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黑龍江省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

李 婧

摘要: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黨從全面構建和諧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戰略大局出發提出來的一項重大任務。文化建設作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狀況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與程度。黑龍江省必須積極拓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渠道,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關鍵詞:黑龍江省;新農村;文化建設 一、黑龍江省新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 黑龍江省政府歷來重視“三農”問題,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致力于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經過多年的艱辛努力,農村文化建設不斷推進,黑龍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圍繞中心、著眼基層、面向群眾、與時俱進,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進展。 1.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 多年來,黑龍江省各級財政部門關心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不斷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發改委從2002年到2005年投資4.8億元,用于扶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設施建設,三年間共補助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建設項目1078個。到“十五”期末,基本實現“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 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新的進展,基本陣地建設初見成效。2002年以來,黑龍江省一批市、縣的文化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活動中心、文藝演出場館得到修建或改建。在大力發展市縣文化設施的同時,全省繼續實行了市縣級文化設施維修補助和鄉鎮文化設施建設補貼政策,“十五”期間,省級財政共下撥市縣級文化設施維修補助專項資金和鄉鎮文化設施建設補貼專項資金各1 000萬元,一大批文化設施得到維修,300余個鄉鎮文化設施受益。 2.服務農民的公共文化資源總量有了較大增加 黑龍江省加大農村文化建設力度,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明顯改善。伴隨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出臺,各部門采取切實措施,增加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農村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出現了由少到多、由臨時申請到列入專項預算、由政府財政投入到社會各方面共同投入的新局面。有關部門共投入34.4億元建設“村村通工程”,使11.7萬個行政村近9 700萬農民群眾受益。截止到2004年,95%的鄉鎮和70%的行政村均可收聽收看廣播電視。近年來,新聞出版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重點支持有關“三農”圖書的出版發行,共出版“三農”圖書約2.6萬種。文化部等部門安排1.7億元資金,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著力為農民群眾提供信息服務。由于各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投入渠道的不斷增多,壯大了農村文化陣地,豐富了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3.農民自辦文化有了很大發展 黑龍江省農村自辦文化悄然興起,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農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逐步高漲。許多地方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文化活動,發展農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戶,建設庭院文化,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充實活動內涵,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廣大文藝院團轉換經營觀念,積極開拓農村文化市場,群眾性文化團體日益增多。 二、黑龍江省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推進對策 教育是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抓好農村基礎教育則是整個農村工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義務教育,農村基礎教育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公共產品,應該是由政府提供的強制性免費教育。由于受到教育投入不足、城鄉二元教育體制等因素的影響,黑龍江省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乏力,努力改變農村基礎教育地位薄弱的局面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早在“七五”期間,國家就提出“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鄉有文化站”的目標,但黑龍江省至今也沒有實現。按照相關部門要求,文化事業經費增長應不低于當年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全省不少地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用于扶持農村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少之又少,農村文化事業的社會支持實際上處于缺位狀態,文化事業發展滯后,部分鄉鎮甚至連個書店都沒有,文化工作網絡不健全導致了文化陣地功能發揮不到位,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有待加強。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