是濃是淡,墨色均體現出水分的變化,從水與量的構成中表現出奇特的神韻。用水的多少,直接影響畫面的水墨效果,同時體現著作畫者自我的筆性質感,是毛筆墨色落在宣紙上的“筆觸”“濃淡干濕”“飛白”等。人物畫寫生時,在用筆中力求控制好水量的多少,增強水墨的趣味和變化效果,更有助于物質感的表現,有助于達到“以形寫神”的目的。
總之,水墨人物寫生在教學過程中包括人物寫生造型訓練、筆墨造型訓練等諸多方面。在寫生訓練時,要分開進行,各個擊破,使學生不是被動地模仿而是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而完成尋找自我表現水墨的語言形式。這種方式,可使學生盡早發現自己人物造型和筆墨的形式語言,按自己的特色走下去,這樣的水墨人物畫教學才會產生創造性的效果。
[1]袁武.水墨人物寫生概要.國畫家.2007.5.
[2]戴魁.關于水墨人物寫生教學.美術觀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