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電化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張延彬
我校在07年依次分別在高一、高二和高三教室安裝了多媒體,去年10月我在教師繼續教育學習中學習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基礎》這門課程,收獲很大,現結合高中物理教學,談一談電化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電化教學的作用
1、激發和培養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運用電教媒體,特別是運用電教錄像片和微機輔助教學軟件具有極豐富的表現力,能夠根據教學需要,將所研究的對象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零與整、虛與實、宏觀與微觀之間相互轉化,使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現象和過程全部再現于課堂。這樣可以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空上的限制,極大地延伸人們的感官。
2、突出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構成知識體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質的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電化教學應當努力突出和強化教學重點,利用色彩反差強烈的投影片、幻燈片、錄像或CAI課件將教學重點十分醒目地展示給學生,以加深他們的印象。既然是重點內容,展示給學生的文字一定要規范,圖形要美觀、實用。條件允許時要用計算機設計繪制投影片,設計CAI動畫、字幕等,讓學生看得清楚、引起重視。
我以前在講原子的核式結構時,只是干巴巴地通過老師講授、學生閱讀,課堂枯燥。現在講時用flash課件演示了粒子散射實驗,使學生很清楚地理解了本節課的重點,
3、解決教學難點。
教學的難點主要是指由于知識的深度、學生的經歷以及知識的模糊性造成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嚴重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要解決教學難點,就要下功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找到影響學生理解的節點。哪種方法、手段能讓學生理解就用哪種方法、手段;用什么媒體讓學生認識深刻,就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功效。
4、信息容量大,提高學習效率。
電教媒體形聲兼備、動靜結合、形象鮮明、再現迅速、感染力強,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眼、耳、手等感官的效能,發揮個體的最大潛能,從而加快知識的理解、接收和記憶過程,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電磁波、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以及電視雷達這三節內容時,內容較多,按過去常規教學至少需要三課時才能完成,而且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無法理解,從而失去興趣。我使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制作課件,在多媒體教室只用一節課就輕輕松松完成了教學任務,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運用電化教育,還可以使物理內容直觀、生動、形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同時進行眼看耳聽,因而能起到鞏固概念、加深記憶和理解的效果。據有關調查:學生光聽大約能記住15%,學生光看大約可以增加到25%,如果視聽結合起來,就能達到65%,所以電化教育的作用是很大的。 5、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進行網絡教學,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
盡管傳統的課堂教學在一定時間內不可能完全被網絡教學取代,但網絡進入課堂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網絡課堂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思想特別是教學模式等方面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教學。即使是剛興起不久的教師單機演示型的多媒體課堂教學也已趕不上時代的步伐了,以往用Authorware之類軟件開發的“巨型”軟件也將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性、交互性、個性化更強,更適于網上交流,基于IE瀏覽的網絡課件。
二、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
研究表明,對于知識點比較抽象、信息比較大而數學推導又比較少的課程,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完全可行,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有多種因素影響著教學目標的達成。多媒體教學盡管有它很多的優勢,但仍然有它的不足之處,使用也有它的局限性。
1、多媒體模擬物理實驗缺乏真實性。
多媒體雖然能模擬各種實驗、展示各種物理現象,但畢竟是人為的,不是實驗現象,因此它缺乏真實性,難以使人信服。
2、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需花費大量的時間,會影響教師對教材教法的研究。
多媒體教學的種種功能設置,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教師為了使畫面漂亮些、文字富于變化些,往往在一項設置上需反復設置、反復運行演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于課件的設計付出太多,往往影響教師鉆研教材教法。
3、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由于課件是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思路一定要按課件設計來進行,學生只能循著教師固定的思路來思考問題和學習知識。
也就是說,教師劃定了一個由起點到終點的嚴密軌跡,學生只能沿著軌跡走,這與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4、多媒體教學容易使教師步入一個誤區,以為多媒體教學在課堂應用中就是要盡可能發揮它所有的優越性。
換句話說,就是認為所有的文字內容都一定要讓它富于變化,要配上圖畫,要配上影像。這樣不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事實上,一些具體可感的文字、一些需要學生發揮想象的,不需要配影像、圖片;該讓學生想象的,該進行抽象思維的,就應該讓屏幕簡潔而富于內涵,啟人思考。
總之,我們要科學運用電化教育,與傳統教學手段一樣,運用電教媒體同樣有一個運用得“好”與“壞”的問題。運用得好,既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又能提高學習效率;運用得不好,非但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反而會攪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運用電教媒體要講究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