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現狀特點及強化社會主義觀教育路徑淺析
岳鵬,戴鋼書
[摘要]研究和把握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相關問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大課題,不容忽視。我們通過傳統研究、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有效整合,切實反映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現實狀況,深刻剖析大學生社會主義觀影響因素,進而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社會主義觀為培養目標,積極探尋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現狀特點;教育路徑
所謂大學生社會主義觀,主要就是指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客觀事物的基本觀點、根本認識和主要看法。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社會多樣化和個性特色化,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思想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敏于接受新鮮事物,但他們還沒有成熟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判斷,很容易受到各種負面因素的干擾,在認識社會主義的視角和方法上出現西化、僵化、淡化等錯誤傾向,從而對社會主義建設、和諧社會構建和接班人培養帶來了嚴峻挑戰。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社會主義觀的梳理 社會主義從思潮的萌發到派別的形成,從運動的興起再到制度的確立,經歷了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狂飆突進的發展歷程。伴隨著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以及對社會主義認識的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理論構建、革命實踐、建設探索和改革攻堅過程中,都形成了一脈相承并與時俱進的科學社會主義觀,成為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進行培育與引導的重要思想資源和理想目標范式。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對未來社會主義的大致描繪,“其根本特征在于歷史與價值的高度統一,不僅從社會主義發展規律上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歷史根據和必然性,而且站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場上,論證了社會主義存在和發展的合目的性,并強調二者的統一”。 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隨著馬克思逝世后整個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發展、新變化,恩格斯在如何看待和怎樣對待社會主義方面較之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有了進一步的豐富、發展和完善,如在發展階段的認識上,他認為經濟更為落后的殖民地國家,可以越過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階段進入社會主義”。 列寧在蘇俄人民七年的社會主義實踐基礎上,形成了自己豐富而科學的社會主義觀體系。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思考。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尊重現實,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架起理想社會主義與現實社會主義之間的橋梁;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科學預測是列寧努力實現的理想。” 毛澤東的社會主義觀是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他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深化不僅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而且,使我黨在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走出了對蘇聯經驗的迷信圈,提出了以蘇為鑒;提出了農輕重關系正確處理的戰略,摒棄了優先發展重工業模式;發現了社會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完善和改革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糾正了傳統社會主義從“原則”出發的思路和“左”的習慣,恢復了馬克思主義從現實生活出發,從實踐出發的思維方法。“可以將鄧小平社會主義觀概括為:第一,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或形態。第二,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第三,我國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應從我國這一歷史定位出發,結合實際,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第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第五,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必須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第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妥善處理和外部世界的關系,堅持對外開放。” 江澤民同志的社會主義觀圍繞進一步回答和解決“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主題而展開,“形成了以生產力發展首位論、基本經濟制度論、市場經濟體制論、現代企業制度論、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論、經濟發展戰略論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創新觀點體系;形成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黨論、治國論、治軍論、力量論、安全論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理論創新觀點體系;形成了以先進文化地位作用論、先進文化建設目標任務論、先進文化建設戰略部署論、先進文化建設方針原則論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創新觀點體系”。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的現狀特點歸納 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現狀調查采用的是由我們自主研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適時調查軟件1.0版”,根據征集的、用一句話表達對社會主義的看法、即時形成問卷并進行數據分析統計。調查在電子科技大學三個本科教學班169名學生中進行,調查對象均為大二、大三理工科學生,主要運用的是SPSS 15.0軟件將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和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模型對數據進行檢驗。我們的數據反映出當今部分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的典型現象和突出問題,值得學界參考。具體說來,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觀可以從如何看待和怎樣對待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兩個維度來把握。 (一)當代大學生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代大學生對當下中國所走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強調特色的認同是高度贊同。數據表明,有46,3%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國特色化,走出的適合中國發展的一條道路。真正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其他國家是學不來的”。有81.1%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重于‘特色’二字,它是一個過程,始于初級;它是一個有機體,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它是幾代領導集體在摸索中尋找到的或者正在尋找的一條適合中國的特色道路”。有89.2%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在不斷探索實踐中走出一條順應歷史發展,能促進中國繁榮的創新之路”。均值數據分別為3.38、4.17、4.38,表明學生總體態度是處在比較贊成或非常贊成水平。 當代大學生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富強之路的認同是直中有曲,而尚需矯枉的。數據表明,有41.2%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好!非常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真正地使中國人富起來了”!也有39.4%的大學生對此觀點持中立態度。有36.9%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很好很強大”!同時,也有42.3%的大學生對此觀點持中立態度。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