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失地農民及其保障分析

王友華

摘要:在我國現代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大量的失地農民。對這樣一個新的社會群體,我們的認識都是比較模糊和極其有限的。這些失地農民的生存狀態怎么樣?他們的希望在何方?這些問題值得各級黨和政府以及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認真思考。 關鍵詞:弱勢群體 失地農民 征地 社會保障 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一個國家走向國富民強的必經之路。當今中國正邁著堅定的步伐沿著這條道路穩步前進,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必須承認,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國農民失去土地的過程。在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體制中,農民一直就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處于十分弱勢的地位。而且,我國傳統的農民社會保障實質就是以土地為核心的保障。現在農民們一旦失去被他們視為命根子的土地,他們的生存狀態怎么樣?他們的社會保障如何?他們的未來在哪里?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則就會阻礙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1 失地農民的產生 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和江浙地區,由于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經濟搞得有聲有色進,寬敞筆直的交通設,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規模不小的別墅群,這些都曾讓外國吃驚,讓國人自豪。然而我們也知道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土地的占有,同時伴隨著的是失地農民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經濟越發達,占用的土地越多,失地農民也就越多。例如義烏市,地處浙江中部,1995年義烏的城市化率僅為18%,而到今年預計將達到55%,隨之突飛猛進的是城市建設,預計三五年內義烏市的面積將達到50平方公里。另據安徽省國土資源廳介紹,新《土地法》實施后的2000年、2001年兩年間,安徽省共報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用地4.13萬畝(因部分重點建設項目用地批文未發,其用地數量未統計在內),其中征地3.88萬畝,涉及被征地農業人口5萬多人。 在現代化進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產生相當數量的失地農民。特別是在我國征地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不很完善的情況下,有些地方官員好大喜功,追求政績,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地征用大量的土地。而且采取種種不正常的手段,把國務院才能批的權限搞到縣一級就能批,動輒數百畝上千畝,甚至數平方公里。還有一些地方官員看中了土地征用過程中的高額利潤,更是肆無忌憚地征用土地,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失地農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說,據統計,從1987~2001年,全國非農建設占用了2394.6萬畝耕地,至少有3400萬農民因征地失去或減少了土地。按現在的經濟發展進度,2000~2030年的30年間占用耕地將達到5450萬畝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農民將超過7800萬人。據專家分析,按照目前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我國今后每年建設用地需要250萬畝到300萬畝。如果按照城郊農民人均1畝耕地推算,就意味著每年大致又有250~300萬的農民失去土地。 2 失地農民的生存狀況 隨著我國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已經和將會有大量的農民離開他們熟悉的土地,同時也將離開他們千百年來不變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個新的社會群體――失地農民也隨之產生了。說是農民,他們已經沒有土地;說不是農民,他們又無法融入城市,只能在城市的邊緣徘徊。有人曾形象地稱之為"種田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游民。這些處于弱勢地位的“三無”游民明天的希望在哪里?這讓他們擔憂,也讓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感到擔憂。 在被征用土地的地方,人們都習慣于用貨幣作為補償。同時,也往往是錢一旦付完,也就一了百了。的確,貨幣安置能減輕國土部門和用地單位的工作量和安置帶來的壓力,失地農民往往從眼前考慮,也容易接受。 然而低額且有限的安置費根本無法保證失去土地的農民長期的生活來源問題。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農民絕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其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普遍都不高。現在他們一下子失去了他們熟悉的長期賴以維生的土地,需要自己去另某生活,這讓他們無論在自身心理、生理還是在客觀外部環境上都難以適應。還有一部分農民由于缺乏計劃性,拿到自己的土地補償費之后,很快就用光了,導致了以后生活的困難。 當前,失地農民生活中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 (1)土地被部份或全部征用后,一批失地農戶無穩定收入來源。最近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在28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調查。這次調查以人均耕地面積0.3畝以下的農戶為主要對象,共調查了2942戶。調查顯示:46%的失地農戶收入水平下降。在接受調查的2942戶中,耕地被占用前年人均純收入平均為2765元,耕地被占用后年人均純收入平均為2739元,約下降了1%。其中,年人均純收入增加的有1265戶,約占調查總戶數的43%;持平的有324戶,約占11%;下降的有1353戶,約占46%。 (2)失地后就業困難。由于我國絕大部分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較低,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較弱,現在失去了他們長期習慣的生活方式,很難找到新的就業方式。不少被征用土地的村莊,人們不難發現大量的中、青年人每天無所事事,到處閑蕩。一部分人無聊之余,打麻將等進行賭博,給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不穩定的因素。而農村中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在失去土地之后,只能僅僅靠一點可憐的補償費過日子,更看不到明天的希望在何處。 (3)土地被征用之后,農民們也就失去了往日的依靠種養業的較穩定收入。同時還不得不支付對他們來說一大筆費用來購買以前自己生產的糧食和日常生活必用品,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失地農民生活更加困難。四川省自貢市郊紅旗鄉、鳳凰鄉農民種糧食蔬菜加副業,人均年收入達2000元,較為富裕。但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大大降低了。一位完全喪失耕地的農民說:“土地被征用后,收入和消費水平下降一半,種田時糧食吃不完,有副業,可養牛、豬、雞等,相對吃穿不成問題,現在只能靠打短工維持基本生活,明天的飯在哪里還不知道。”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