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行課改,有效激發興趣和物理思維
高華
肩負著培養未來人才的重任,版式新穎、圖文并茂的中學物理新教材走進了課堂,廣大物理教師也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何領會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與教材改革達到完美統一,在蓬勃發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經過幾年的學習和實踐,我認為,在新教材教學中我們應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探討和研究。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地對所學知識加以關注和研究,此時的學習過程對他們而言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新教材在編排上版式活潑,內容上順理成章,將物理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幫助。如,在《引言》一節中,可以根據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怪鉛筆"、"冰塊不熔化"、"塑料捆扎繩越捋越發散"等奇特實驗,講"英國人在1763年用冰透鏡取火"的故事,并用簡練、生動的語言講解。學生雖然不一定一下子完全弄明白,但一定會在對物理現象充滿好奇的基礎上,把好奇心引向物理知識,由對物理現象的好奇轉為對物理知識的探究。
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物理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物理領域的卓越成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要挖掘絢麗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物理美,讓學生感受到"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圍繞過程與方法,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物理學習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要有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在新教材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緊緊圍繞這一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和交流,獲得物理知識、發展物理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如, 《溫度計》一節的教學中,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已經在小學的科學課中學過有關熱傳遞的知識及實驗用溫度計的知識,同時學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大概知道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如果直接講授,學生的興趣很難激發。因此我在教學前,先讓學生通過預習自制溫度計,在自制的過程中,感受物理就在自己身邊,激發了探究新知識的強烈愿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效果遠比教師拿來現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又如在講完"電壓"的知識后,可讓學生自制"水果電池",并用"冠名權"的方式激勵學生去探索影響水果電池電壓的因素。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營造了一個活潑熱烈、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氛圍。
三、開放思維空間,從舊知識出發構建新知識
按照奧蘇貝爾的觀點,新知識只有在認識系統中找到與之相關的舊知識作為"固定點",并在"固定點"的基礎上,促使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使新知識納入舊知識系統而獲得意義。在講"浮力產生的原因"一節,浮力產生的原因是在學生已有壓力和壓強等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一種基于舊知識的知識構建,是壓力和壓強及同一直線上二力平衡的 知識的應用。教師在這里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把由力的概念而習得浮力知識點明,有利于同化新知識。再把學生的思維拉回到尋找浮力產生的原因上:"液體是怎樣給物體這個豎直向上的浮力呢?"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及時點撥引導:"設想在水中有個正方體",這一點撥非常重要,節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隨后同學們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的形式,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自主構建,弄清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這一過程的學習既讓學生學會了分析問題的方法,又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我們達到了教學目的,促進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放性課題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可以將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也是一個極好的實踐、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如在講"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一節時,當學生找到測量細銅絲直徑的辦法后讓學生做實驗,得到了結論及應注意的問題。此時,實驗教學任務已完成,但我沒有將這節課拉上帷幕,而是話鋒一轉,"這個實驗中我們學到了什么?"并提出了小組合作的主題,使學生沒有停留在對測量方法的學習上,而是逐步深入,由表及里,挖掘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
在一些探究性實驗中,可由學生自行設計數據表格、提出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給出評價,做成一個小型的物理報告或物理論文。通過這種開放性的課題研究,學生既提高了物理語言的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獲得了新的知識,發展了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五、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
改變課堂上傳統的老師問學生答的舊模式,更多地采取討論、辯論等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問題可由學生來提出,結論由學生來探究,方法由學生來摸索,結果由學生來評價,甚至可以讓學生上講臺講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挑戰知識權威,教師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資源優勢,多為學生提供參與物理活動的機會。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和動口表達、交流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中動腦思考,在思考中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的基礎上動口表達和交流,使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掌握物理知識、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處處體現著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創意,沒有一個可供遵循的現成的模式,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也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全體教師主動地積極參與,大膽的探索與實踐,以利于課改實驗的順利實施。"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相信,在廣大教師的努力配合下,新教材必將如新世紀第一縷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我國教育事業快快成長,讓那些充滿靈性的心智煥發出無限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