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數學中高段復習課教學新思維
徐洪連
【論文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復習課教學思維
【論文摘 要】小學數學中高段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也不同于普通練習課,它對學過的知識能起到鞏固提升的作用。復習課不能只限于對知識點的再重復,也不能進行盲目的題海戰術,必須注重促成知識的系統化,培養學生歸納解題方法的習慣,內容也應該貼近學生生活,并且要關注學生差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復習課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所學的知識往往能起到鞏固提升的作用,但是復習課經常會被上成簡單舊知的再現和重復加上海量的題目進行機械的訓練,枯燥乏味,收效甚微。其實復習課跟新課不同,跟練習課也有一定的區別。復習課比較注重知識的系統整理,落實幾個基本要點,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當然,也得比較靈活多變,提高復習效率。下面筆者結合近年小學數學的教學,談一談小學中高段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思維. 一、復習課要培養學生歸納解題方法的習慣 巧妙的解題的方法是通往數學王國的鑰匙,在復習課時,老師要幫助學生揭示解題規律,總結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四年級下冊有一題用6,4,2,3四個數通過怎樣運算得到24點的,學生每人都想出了幾種,比如6×4×(3-2)=24,4×2×(6-3)=24,6×2+3×4=24等等,后來我這樣引導:如果用乘法計算的話,哪些數相乘可以得到24?然后學生就開始羅列,比如1×24,212,3×8,4×6,然后我接著引導,如何把這四個數選擇其中一個,兩個或3個,通過四則運算變成乘積是24的兩個因數呢?然后學生朝這個方向又想到好幾個乘法的方法,然后老師接著引導,剛才是通過相乘得到24,還可以通過哪些運算得到呢?學生就很容易想到加法、減法、除法等,每一種運算拓展開來,就能得到更多的方法。老師的點撥通過點和面的結合,幫學生揭示了解題的規律,歸納了解題的方法,也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二、復習課要促成知識的系統化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課堂復習應該是一個梳理知識的過程,必須清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點”串成“線”,進而將知識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對概念作縱向、橫向的歸類、整理,找出概念間的內在聯系,對學生的概念進行穿線結網,促進學生概念結果的系統化。例如:在復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單元,先讓學生羅列已經學過的四邊形,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各部分的名稱,然后再把這些四邊形按范圍畫成關系圖,把平行、垂直和畫高等穿插進去,進而將這些知識點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