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用周恩來精神培育當代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
陳敏
論文摘要:周恩來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人民軍隊的主要創建人之一。他生活儉樸,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鞠躬盡瘁,奮斗一生。面對新形勢下部分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淡薄的現狀,周恩來崇高的精神,偉人的風范成為當代大學生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的現實參照。
論文關鍵詞:周恩來精神;大學生;艱苦奮斗
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質。胡錦濤同志向全國人民提出“八榮八恥”明確提出了“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艱苦奮斗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具有不同的內涵。當今時代,艱苦奮斗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體現出的一種行為品質和精神風貌,其主要內容是勤儉節約、頑強拼搏、吃苦耐勞、艱苦創業、樂于奉獻。其本質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是貫穿人類歷史發展的精神支柱。在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更要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社會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決定著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傳承和發揚。他們思想活躍,朝氣蓬勃,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但在新形勢下,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有部分大學生出現了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等優良傳統不協調的因素。
一、當代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淡薄的表現
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缺乏吃苦奉獻精神,過分強調自身利益,勞動觀念淡薄,凡事怕苦怕累怕臟,艱苦創業的意識差。
生活上,具體表現為鋪張浪費,貪圖享受。飯菜稍不可口就亂倒亂扔,食堂里剩飯剩菜隨處可見,隨意損壞公共財物,消費追求檔次高、價錢貴,新穎的奢侈品,認為穿用越貴的東西越能體現自身價值,越能標榜生活品味。相互攀比,別人沒有的我要有,別人有的我要更好的。自理能力差,凡事依賴別人,喜歡用錢來解決問題。沉迷于盲目消費,在消費中迷失自己。
學習上,較為普遍的是一種浮躁心理,怕苦怕累,投機取巧,希望不費力走捷徑就能學到知識,缺乏刻苦鉆研和頑強拼搏精神,碰到困難或挫折就垂頭喪氣,悲觀失望。有的甚至逃課、曠課,沉迷于網絡游戲、網上聊天等,無心于學業。
工作上,勞動觀念淡薄,缺乏艱苦創業的意識,處處講個人利益與得失,缺乏實踐勇氣與團隊精神,眼高手低,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幻想高收益,缺乏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在求職時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
二、當代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淡薄的原因
社會生活的負面影響:(一)當代大學生生活在物質日益豐富、經濟持續增長的時代,沒有體驗過物質極端貧乏、時局動蕩年代的艱苦生活;(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已超前于文化的轉型和價值秩序調整,大學生受到“以消費為目的、以信息為基礎、以廣告為驅動”的文化氛圍的影響,常常投入盲目消費的瘋狂而失去理性的判斷,一部分學生滋長了貪圖享受思想;(三)全球化背景下,受到西方腐朽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社會上攀比、奢靡之風盛行,進而影響和侵蝕大學生的思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學校在對大學生教育的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的灌輸,忽視對學生艱苦奮斗等光榮傳統的教育,在開展艱苦奮斗教育的過程中教育方式陳舊、內容不全、力度不夠,對學生缺乏說服力,難以讓學生產生共鳴。
大學生缺乏實踐鍛煉:大學生較少接觸社會和參加工作實踐,不能深入了解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更不懂得珍惜。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不足,還會導致他們在真正面對困難或挫折時,缺乏一種踏踏實實、埋頭苦干、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
三、周恩來精神是當代大學生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的現實參照
周恩來精神是周恩來在長期革命、建設和廣泛的人際交往的實踐中所逐漸形成的理想追求、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工作作風、生活情趣及儀表風采等所體現出來的崇高的價值理念,其核心和實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主要的內涵是:甘當公仆精神、積極進取精神、求真務實精神、和合協作精神、民主平等精神、勇于創新精神、嚴于律己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周恩來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周恩來同志的精神風范已經成為推動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周恩來同志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奮斗一生、偉大的人格等許多方面不僅是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而且是當代每個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一)周恩來精神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
勤儉節約是艱苦奮斗精神在生活態度上的重要體現。馬克思說過,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周恩來一生生活儉樸、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戰爭年代,一床毛毯幾乎就是他的全部家當,打仗繳來的戰利品,大家想照顧一下他的生活,都被他拒絕了。建國以后,周恩來總理在生活上始終保持那種勤儉節約的作風。周總理吃飯很簡單,經常是兩菜一湯,主食吃普通面粉,不吃富強粉,吃普通大米,不吃小站稻,而且每周至少一頓粗糧。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周總理不吃肉,不吃魚,不吃蛋,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在中南海,他常常親自排隊買飯,有一次,他買了一碗玉米飯和一碗湯,最后碗里剩下的湯,周總理就用窩窩頭蘸著吃完,一點也不浪費。同志們見到這種情景,都非常感動,勸他說,總理,你肩上的擔子重,要保重身體。現在雖然困難,但我們這么大的國家總能讓您吃好一點。周總理卻親切地對大家說,現在全國人民度荒年,我們領導更要帶頭。周恩來強調,艱苦奮斗精神不僅在革命戰爭年代需要,在和平建設時期更要繼續發揚。有了它,才能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的萬里征途上堅持不懈、永往直前。周恩來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將激勵大學生自覺珍惜財富,避免鋪張浪費。 (二)周恩來精神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勤奮篤學的優良學風
勤奮是偉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之一。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然而有了理想,不去奮斗是不行的,他的成功還緣于勤奮刻苦。周恩來所就讀的南開學校在學習方面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被留級和淘汰的學生不少,能堅持到畢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恩來在南開學校期間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作文《誠能動物論》經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親自選定為全校第一名,數學成績也很好,《校風》上曾記載,他是筆算速賽四十八名最優者之一,代數得滿分。剛入學時,周恩來的英文很差,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他每天把全部課余時間都用來學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成績竟然名列前茅,小說的英文原著他也能看得懂。周恩來在《一生之計在于勤論》的論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一生求學,惟青年為最大之時期,基礎立于此日,發達乎將來。”年輕時的周恩來,成了青年人學習的好榜樣。當今世界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信息競相涌流的形勢下,當代青年學習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重而緊迫。周恩來立志為國,勤奮求學的精神必然會激勵當代大學生以他為榜樣,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三)周恩來精神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
周恩來在青年時代就主張“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實在,學問要真切”。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埋頭苦干。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后,周恩來就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中國革命和中國的建設嘔心瀝血,艱苦奮斗,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對此,鄧小平在會見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時作過公正的評價,他說:“周總理是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時間總超過12小時,有時在16小時以上,一生如此。”他多次奔赴抗洪前線,地震現場,哪里有災情,哪里群眾有困難,他就出現在哪里。即便是患有癌癥之后,仍然夜以繼日地工作,病重住院的生命最后時期,還抱病操勞國事。周恩來埋頭苦干,堅忍不拔的工作作風必將激勵當代大學生自覺樹立起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工作精神。
(四)周恩來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樂于奉獻的思想境界
馬克思曾經說,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周恩來堅持“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他執著地以此作為畢生的追求,一生立黨為公、淡泊名利、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以其始終如一的道德踐履鑄就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精神豐碑。周恩來逝世之后,鄧穎超在一次接見楊振寧博士談到周恩來的人生追求時說:“他如果不工作,不為人民服務,他心里更難過。所以他再忙再累,心情是愉快的。最后他生病的時候,除非是他實在忍不住了,他還照樣工作,因為他自己知道日子不多了。”“《訃告》里說‘鞠躬盡瘁,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這個話恩來同志是當之無愧的”。周恩來為了人民的幸福奉獻了一生,感人至深,這無疑將激勵當代大學生以他為榜樣,將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
四、用周恩來精神培育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方法和途徑
校園文化建設彰顯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弘揚周恩來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引領學生弘揚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路徑。這樣的校園文化氛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以優化、美化校園環境為重點,使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每一個標識都能體現出弘揚周恩來精神的價值,使學生得到感染、受到教育,促使他們自覺地以周恩來為榜樣,弘揚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注重艱苦樸素,刻苦學習,大膽創新,勇于拼搏,甘于奉獻,追求“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價值取向。
(一)課堂教學融入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
將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融入課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將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容納入整個課程教育體系當中,引領學生弘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專業課程注重滲透周恩來精神,豐富學科德育內容。中文、教育、歷史、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教學,都可以融入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的內容。
(二)精心組織弘揚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的實踐活動
必須精心組織校內外的實踐活動,將周恩來精神融入其中。校內活動要做到主題突出,能引領學生將弘揚周恩來艱苦奮斗精神主題凸顯出來,生動活潑,富有情趣,能感染人、教育人、引導人,活動的內容要系列化,做好每項活動之間的銜接,使活動具有一定的整體性。校外活動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讓學生體驗活動的艱辛與樂趣,促使學生在實踐中自覺以周恩來為榜樣,養成吃苦耐勞、頑強拼搏、艱苦樸素、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