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藝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佚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巨大動力。《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了音樂教學應“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指出:“音樂課應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沒有了“興趣”這個動力,音樂課就無法實現其培養創造性思維和音樂審美能力的教育目標。在音樂教學中努力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音樂教學的成效有著重要意義。
一、音樂課堂教學中“激趣”的基點
1.激起求知欲
中小學生的求知欲較強,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積極靈活地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加以引導和利用。比如,當代中學生非常喜歡“通俗音樂”及“校園歌曲”,我就抓住這一特點,組織他們討論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討論得很熱烈。
2.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生體驗成功,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教師的鼓勵和期望,可以造成對學生的心理暗示,激發學生的自我努力,從而得到成功體驗。在教師的信任和愛護下,學生會更加自尊、自愛、自強,在音樂學習中體驗成功。
3.優化教學內容
音樂教材內容較多,各部分內容容量與可接受程度不一。加上有的學校音樂教育與當代音樂生活嚴重失調。導致不少學生不喜歡唱教材上的歌曲,不愛聽教材上的音樂。于是,我找來不少美妙動聽的歌曲讓學生欣賞和學唱。如《同一首歌》、《五星紅旗》、《大中國》、《一個真實的故事》、《中國娃》、《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等一批優秀歌曲。學生邊聽邊唱,氣氛非常熱烈。另外,我還找來不少外國電影插曲《人鬼情未了》、《泰坦尼克號》等;蘇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梅花兒開》等。從電影情節到歌曲在電影中起的作用,從俄羅斯歌曲的風格到這些歌曲怎樣影響了我國一代人成長過程,并聯系學生的祖、父輩至今還喜歡唱的故事??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領悟到許多人生真諦。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彼此相容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和音樂的橋梁。如果老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關系,學生就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誨。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和感、信任感,創造一個師生相容的心理環境,這樣才能為提高音樂教學效果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二、音樂課堂教學中“激趣”的方法
音樂課堂教學中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常用且有效的有以下幾種:
1.直觀演示
老師展示實物、圖片教具,并以示范性的演奏、演唱,或采用多媒體手段, 可使學生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酒歌》時,我先讓學生觀看我區苗、瑤、侗、壯各少數民族的祝酒歌的影像資料,并讓學生就此發表自己的看法,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同學們興趣很高,邊唱邊舞,手舞足蹈地自編和模仿少數民族唱酒歌時的表情及動作,看起來格外入耳人目。這樣不但提高學生的自編自演能力和自信心,還懂得了很多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有關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2.故事穿插
音樂作品題材廣泛,許多作品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學內涵,優秀的音樂家和音樂作品都有著感人的故事,有的音樂作品本身就具有故事情節。如峨貧內蒙古民歌《嘎達梅林5時,首先講了民族英雄嘎達率眾起義,最后英勇犧牲的故事。然后引入新課,“這位英雄的故事被后人編成歌曲傳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并要學唱的歌曲”。教學中以故事穿插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音樂作品。
3.巧設疑問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思、學是密切相連、辯證統一的。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根據教學內容,大膽設疑、穿插提問,以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盤歌5一課中,我設疑:“同學們平時生活中遇到過什么小問題嗎?我們學會了盤歌.你們能不能把這些小問題用盤歌的形式讓其他同學幫你回答呢?”同學們個個都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我抓住了學生好問的心理,步步設疑、提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參照盤歌的歌詞形式,自編歌詞進行創作滴唱。已經下課了,學生仍然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
4.參與表演
中學生具有好動、好玩、好表現的特點。讓學生在唱歌、跳舞等音樂表演活動中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教學《李的歌5一課中,我讓學生分組用歌舞、小品等形式表演四季帶給他們的感悟,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既感受到了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同時也知道了如何用感恩的心去感激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5.積極鼓勵
對十學生在學習的各個階段和每個具體環節所取得的點滴成績老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我讓有音樂表演水平的學生當“小老師”,經常請他們為同學們漓唱和示范;對膽子特/_i9同學,我從各方面鼓勵他們,對他們每次小小的嘗試,我都能調動全班同學給以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信,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這樣一來,我的課堂上總是歌青飛揚,從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趣”是一種教學藝術,它體現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的有機統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運用“激趣”這種教學藝術, 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學音樂的積極性,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音樂學習成為一種愉快的精神享受,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音樂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