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音樂學科的發展與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徐美玲
在21世紀的今天,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取決于教育的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科學技術和知識創新的水平。因此,創新、改革成為當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主題。
傳統教育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由此形成了教師教學以教材講授為中心的模式。由于這種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應進行改革、發展和提高
1.目前一些高校教師仍沿襲音樂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模式——專業課采取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模式。由于課程的產生和發展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所以過去綜合院校借鑒專業院校課程設置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綜合院校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連年擴招,這樣片面強調專業課的做法已不合時宜,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高師學生發展的需要。
2.高師音樂教材建設是高師音樂教育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實施課程標準的基礎,它將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以及目標的實現。因此教材建設也應納入改革之中,否則將阻礙音樂教育的發展。過去高師教材大多選用的是以前專業音樂院校的教材,特別是鋼琴、聲樂、管弦樂器等教材(有的直接從外國教材中選用),但目前對于師范院校的學生而言面向全體、全面使用已有難度。因此改革現今師范生所用的教材,建立符合時代發展所需求的配套教材及設施是當務之急。當然這也有一個經費問題。經費短缺是目前面臨的難題。有的學校設備陳舊,教學器材落后,事實上已阻礙高師音樂教育的發展。
3.師資隊伍建設是今后幾年的工作重點和難點。培養人才離不開教師。教師若只有狹隘的視野和殘缺的知識結構,則很難勝任教學工作,難以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所以說培養具有改革創新精神和意識的教師是當前高等音樂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所謂創新型教師就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將其運用于教學中,并且具有獨到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的教師。且具有以下特點: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具有改革創新的思想和能力,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能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改革。
雖然,目前我國各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有一定的成果,教師整體素質普遍有所提高。但有些專業不精,學歷不達標的狀況仍舊阻礙教育的發展。因此各高校必須逐漸加大投入培養經費,制訂教師進修計劃。隨著校內外及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多,許多新的音樂教育觀念和音樂教育方法還有待高校教師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所以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也要注重教師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學方法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也要進行全面的改革。教育改革一定要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標來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何促進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我們必須擺脫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遵循教育規律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建立起與傳統觀念相對立的知識教學觀,即自由、發展。所以,新的教學方法不是傳授給學生現成的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5.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學方法改革相互依存。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是事關教學改革的成敗。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探索和采取靈活多樣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才能創建出有利于創新改革的課堂環境。
總之,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關鍵。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進修的目標不能單純集中在學歷的提高上,而應放在教師職業角色內涵發展上,要切實提高高校教師質量和教育教學水平。除此之外,高校還應抓住改革時機,淘汰一些不適應教師崗位的,不合適或已經落伍的教師。
二、 高校教學改革要注重文化建設
1. 沒有一流的人文也就沒有一流的大學,高校要從思想等各個層次上進行文化建設。傳統的音樂教育往往重視技能輕視文化,這是與未來發展不相適應的。高師培養的目標不是具有某種音樂技能的專業人才,而是同時具有全面素質的美育實施者,音樂文化傳播者,音樂才能培育者,這才是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音樂教師。所以,高校音樂教師只有把音樂放到文化的視域中施教,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音樂教師;也只有那些具備全面深厚音樂文化素養的教師才能成為合格的高校音樂教師。總之,改變過去那些以技能傳授為主的音樂教育觀念,代之以音樂文化和音樂技能相結合的高師教育,必須從領導、教師、學生以及其他教育管理人員的思想上改變。此外,學校還要在制度層面上,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引導,通過大規模地宣傳、講解來營造音樂文化教育的氛圍。
2.高校音樂教育要成為音樂文化的輻射源。幾十年來,我國音樂專業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專業人才。可是隨著我國的高等音樂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我們的音樂教育也應從狹窄的專業教育向廣泛的基礎性教育轉化。高校音樂教育要成為音樂文化的輻射源。要讓培養出的學生真正成為音樂文化的傳播者。他們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技能,更要全面提高學生音樂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從而使他們將來能在不吸收新的音樂文化元素基礎上開展他們的教學工作。
結語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如何在繼承傳統的教學中的合理方面又尋找并實施符合新世紀要求的教學模式,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音樂文化傳播者,是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必須完成的時代命題。
參考文獻:
[1]王耀華.高師音樂教育論[M].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聲樂教學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徐易炎.創造性思維與創造力開發.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