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水產養殖生產實習的教學內容與組織安排

喬志剛

論文關鍵詞:水產養殖 生產實習 組織安排

論文摘要:為了使水產養殖專業生產實習活動能夠有效開展.筆者依據長期帶領本科生開展生產實習活動的經驗和體會,茲就該專業生產實習的教學內容與組織進行了探討。

1.生產實習的地位和作用

生產實習是水產養殖專業學生從事專業實踐活動的第一課堂。是該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水產養殖專業本科生取得碩士學位的必修課業。通過實踐活動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認識水產養殖生產活動的基本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及協作、協調能力.有利于整體提高水產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

2 生產實習的目的和要求

生產實習的宗旨是服務理論教學,培養學生專業興趣,鞏固專業思想,引導學生獨立開展專業科研、專業生產和專業技術管理的能力。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合格的水產科技人才。作為水產養殖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生產實習的目的明確。

(1)通過生產實習活動,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將課堂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 ,培養學生獨立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的能力。

(2)通過生產實習活動,掌握教師在課堂內沒有涉及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和適應能力。要求每位學生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必須切實參與魚類的人工繁殖,苗種培育,魚病防治等生產活動,強化感性認識。為未來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礎。

(3)通過生產實習活動,要求學生開展與漁業經濟相關的科研調查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盡可能參與實習所在單位進行的科研活動,同時學生可以根據實習的具體環節,自行設計小實驗、小調查 ,以培養學生未來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實習結束要求每位學生完成一篇試驗報告、調查報告或專題論述。

(4)通過生產實習活動,學生可以直接與實習單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養殖工人相接觸,有條件參加實習單位召集的生產例會和管理分析例會,逐步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開展群眾工作的能力。

3 生產實習的內容

作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環節,生產實習涵蓋了水產養殖的主要內容 ,生產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既要 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跟蹤水產養殖科學與技術發展的前沿動態,同時也要掌握現時生產中的關鍵性技術和操作方法,達到學而能用的目的。因此,在生產實習正式進行之前,指導教師一定先到實習單位開展實地考察,并依據考察結果寫出實習指導綱要。依據多年來我們在校指導實習的經驗,此就實習內容概述如下。

3.1 池塘養殖對象形態觀察和解剖

(1)池塘養殖主要魚類的形態觀察和解剖。包括鰱魚、鳙魚、草魚、鯉魚、鯽魚和團頭魴,等。

(2)池塘常見野雜魚類的形態觀察和解剖。包括烏鱧、鲇、鯖皺和泥鰍 ,等。

(3)實習地常見經濟魚類的調查。寫出常見經濟魚類的檢索表。

(4)其他池塘養殖對象的調查。包括蝦、蟹、蛙、鱉等水生經濟動物。

(5)了解主要養殖魚類的食性及其適應環境的情況。包括肉食性魚類;植食性魚類和雜食性魚類。

(6)總結作為池塘養殖魚類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3.2 池塘水體環境調查

(1)建造養殖場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水源、土質、交通和通訊條件,等。

(2)測量實習地池塘的基本情況。包括池塘長、寬、深;池塘走向及池塘進、排水渠道,等。

(3)孵化設備的調查。包括蓄水池、產卵池、孵化桶及孵化環道的形狀及尺寸;進排水原理;抽水泵的型號及流量;繪制孵化環道及孵化桶的平面圖和剖面圖。

3.3 魚苗下塘

(1)實習地魚苗下塘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2)清塘藥物的種類、用量和用法;

(3)實習地采用的是肥水下塘,還是清水下塘,二者有何區別?若是肥水下塘,施基肥 的種類、用量和施肥時間如何?

(4)對魚池浮游生物定性、定量調查,了解清塘前后、施肥前后,放養時的生物量變化;

(5)魚苗下塘時池塘浮游生物的種類,定量檢查各大類浮游生物的生物量;

(6)總結實習地魚苗下塘工作。

3.4 各養殖階段飼養管理情況調查

(1)魚苗下塘:包括放養密度、培育措施及拉網鍛煉的方法 :

(2)魚種培育:包括放養密度、混養特點和培育措施;

(3)成魚養殖:包括放養密度、混養比例和基本產量;

(4)總結以上各階段投餌、施肥及日常管理的情況,分析其合理性及存在問題。

3.5 家魚的人工繁殖

(1)調查實習地親魚的種類、來源及其親魚的運輸方式:

(2)親魚的放養密度、搭配養殖情況;

(3)調查不同種類的親魚,其培育措施的區別;

(4)調查不同季節,親魚培育措施的區別;

(5)催產用工具:網箱、注射器、催產池的形狀結構、親魚夾、消炎藥物等:

(6)孵化設備的清洗、安裝;

(7)催產劑的種類、劑量、配制方法;

(8)效應時間的長短與水溫、魚的種類、激素類別及劑量的關系: (9)鑒別親魚成熟的方法;

(10)記錄實習地催產親魚的情況;包括親魚編號、親魚體重、催產劑的種類與劑量、催產水溫、效應時間、催產效果等:

(11)家魚繁殖采用的授精方式及其注意事項;

(12)孵化水源,是否過濾,過濾網目的大小;

(13)孵化過程流速和流量控制;

(14)停水脫膜的操作方法;

(15)解剖鏡下連續觀察魚類胚胎發育的全過程;記錄孵化過程中氣溫、水溫、水體 pH值、溶氧及水流的變化 ;繪制胚胎發育圖:

(16)統計魚卵受精率。

3.6 魚病診斷技術和防治方法

(1)調查實習地魚病的種類、發病季節和危害程度:

(2)調查病因、病原和各種魚病的主要癥狀;

(3)調查治療藥物、給藥量和給藥方法:

(4)調查魚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3.7 結合浮游生物定性、定量檢查。觀察水色、透明度與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的關系

3.8 特種水產動物養殖

(1)調查特種水產動物的種類和苗種來源;

(2)掌握特種水產動物的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和成體養殖技術:

(3)了解特種水產動物養殖的發展動態和經濟效益:

(4)調查網箱養魚、稻田養魚等其它養殖模式。

3.9 總結

完成實習單位交給的有關專業調查、總結或試驗等工作,學會資料收集、數據統計及分析工作。對實習單位漁業生產各方面、各環節提出合理化建議。

4 生產實習的組織管理

生產實習由于多在校外進行,存在著諸多不利于學生管理的客觀因素,因此,必須加強組織管理,以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實習的順利進行。

4.1 實習場所選擇和時間安排

生產實習場所應具備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食宿條件,有大型水體(水庫或湖泊)或有較多的養殖池塘,養殖魚類豐富 .孵化設施齊全,不選只有 自然環境優美,而養殖條件較差的場所.避免實習變旅游度假的現象發生。生產實習一般安排在每年的魚類 (以青魚、草魚、鰱魚和鳙魚為主)繁殖季節進行;從本科生的學期安排上,一般多在第 6學期進行 ,實習時間至少 6周。

4.2 組織管理

根據生產實習季節性強的特點,每年在魚類繁殖季節,組織學生到實習單位實習。生產實習正式開展之前,學校應指派專業教師負責生產實習的聯系、安排、指導和協調工作;邀請實習單位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兼任實習指導教師。根據實習安排,將學生分成若干實習小組(每組 5~10人),每組指定一名組長負責具體工作 ,在帶隊教師和實習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生與工人一起參與魚類人工繁殖的生產操作,掌握人工繁殖的各個環節。實習期間,除開展魚類的人工繁殖操作外.學生應積極參與其他各項生產和科研工作,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管理技術,生產規模等相關信息。實習期間定期組織小組進行交流。

另外,為保障實習的順利進行,實習期間必須制定嚴格的實習紀律。實習紀律應著重對學生安全、愛護實習地的公共財物、同學之間的團結互助等方面進行考慮。實習結束時填好教學實習成績考核登記表。帶隊教師通過學生在生產實習中的表現 ,及其操作技術的考核結果 ,結合實習總結的質量評定學生成績。

[1]王武.魚類增養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陳佳榮.水化學實驗指導[M].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梁象秋.淡水生態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4]黃琪琰.水生動物疾病學 [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5]馮昭信.魚類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