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加強農業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

王蕊

摘要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以及使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紹了高等農業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具有的獨特優勢,并從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模式發展3個方面提出加快高校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院校;農業技術推廣;作用

Abstract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fruit and translation of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to real productivity. Unique advantage of higher agricultural academies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was introduced and the strategy on accelerat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was proposed from system construction,person organization and mode development.

Key wordsagricultural academy;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role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根本問題。當前,我國農業進入發展新階段,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由產量與數量轉向質量和效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農業發展面臨國際市場的挑戰與機遇。因此,加速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滿足新階段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對科技的需要,將是我國農業現階段的重要任務。

1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以及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關系到國家興衰的農業問題來說,科技興農尤為重要。農業生產周期長,形成一項科研成果,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科研成果一經推廣使用,就會迅速地產生巨大效益。推廣農業科技成果投資小,收益大,最能符合農業生產者和全社會的經濟利益。

1.1農業技術推廣是科技成果由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

農業科技成果是一種知識形態的潛在生產力,要把這種潛在的生產力變為現實的直接物質生產力,使科技在農業增產中所占份額不斷提高,需要廣大推廣對象接受和掌握新成果、新技術,在生產實踐中轉化為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茖W研究是農業科技進步的推動力,但其對農業發展的作用,不是表現在新的科研成果創新之日,而是表現在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時。農業科技是典型的應用研究活動,其研究成果應在實踐中檢驗,最終體現在對農業發展的促進上。農業技術推廣是使科學技術成果轉換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是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支柱和橋梁。農業發展實踐證明:科技進步對人類的任何貢獻,都是通過推廣實現的。沒有發達的農業推廣,便沒有現代化的農業、繁榮的農村和富裕的農民。只有將農業科技成果最終應用到農業實踐中來,才能真正推動農業的發展[1]。

1.2農業技術推廣是實現農業由粗放型經營轉向集約型經營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我國人多地少,要實現農業的發展,必須從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和有效利用資源等方面著手。只有依靠農業科技進步和技術推廣應用,才能實現農業技術改造的深刻變革,真正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農業技術推廣是實現農業由粗放型經營轉向集約型經營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只有不斷完善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把具有直接應用價值的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新產品等農業技術成果,傳播到更為廣泛的適宜應用的地區,并通過示范、教育和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素質,用新技術、新措施取代傳統經驗,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1.3農業技術推廣是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重要途徑

農業技術推廣是把已有的農業科研成果轉移到農業生產中去,農業科學的基礎理論、基礎技術以及應用技術的研究成果,最后要在科學實驗和生產應用中檢驗其是否成立和有效。特別是農業應用科學研究成果,只有擴大其試驗范圍,才能驗證其在不同土壤、氣候條件下的適應范圍,或應采取何種不同的措施方法,這就豐富了科研成果的科學內容。同時,通過試驗、示范、推廣,還可以進一步提出新要求、新課題,使科研部門充實、修改、完善科研計劃,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同樣,農業院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也必須通過農業科技成果的試驗、數據、資料、驗證理論,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農業科技推廣不僅能促進農業科研和農業教育的發展,還有利于科技推廣與教學、科研、生產緊密結合,相互推動,共同發展。

2農業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優勢

高校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高校的發展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融合。農業技術推廣是高等院校發揮社會服務職能的根本途徑和載體。高等農業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2.1農業院校在專門人才、學科門類、技術設備、信息搜集、科研成果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農業院校是農業教學的中心,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學科齊全、人才集中等特點,可為我國農業發展培養大批科技人才。每年畢業的農業專業學生將不斷充實到各個農業部門,為我國農業研究和推廣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同時,農業院??梢岳闷浣逃齼瀯轂檗r業研究和推廣培養大批科技人才。利用學校的科技力量和設備為農村培養農業技術人才、農民骨干,在農業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

2.2農業院校是農業研究的中心,擁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巨大的人才庫

高校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又長期從事科研工作??蒲性诟咝=處煹墓ぷ髦芯哂泻苤匾淖饔?,不僅能促進教學工作,也為我國科研事業做出巨大貢獻,是我國科研事業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高校功能日漸延伸和拓展,在發揮教學、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時,其社會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高校具有人才、成果和研究開發能力,可提供一定的新技術、新成果、新知識。高校可以利用農業專家的咨詢指導服務、教學基地的示范作用,以及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等不同的形式,來積極促進產學研三結合良性循環,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發揮其應有的為社會服務的功能。

2.3農業院校通過開展農科教結合,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走農科教相結合之路,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一項重要組織形式。大力開展農科教結合,一方面,經常下基層推廣和普及農業科學技術,與地方政府或企業合作進行農業示范園區的規劃、建設和共同開發,大大推動了科研工作與農業生產實際的結合。另一方面,教師在推廣應用和技術咨詢過程中接觸到生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拓寬了科研工作的新視野,找到了新的課題,解決了生產中的疑難,獲得了各種成果獎勵。同時,農業高校的教學工作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實踐環節,把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生產實踐聯系在一起,可以有機地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困難,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縮短與社會實際需要的距離,同時向農民傳授科學技術,促進農民素質的提高和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學生在科研和推廣過程中得到提高,教師在推廣和生產過程中完成科研和教學工作,而農民則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科技成果,發展了農業生產。掌握了生產發展動態,課堂更生動活潑,研究能力不斷提高,教學科研呈現出生機和活力,促進了學科建設。 這種集教學、科研、推廣于一身的特點,反映了大學既是人才培養的中心,又是我國科研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還是信息傳播源,發揮了其為社會服務的功能。這就決定了農業院??梢岳闷鋬瀯?,成為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高校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農業技術推廣受傳統觀念影響、人才和經費不足等問題。

3加快農業院校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研究

3.1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制度建設

加快農業院校農業技術推廣,首先,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制度建設,從制度上明確規定推廣經費的比例。我國農業推廣資金投入不足,制約著農業技術推廣力度。農業院校專門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也存在明顯不足的問題。為此,農業院校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制定政策,明確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促進農業院校農業科技成果的轉換與推廣,同時從制度上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這樣才能使推廣機構和人員充分履行職責,真正發揮其作用。其次,建立農技推廣人員的科學考評機制,在高校內部,建立新的激勵機制,不僅要看教師發表論文的數量和理論成果,而且還要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有重大貢獻的教師實行獎勵[3-4]。

3.2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隊伍建設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關鍵因素,農業推廣人員素質的高低,知識結構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農業推廣事業的發展。首先,要培養農技推廣人員的職業心。農業推廣是深入農村、為農民服務的社會性事業,它要求推廣人員具有優良的工作作風,熱愛本職工作,滿腔熱情地為農業現代化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吸引高級農業專家從事農業技術推廣。農業推廣人員素質的高低,知識結構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推廣事業的興衰和推廣工作的效益。所以要不斷充實高素質農業推廣人員,特別是吸引高級農業專家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以改善隊伍的知識結構。最后,要創造條件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待遇,創造條件提高他們的工作和工資待遇,在穩定現有推廣人員的基礎上,爭取吸引更多的農業專家從事農業推廣工作[5-6]。

3.3加快農科教三結合模式的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只有通過合理有效的模式,才能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工作。模式運行得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成效。走農科教相結合之路,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一項重要組織形式。堅持農業推廣、科研、教育三結合,發揮聯合優勢,推進農業推廣向縱深發展。農業科研、農業教育、農業推廣是發展農業的三大支柱,農業推廣與農業科研、教育同步發展是現代農業推廣的必然趨勢。農業技術推廣應充分調動農業科研機構、農業高校、農業推廣機構的積極性,創造其有效合作的新模式,實現三者有機結合,以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這就需要通過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措施協調好農科教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發揮“三農”協作優勢。農業科研機構發揮其科研優勢,把握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農業高校利用其教學與科研優勢,進一步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農技推廣機構在工作中同時可以吸納農業科研單位、農業院校加入推廣,讓農業科研單位、農業院校在農技推廣的實踐中發揮優勢。

4

[1] 陳鴻昌,張海英.農業院校對推動農業推廣的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2):328,330.

[2] 于水,黃自儉,錢寶英,等.基于高校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研究[J].科技與經濟,2008(5):41-44.

[3] 李雙群,靳玲品.高等農業院??蒲谐晒茝V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中國農業教育,2006(5):40-42.

[4] 朱兆斌,華亮量.高??蒲谐晒茝V轉化影響因素與對策[J].江蘇科技信息,2010(1):11-13.

[5] 路立平,徐世艷,郭瑞華,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推廣行為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6):18204-18206.

[6] 金蓉,高冬冬,黃沖平.建設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推廣體系的探索[J].農業科技通訊,2010(4):9-11.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