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一期前后路聯合手術的護理體會

朱麗娟

【關鍵詞】 脊髓型頸椎病 一期前后路 聯合手術 護理

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變及繼發椎間關節退變使其周圍組織受累,導致頸髓受壓而出現臨床癥狀的一種頸椎病。該病臨床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頸椎內固定技術的發展,早期通過手術解除脊髓的受壓狀態已成為外科治療中的主要手段[1]。當頸髓前后均有受壓時,需行前后路聯合減壓植骨內固定術。我院自2007年2月—2008年2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30例,近期隨訪效果滿意?,F就圍手術期的護理要點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男22 例,女8例;年齡45~78歲,平均60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7個月。20例為C5/C6椎間盤突出, 10例為C4/C5 、C5/C6椎間盤突出。所有病人均有后方黃韌帶硬化或肥厚壓迫脊髓。臨床表現為椎體束體征明顯,并伴有明顯感覺異常。所有病例術前均行X線正側雙斜位片及動力位過伸過屈位片、頸椎MRI等檢查,診斷明確。

1.2 手術方法 手術均在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颊呦热「┡P位行后路手術,取頸后正中縱切口,顯露病變頸椎節段兩側椎板及側塊后,行頸椎側塊釘棒內固定和單開門后路減壓和植骨術,切口內留置引流管。后路手術結束后改為仰臥位,取右胸鎖乳突肌內側緣切口,自血管鞘和內臟鞘之間進入,暴露前縱韌帶,C臂X線機透視確定減壓間隙。撐開椎間隙行椎間盤切除和(或)椎體次全切除,取自體或異體骨塊植骨,前路自鎖鋼板固定,切口內留置引流條。

2 圍手術期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風險因素評估 重癥脊髓型頸椎病的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感染等,因此,術前的危險因素評估對手術安全尤為重要。我科常規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肺、腦及肝、腎功能評估,必要時請相關科室進行會診和治療,確保手術安全。

2.1.2 心理護理 針對多數患者對頸椎手術效果和預后持懷疑態度,并易產生焦慮、緊張和恐懼情緒這一特點,我們將行頸椎手術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便于患者間彼此交流心得,了解手術效果、術后治療、護理和康復過程,并結合護理人員的心理疏導,增強患者的信心,使其身心處于最佳狀態。

2.1.3 呼吸訓練 常規進行吹水泡或氣球等呼吸肌鍛煉,并進行有效咳痰練習。先深呼吸,然后連續小聲咳嗽,將痰液咳至氣管口,再用力咳嗽,將痰液咳出。

2.1.4 其他常規準備 皮膚準備,床上大、小便訓練。

2.2 術后護理

2.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頸椎手術死亡病例以術后24h多見[2]。手術切口內出血和喉頭水腫引起的窒息是其主要原因,術后應嚴密監測血壓、脈搏,尤其對呼吸的觀察更重要。常規進行血氧飽和度監測,常規床旁備氣管切開包和拆線包,隨時作好氣管切開和拆線清理血腫的準備。一旦出現呼吸困難, 及時報告醫生,并做好各項搶救準備。本組病例術后無1例發生呼吸異常。

2.2.2 切口引流的觀察 頸椎后路手術術中出血較多,術后切口常規留置引流管。我科常規應用直徑8mm的引流管,因引流管管徑較粗,術后未出現引流管折曲、凝血塊堵塞和引流不暢等情況。

2.2 3 體位護理 搬運患者時注意保持頸部中立位,忌扭轉、過屈或過伸。術后常規頸圍制動以達到減少出血和防止骨塊和內固定系統松脫的目的。術后每2h軸位翻身1次,翻身時保持頭部與身體一致同時翻動,避免扭曲,翻身時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面色青紫、口唇發紺、心慌胸悶、四肢麻木等表現。如果發現異常,立即將患者平臥位, 并測量生命體征,并報告醫生進行處理。翻身時按摩受壓部位,避免褥瘡發生。

2.2.4 飲食護理 術后12h禁食,12h后進冷流質飲食,以免引起切口處出血。進食前先試飲少量涼開水,確認無嗆咳表現后方可進食。

2.2.5 呼吸道護理 為預防呼吸道感染,術后常規給予霧化吸入、機械排痰和自主咳嗽等治療。同時注意保暖, 預防感冒。

2.2.6 肢體康復護理 術后再次評估并詳細記錄患者的神經功能,比較手術前后肢體肌力、感覺平面的恢復情況,制定個體化的功能康復計劃。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持各關節于功能位,避免關節攣縮;積極進行肌肉的主被動收縮訓練,促進肌力的恢復。術后24h開始肢體按摩及關節被動訓練,術后72h戴頸圍床邊坐起或下地行走。

2.2.7 排尿護理 留置尿管持續開放3天,3天后尿管夾閉,每4~6h放尿1次。夾閉尿管時開始進行膀胱反射訓練,每次放尿時行“扳機點”訓練。當患者尿管周圍有尿液流出,提示已建立反射性排尿功能,可拔尿管,改用接尿器,盡量減少留置尿管時間,預防泌尿系感染[3]。

2.3 出院指導 患者術后頸圍固定3個月,避免頸部旋轉和過伸、過屈活動。定期來院復查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和頸椎X線片。繼續進行功能康復訓練,同時避免發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褥瘡等并發癥。

3 結果

本組病例30例患者經過以上手術治療和護理,無1例出現死亡及嚴重并發癥,均取得成功,療效滿意。

4 結論

脊髓型重癥頸椎病一期前后路聯合手術具有難度大,手術時間長,風險大等特點。要取得良好的療效,關鍵在于醫生對手術適應證的把握、正確的術前評估和嫻熟的手術技術;而圍手術期的護理配合是取得良好療效的根本保障,特別是術前的呼吸訓練,術后的生命體征觀察、呼吸道管理、泌尿系護理和肢體功能鍛煉,對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