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馮沾興 孫世民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學生積極的情感、歡快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容易形成新的聯系.而消極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目前,課堂教學中有幾種不良的傾向:注重教師最優化的教,忽視學生最優化的學;注重教師素質的提高,忽視學生興趣的培養.這樣就沒有將教授最優化與學習最優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在教學實踐中,本人深深體會到,注重了情感培養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創設和諧、愉悅、充滿求知激情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呢?下面筆者談幾點體會.
一、展示數學美,陶冶學生情操數學美感很強,數學學科本身知識結構的內在美,數與形特征的表象美,數學思想方法獨特奇異的美,教學中表現出數學語言符號,圖象信息簡潔形象的美,課堂教學中探索思路解題過程美,點撥啟發思維藝術的美,作用美等.這都給學生以美感,因此,教師要依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數學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其學習情趣.如黃金分割教學過程中,通過向學生揭示舞臺上報幕員站的最佳位置;女青年腰帶扎的最理想的位置;黃金分割用于優選法及建筑、繪畫、舞臺藝術設計等各種實際應用等,使學生感受到黃金分割的形態美及應用價值,學生興趣濃,就表現出積極的學習動機.
二、介紹名人典故,影響學生情感初中數學教材中反映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不時引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勾股定理、趙州橋等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祖沖之、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故事能夠喚起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之情,從而產生一種內驅力.
三、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習動機 “親其師而信其道”,這說明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他最喜歡的老師所任的學科,這也是筆者對初三、初一學生作的調查的結果.因此,要使學生對教師教的課感興趣,作為教師,應該先讓學生有一種敬佩感,只有教師教的好,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己學的好.教師除了精心備課、設計教學流程外,教師教態的自然親切、語言的精練與幽默、板書的簡明工整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的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調控.如果教師表情冷漠、呆板、情緒低落,學生的求知激情從何而來?因此,教師要善于調控自己的情感,以此來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激情的調控.學習與激情度之間是一種曲線關系,知識點難度與學生激情度的需求量反相關.對于難度大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設法讓學生處于較低的激動水平,平心靜氣地去學習;對于難度小的或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教師應設法對學生的激情“加熱”,使之處于較高的激動水平.
四、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熱情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要依賴于教師對教學系統的設計,教師的學識水平,口頭表達能力,是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等.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對學好當前的課程,而且還對學生一生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如九年級下冊《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引入時,我不是照課本中的引例講解,而是將其改成生活實際的設計問題(求水管的鉛直高度),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這樣一下就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開始討論,制定方案,有的作全等三角形,有的用相似三角形等方法,我充分肯定這些解法是不錯的,但有一些在實際中是不可行的.那么是否還有簡單易行的辦法呢?此時學生沉默了,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仿佛有豁然開朗之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于是這一節課學生的興趣很濃,也為后續學習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才能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課堂情緒,科學調控45分鐘,正確把握教學.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這就要求我們要學習新課程教育理論,研究新課標,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的統一,同時要注重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