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民族音樂教育在國民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淺析
李艷昆
論文關鍵詞:民族音樂教育國民音樂教育地位和作用新發展
論文摘要:民族音樂教育是國民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越來越重視國民音樂教育。特別是近年來,在流行音樂一統天下的今天,民族音樂教育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國民音樂教育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民族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國民的民族音樂情感、民族音樂文化審美觀念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還可以提高國民的音樂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培養國民的愛國情操。
民族音樂是指各個不同民族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感情的音樂,其中包括民族民間音樂和具有民族風格的創作音樂。張艷曾給民族音樂的內涵這樣的闡釋:以中華民族音樂為根本,融合一切有利于我們的世界優秀音樂文化所創造出來的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鮮明時代特征的音樂文化。[1]
一、民族音樂在國民音樂教育中所處現狀
國民音樂教育是指對全體國民進行的音樂素質教育,有利于提高國民的音樂文化修養,培養國民的音樂審美能力。國民音樂教育是國民文化素養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包括學校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家庭音樂教育三部分。發展國民音樂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深遠的意義,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
我國的民族音樂有五千年的文化作為底蘊,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數年來受到世人的矚目。民族音樂是民族音樂教育的載體,民族音樂通過教育的形式得以延續,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探索、研究民族音樂。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近年來,在流行音樂一統天下的今天,民族音樂教育在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民族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國民的民族音樂情感、音樂文化審美觀念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更能提高國民的音樂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培養國民的愛國情操。
然而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我國現階段民族音樂教育在國民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很突出。在流行音樂大肆發展的當今社會,青少年對于民族音樂的認知、了解、喜愛是遠遠不夠的。這是因為我們處于物質社會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對于我國民族音樂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還有就是民族音樂教育自身所造成的。這不僅僅是青少年自身對于追趕時代潮流的問題,也是學校、媒體等相關部門的失誤。
首先,我國民族音樂教育有其自身發展的局限性,以青少年為例,青少年大都喜歡唱流行歌曲,熱衷于參加“快樂女生”、“非常6+1”等選秀活動,以追星為樂,卻不喜愛傳統的民歌民謠。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本來應當重視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但是目前的現狀是一些學校根本就沒有音樂課。就小學階段而言,民族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對孩子從小抓起。到了中學階段,又忽視民族音樂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所發揮的巨大推動作用,固然有講授民族音樂的老師也得不到重視。某些大學只關注民族音樂教育中的理論教育,忽視了民族音樂教育所體現出的審美性和藝術性。在選取教材方面,過于單一、傳統,沒有重視民族音樂體現出的文化多元性的融合。就某些媒體而言,廣播、電視上很少出現介紹民族音樂知識或者作品的專欄,有些媒體幾乎為零。
可見,在構建和諧社會這個大背景下,民族音樂教育在國民音樂教育中的地位有待進一步提高。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民族音樂教育對社會發展所起到的改造作用,對人民素質的提高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尤其是關于加強學生自尊、自愛、自強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進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有益于優化我國的文化層次。其次,在加強民族音樂教育中,應當以科學的態度變革民族音樂的教育制度,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切實落實對民族音樂教育的研究,推陳出新,通過合理的舉措提高民族音樂教育在國民音樂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改變目前我國民族音樂教育普遍薄弱的現狀。 二、民族音樂教育的新發展
音樂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使學生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強調在眾多的教學內容中要突出民族音樂藝術的地位。這就要求音樂教育首先要根據大綱的精神,建立相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音樂體系,包括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
學校音樂教育急需具有明確規定的民族音樂教育模式,應當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民族音樂教育模式,有利于民族音樂教育在全國的普遍執行。國家要保證學校為民族音樂教育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在各個學校中都應有一支具有高強民族音樂教育能力的師資隊伍,并且配備相關的民族音樂教材和圖書、資料,典型的、常用的民族樂器,組織小型規模的民樂隊,舉辦民族音樂學習沙龍,利用廣播站、宣傳欄等媒介宣傳介紹民族音樂作品,讓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形成學習民族音樂的良好氛圍。學校還可以請專家或者是民間藝人舉辦民族民間音樂專題講座,開展民族音樂文藝晚會等活動。
此外還要營造良好的外圍環境來增強民族音樂教育的氛圍。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學唱民歌,演奏葫蘆絲、笛子等民族樂器。在社會上,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媒體都應當積極宣傳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熱愛祖國傳統音樂文化。
總之加強民族音樂教育才能挽救我們的傳統音樂,挽救我們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在適應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基礎上,跟隨上世界音樂文化多元化發展的時代潮流,使中國民族音樂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在世界各民族音樂中處于不敗之地。
[1]張艷.加強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J].黃山學院學報第7卷第4期2005年8月p125,p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