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統籌解決人口問題
徐和木
城鄉一體化是改變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一個基本方略,是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在這一過程中,人口問題的統籌解決也十分重要。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新格局。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推進城鄉一體化,并把它作為“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作為影響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關鍵因素——人口問題,該如何積極應對,統籌謀劃,相互促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一、要在整合三大規劃中突出人口基礎性地位 推進城鄉一體化,規劃要先行。從前幾年的實踐來看,蘄春圍繞“建設經濟強縣、醫藥名縣、文化大縣,打造健康之鄉”的奮斗目標,不斷強化土地規劃和產業規劃,確保了土地的合理使用和產業布局的合理調整,推進了李時珍國際健康文化旅游區、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區、蘄春經濟開發區和沿江經濟帶、蘄太城鎮帶等“三區兩帶”發展戰略的實施。在“十二五”時期,要充分發揮人口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能動作用,把人口發展作為謀劃蘄春城鄉一體化的主線,進一步強化人口、土地和產業等三大規劃的整合,統籌考慮現有土地、產業開發與人口發展潛力,科學界定人口限制區、人口收縮區、人口穩定區和人口集聚區等不同類型人口發展功能區的地域和范圍,合理配置人口、土地和產業布局,確保人口資源的有效供給,確保人口集聚、產業集聚和經濟集聚的同向,嚴防因人口集聚滯后所帶來的土地資源浪費,勞力供應不足,產業萎縮和內需不暢等不利因素的發生。 二、要在建設三大載體中創新人口管理模式 小城鎮、中心村和新農村建設,是推進縣域城鄉一體化的三大載體。要轉變發展方式,發揮其在吸納人口,銜接城鄉,承接產業和輻射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強大規模效應。特別是在人口管理方面,要繼續堅持“扎實強基礎、特色創品牌、綜合上水平、整體爭進位”的工作思路,完善機制,創新方法,分類管理。在城鎮社區,扎實推行“完善一個網絡,理順兩大關系,確立三大路徑,落實四自方針,履行五大職能”的“12345”模式,即,完善社區服務管理網絡,理順社區及社區原居民小組與轄區內所有組織單位的關系,確立分類管理、分層考核、分級撥款等屬地化管理的實現路徑,落實社區居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履行宣傳動員、組織協調、綜合服務、業務指導、檢查監督等社區服務管理職能,進一步完善“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社區人口計生工作管理機制。要創新流動人口區域協作機制,與流入地建立“雙向共管”,實行“一盤棋”的服務管理,與此同時,對外出的要全面推行“六個一”,即,為其辦理一份《流動人口婚育證明》,開展一次生殖健康普查服務,簽訂一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合同,組織一次人口計生知識培訓,要求留一個準確的聯系地址,每季度寄回一份婦檢證明;流入的要全面落實“以房管人”,建立村(社區)責任人——小組協管員——小區信息員——樓棟長(房主、中心戶)四級責任鏈,落實日常服務和管理工作。要創新村民自治,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和服務理念,充分發揮計劃生育協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完善層級管理、網格管理和合同管理,強化鎮村干部、計生專干和中心戶長三級責任,落實劃區分片定責,兌現合同服務管理,確保經常性工作到位。 三、要在發展三大產業中推進人口服務均等化 大力發展新興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支撐,也是壯大縣域經濟、實現富民強縣,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物質基礎。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和生殖健康等相關的人口服務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共衛生、醫療和公共信息服務的重要內容,必須創新發展,在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大有作為。要優化財政投入,健全服務網絡,規范村級服務室,實現縣、鄉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兩化”達標,優化服務環境;要拓展服務內容,延伸服務觸角,立足避孕節育、優生優育和生殖健康三大主業,進園區社區,進廠礦企業,進村組樓棟,使宣傳教育、技術服務、信息咨詢、藥具發放、人員培訓、優生指導、隨訪服務、生殖健康、獎勵優待、便民維權等優質的服務全面覆蓋不同行業、不同區域,實現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的人口服務全面均等化。 四、要在完善三大機制中落實人口利導政策 進一步完善城鄉戶籍管理、土地流轉和資金投入機制,實現城鄉戶籍管理一體化,土地流轉順暢化,資金投入多元化,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和人口流動的束縛,引導人口向產業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優化區域集聚的重要保障。在完善三大機制過程中,要始終把人口發展作為資源配置、福利安排的主變量,始終堅持優先優惠的原則,確保各項惠民政策與計劃生育利導政策相銜接協調,在人口遷移、再就業、就醫入學、土地補償、產業培育、低保、住房等方面,繼續有針對性地向落實基本國策的家庭傾斜。尤其是在資金投入上,確保人口和計劃生育財政投入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優先安排落實獨生子女保健費、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企業退休職工獎勵等法定的計劃生育優惠政策和縣委、縣政府制定的城鄉居民醫保、新農保等方面的優惠措施,充分發揮計劃生育優惠優待政策的導向作用。
地方之聲 管城回族區推進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 近年來,河南省管城回族區主動建立區域協作關系,與戶籍地變對弈為聯手開展服務。該區按照流動人口省內“一盤棋”工作要求,主動與新鄭市、登封市、商丘市夏邑縣、陜西省旬陽縣、福建省仙游縣、武漢市江岸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等地簽訂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雙向管理與服務協議書。同時,利用現代化信息聯絡手段,建立了管城區流動人口“QQ”(騰訊網絡聊天工具)交流群,全區各鄉(鎮)、辦實現了網絡對話、即時信息傳遞。(張麗君 吳偉霞 鮑艷霞) 三頂措施抓好青少年生殖健康宣傳教育服務 日前,河南焦作市解放區被中國計生協確定為第二批青少年生殖健康宣傳教育拓展項目試點區后,充分利用這個難得機遇,以教育基地—焦作衛校為載體,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青春期生理教育。 一是關愛青少年的生理健康;二是關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三是關愛女孩健康成長。(曹劍波 崔麗萍) 內蒙古鄂倫春旗古里鄉深入落實計劃生育“生育關懷行動” ——現孕獵民家庭婦女喝上新鮮的“一杯奶” 2010年度鄂倫春旗古里鄉政府出臺了對古里鄉現孕獵民家庭實行“一杯奶”補助政策,為2009年10月1日以后懷孕的獵民家庭婦女,每人每天補助一袋純牛奶,補助天數共計280天,目前,已有8位已婚育齡婦女享受“一杯奶”補助政策。其中4位已婚育齡婦女孩子已出生,其它4位已婚育齡婦女正在繼續享受“一杯奶”補助政策。這項惠民政策在2011年將繼續執行下去。古里鄉政府正是通過對獵區群眾實實在在的計劃生育工作,扎扎實實的為獵民服務,深入落實國家計劃生育的“生育關懷行動”,創新鄂倫春旗古里鄉的計劃生育工作。(徐忠廷) 鳳城街道計生工作與新農村建設同步開展 近年來,山東海陽市鳳城街道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人口計生工作有機融入到建設“美麗富裕新鳳城”的過程中,堅持“五個結合”,大力推進人口和計生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步開展。 一是把計生文化建設與農村創建精神文明相結合;二是把提高人口素質與“培育新農民”相結合;三是把落實人口計生工作職責與考核基層干部相結合;四是把計生利益導向機制與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相結合;五是把強化計生基層基礎與“深化村民自治”相結合。(姜海濤) 飲水思源,扶貧救助,關愛母親,報得春暉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是一項扶貧濟困,回報母愛的公益事業。是在計劃生育工作進入低生育水平階段,通過經濟手段,以利益導向機制轉變社會生育觀念,鞏固和提高計劃生育成果的有益探索。日前,天津市西青區九個街鎮都開展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活動,通過義診、咨詢、發放宣傳品等方式為貧困母親送去溫暖。這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西青區人口計生委 西青區計劃生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