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基于公共管理視角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蔣麗雨
(3)斗巖、湯江巖景區憑借其“亦景亦營(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完善先進的設施、一流的服務,以及景區融體育鍛煉、理論培訓、戶外旅游于一體的經營理念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而且其還被認定為2009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浙中片區“種文化”活動B組比賽項目的主賽場,這有效地擴大了斗巖、湯江巖景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從而為宣傳諸暨市山水文化品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3 古建筑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由斯盛居、發祥居、華國公別墅等組成的斯氏民居是諸暨市一處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旅游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它著重展現了江南地區傳統民居的發展變化過程。據周迪清編著的《江南巨宅千柱屋》介紹,斯氏民居古建筑群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整個建筑群有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14處之多,與這些建筑有機結合的石雕、磚雕、木雕裝飾工藝更具地方特色,堪稱民間藝術瑰寶,是一處研究我國江南地區清代民居建筑史難得的珍貴實物資料,被廣泛譽為“江南巨宅”。2001年6月,斯氏民居被列為第5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斯盛居,俗稱千柱屋,是斯氏民居建筑群中的核心建筑。 諸暨市政府充分重視斯氏古建筑群的開發與保護工作,在2001年編制的《諸暨市旅游業發展規劃》中,堅持將斯宅旅游區和東白湖旅游區結合開發旅游產業,建立東白湖——斯宅休閑度假旅游區,使“東白湖——斯宅”旅游區的文化品位大大提升。并在此基礎上,堅持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成立統管旅游開發的領導小組,編制總體規劃,加大資源的保護力度。并充分利用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結合歷史文化、民居生態、民俗風情,開發特色旅游項目。 當地鄉政府積極響應市政府的號召,以此為契機,積極引導當地群眾保護民居,吸引游客。組織所在村村民對3處文保單位進行雜物清理,組建巡防隊日夜巡邏;籌資55萬元,修建消防池,購買消防設備;對斯盛居近70戶住戶的線路進行整改,線路外套上鐵管,確保用電安全。此外,當地鄉政府還積極配合市政府以斯盛居和華國公別墅為重點,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文保點進行維修,使斯氏民居破舊之處基本恢復原有風貌。 3.4 重視國內外旅游文化交流 (1)通過舉辦各種節會讓國內外了解西施文化及諸暨旅游。其中,西施文化節是集文化、生態、經貿、旅游于一體的大型節會,是蘊藏著豐富文化內涵和旅游商機的節會,其向游人吟唱著西施文化的無窮魅力。節會既彰顯了古城文化,又做足了名人文章,已真正成為諸暨遞給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一個傳遞魅力的盛大舞臺,讓中外游客真切感受到魅力諸暨旅游特有的文化內涵。 (2)2009年7月,杭州西博會組委會正式確認諸暨成為2009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分會場。“共賞江南美景,共品古越文化,共同推進旅游事業發展”成為諸暨市文化建設和創建旅游強市建設的載體之一。“以荷為媒”與杭州聯合舉辦四屆杭州西湖·西施故里荷花會,開辟諸暨市“荷文化”休閑旅游線路。杭州、諸暨兩地深度合作,為諸暨市接軌杭州都市經濟圈,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促進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在西博會亞大民間藝術節巡演諸暨期間,印尼、泰國、土耳其、波蘭等國的民間藝術家帶來濃郁的異國特色的文化藝術的同時,諸暨市的民間藝術、民俗文化也走出國門得到了發揚光大。其中,諸暨市的《漢服表演》節目閃耀杭州西湖國際狂歡節,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評,榮獲最具特色節目獎。作為西博會系列活動之一,七彩五泄山水節期間邀請的專家、學者、新聞界、藝術界人士對諸暨的五泄山水文化價值進行重新論述,“大美諸暨”為諸暨旅游營銷理念的深入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3)諸暨旅游部門力爭抓住機遇,通過上海世博會這一通道讓諸暨走向世界,讓參加世博會的中外賓客感受西施故里諸暨獨特的古越文化和“美文化”,組合包裝西施故里“美之旅”精品線路,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主動邀請取得世博會門票的旅行社來諸暨踩點。針對世博會設計的西施故里“美之旅”精品線路、全面落實宣傳資料,統一部署對世博會的宣傳營銷,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促進旅游產業區域合作步伐,從而進一步擴大諸暨旅游業在國際中的地位及影響力。 4 結語 旅游產業是魅力產業,近年來諸暨在外美譽度不斷提升,“共賞江南美景、共品古越文化、共同推進旅游事業發展”已成為諸暨市文化建設和創建旅游強市強有力的載體。縱觀諸暨市在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中取得的成績,相信在未來的旅游業發展道路上,諸暨市一定能抓住良機,利用西施故里獨特的古越文化,在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打響諸暨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