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氦氖激光結合超短波治療慢性鼻竇炎98例
張麗艷
【關鍵詞】 氦氖激光 超短波 鼻竇炎 慢性
0引言
慢性鼻竇炎常見,其人群發(fā)病率15%[1];可有膿涕、鼻塞、頭痛、嗅覺減退或消失等. 我科200512/200702治療慢性鼻竇炎98例,取得滿意效果.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確診慢性鼻竇炎患者98(男47,女51)例,年齡7~58(平均20)歲,病程3~7 d. 所有患者均以鼻塞、膿涕、頭脹痛、嗅覺減退或消失為主. 分為2組,每組各49例,癥狀和體征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即麻黃素8 mL+慶大霉素4萬U+地塞米松2 mg混合滴鼻,3次/d;采用上海產(chǎn)210型超短波五官電療機,頻率43 MHz,波長7 m,輸出功率50 W,選取小號電極,單極或雙極法,氣距0.5~1 cm,置患處,微熱量,1次/d,每次8~15 min,5次為1個療程. 治療組:除采用以上治療外,另采用西安產(chǎn)795型氦氖激光治療儀,波長632.8 nm,功率8~10 mW,直接照射雙迎香穴,每穴5 min;光導纖維雙腔內(nèi)照射5~8 min,患者取仰臥位,1次/d,5次為1個療程.
療效標準:治愈(無膿涕,鼻通氣良好,鼻竇沖洗無膿);好轉(少量膿涕,鼻通氣尚可,鼻竇沖洗有少量膿涕);無效(癥狀未見好轉,甚至加重,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2結果
治療組治療5~10(平均6)次,治愈42例,好轉7例,治愈率86%;對照組治療8~15(平均10)次,治愈30例,好轉14例,無效5例,治愈率61%,治療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
3討論
小功率氦氖激光器,其波長為632.8 nm,為可見單色紅光,對生物組織具有熱、壓強、光化、電磁和生物刺激5大效應. 通過照射控制葡萄球菌感染性炎癥,使局部五羥色胺含量減少,起到鎮(zhèn)痛作用. 一方面刺激機體的防御能力,加強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巨噬細胞的活性;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代謝產(chǎn)物的消散. 因此,氦氖激光被用于治療多種感染性病變[2]. 小劑量五官超短波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水腫消散,有利于代謝產(chǎn)物、炎癥產(chǎn)物、致痛物質(zhì)和細菌毒素的排泄和消除,促進肉芽組織和結締組織生長,加速創(chuàng)傷愈合,易被患者接受.
【參考文獻】
[1] 孫明瑜. 肺炎鏈球菌誘導的實驗性家兔鼻竇炎[J].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2(13):1221-1224.
[2] 郝玉華,董文藝,孫謹華,等. 氦氖激光治療小兒創(chuàng)傷及繼發(fā)感染[J].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0,22(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