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雙側翼狀胬肉聯合手術臨床觀察
蔡青生 孫好良
【摘要】 目的 觀察帶結膜瓣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加自體結膜瓣原位倒轉移植對雙側胬肉的治療效果。方法 對22例25眼雙側胬肉行胬肉切除,鼻側行帶結膜瓣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顳側行自體結膜瓣前原位倒轉移植,隨訪5~24個月,觀察療效。結果 全部病例Ⅰ期愈合,2例復發,復發率為9.09%。結論 帶結膜瓣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加自體結膜原位倒轉移植對雙側胬肉的治療效果好,復發率低。
【關鍵詞】 翼狀胬肉;角膜移植
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及多發病,不僅影響美觀,嚴重的將會對視力有明顯影響。以手術治療為主。雙側胬肉的治療少見有報道,現對我院25眼雙側胬肉的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為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雙側胬肉病人22例25眼,其中男8眼,女17眼,年齡45~68歲。全部病例均在單眼或雙眼鼻側及顳側各有一處胬肉,全部病人均為鼻側胬肉大于顳側胬肉,鼻側胬肉對角膜緣的破壞為50°~90°,平均75°,顳側胬肉對角膜緣的破壞為30°~60°,平均45°,總的破壞程度平均120°。所有病人術前均進行視力、屈光、眼球運動、裂隙燈檢查。術后隨訪5~24個月。
1.2 手術方法
愛爾卡因表麻,在顯微鏡下操作:①先行鼻側胬肉手術,用標記筆在結膜表面標記出需切除胬肉的范圍,沿胬肉頸部剪開結膜,在結膜下鈍性分離至標定的范圍;沿胬肉頭部外1mm切開正常角膜上皮,沿前彈力層的深度切除增生的胬肉組織至角鞏緣;鈍性分離胬肉與鞏膜的粘連,沿標志線剪除增生的纖維血管組織;電凝止血特別是角鞏緣的鞏膜側新生血管至完全閉塞;按角膜緣及結膜缺損的大小取帶結膜的角膜緣植片平鋪在切除了胬肉后的鞏膜創面上,角膜緣對角膜緣,角膜緣10-0尼龍線間斷縫合固定,其余三面8-0可吸收線與淺層鞏膜及結膜縫合。②后行顳側胬肉手術,用標記筆在結膜表面標記出需切除胬肉的范圍(盡量取四邊形),沿標志線切開結膜,小心分離出結膜,標志好角膜緣側保存備用;用①中的方法切除胬肉及電凝止血;將保存的結膜瓣旋轉180°原位移植,縫合方法同①。術后每日行裂隙燈檢查,氧氟沙星眼膏及貝復舒眼液加壓包扎3天,3天后給予氧氟沙星眼藥水、地塞米松眼藥水及貝復舒眼液滴眼。術后1個月拆線。
2 結果 術后全部病人角膜創面在3天內完全上皮化,植片無溶解壞死,術后全部病人視力均有所提高,眼球活動度明顯改善。隨訪觀察5~24個月,2例復發,其中1例為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側復發,1例為結膜移植側復發,復發率為9.09%。
3 討論 翼狀胬肉是由于各種物理化學因素所致角膜緣屏障的破壞,纖維血管組織向角膜爬行生長所致,以手術治療為主。單純胬肉切除、翼狀胬肉切除后鞏膜暴露法、翼狀胬肉移位埋藏法的復發率高達30%~50%[1]。目前多認為行胬肉切除加帶結膜的自體角膜緣移植術針對病因恢復了角膜緣的屏障作用,術后恢復快、復發率低,為首選治療方案[2]。自體結膜移植的療效與自體角膜緣移植相當[3,4]。而雙側胬肉的治療少見報道。 雙側胬肉為同一眼鼻側及顳側各有一處胬肉,鼻側先于顳側發病,鼻側胬肉的面積及對角膜緣的損害大于顳側[5]。雙側胬肉特別是雙眼雙側胬肉由于鼻、顳側的角膜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故尚存的健康角膜緣難以滿足全部創面采用角膜緣移植手術的需要。本組雙側胬肉,對角膜緣的破壞平均為120°,按每眼角膜緣手術不超過229°的原則[6],平均自體同眼可供移植的角膜緣為不超過109°,只能滿足鼻側胬肉的移植需要。所以,我們設計了雙側胬肉切除后鼻側行帶結膜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顳側行結膜原位倒轉移植術。 胬肉手術的焦點是術后復發的問題,本聯合手術對鼻側胬肉切除采用帶結膜的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使主要側胬肉得到復發率最低的處理方式治療;次要側胬肉得到與主要側療效相當的處理,而沒有對角膜緣造成更大的手術創傷。畢竟大多數眼科醫生對一眼手術要造成另一眼創傷還是有太多顧慮,病人也難以接受;對于雙眼雙側胬肉也沒有足夠的角膜緣可供移植。 通過對22例病人的手術療效觀察,全部病人術后視力提高,眼球活動度改善,復發2例,復發率為9.09%,所以我們認為鼻側行帶結膜的自體角膜緣移植聯合顳側行結膜原位倒轉移植術對雙側胬肉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