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如何提高衛校學生學習《醫學統計學》的效果

蔣曉艷

摘要:《醫學統計學》一直是醫學教育中教與學的難題。筆者從上好導論課、注重概念、教學模式改革等方面就如何提高衛校學生學習醫學統計學的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衛校學生;《醫學統計學》;案例

《醫學統計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廣泛運用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等領域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衛校學生普遍感到《醫學統計學》難學,因為它不像醫學知識那樣的具體直觀,不是中學基礎學科的延伸,既與醫學知識密切聯系,又涉及了復雜的數學公式及繁雜的計算,且內容較為抽象,教學課時數又少,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醫學統計學》的效果,使學生樹立起統計思維觀念、掌握統計推理技能,是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上好導論課

隨著醫學科學研究的發展,《醫學統計學》的重要地位已經顯現出來,國家也將其定為衛校學生的必修課。

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探究某種活動的傾向、求知的起點,是思維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導論課是學生認識《醫學統計學》的第一課,對于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培養極為重要。現代衛校學生應借助統計分析,透過偶然現象認識其內在的規律性。舉出在以往被認為有效的“雞血療法”、“甩手療法”等等,在掌握了衛生統計學知識后,僅做一些簡單的調查就可正確判斷其是否有效,使學生充分認識《醫學統計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習興趣。

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在上導論課時,不妨提出以下問題:一家有兩個小孩,已知一個是女孩,另一個也是女孩的可能性多大?癌癥病人不做手術或做術后能生存多久?新藥的用量、用法如何?療效怎樣判定?吸煙對人類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當提出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時,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踴躍地探究答案,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二)注重概念,深入淺出

由于《醫學統計學》涉及的概念較為抽象,在講解時,盡可能地引入一些生動有趣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在講解各種統計方法時,注重講解它們的基本思想、適用條件、聯系和區別,使學生真正理清各統計方法間的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對整個課程的學習和掌握。例如,在給學生講解樣本與總體的概念時,可聯系實際、舉例講解。以水質檢驗為例,從井水或河水中采的水樣,臨床化驗中從病人身上采的血液或其他活體組織標本,是樣本;而整個一口井或一條河的某一段所有的水、某病人全身所有的血液或某個組織器官,則是總體。這類總體是客觀存在的,但另有些總體卻是假想的,只是理論上存在的一個范圍。例如試驗某一治療流感新藥的療效,最初接受治療的一批流感患者,不論數量多少,都只是一個樣本。若該藥療效得到肯定,從而加以推廣,那么此后凡在相同條件下接受該藥治療的流感患者,都屬于這個總體。但當初試用時,這個總體還尚未存在。

(三)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

以學生為中心,大量引進案例教學在上課時,教師往往是一言堂,學生處于從屬地位,難以提高教學質量。若以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將學生引入實際事件中,通過分組討論、個人分析或集體辯論等形式,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達到理解理論、運用方法之目的[1]。如舉出在臨床上常用的兩種藥物或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進行比較,讓學生討論應選用何種檢驗方法。若只比較兩種藥物(或療效)的有效率,大多數學生都能正確地選用四格表資料的X2檢驗,給予肯定后,進一步提出問題,如療效的考核分為治愈、顯效、好轉、無效四個等級,又如何進行假設檢驗?一些學生不假思索地選用行乘列表的X2檢驗。這種誤用在醫學論文中并不少見。通過討論,學生意識到要正確地解決這類問題,不能僅靠單一的知識點,必須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正確地判斷資料的類型,才能選擇適當的檢驗方法。這種實例討論,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改革考核方法學生的成績往往以期中、期末考試為主。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平時的討論,在大膽發言的過程中提高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應大大增加平時成績的比例,并在考試題量分配上,減少主觀題,增加客觀題,檢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積極編寫校本教材教材的選取是關乎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要編寫適合教師教、學生學的好教材,應努力提倡一線教師從實際工作出發,以問題、課題為主線,編制校本教材,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統計軟件的應用,使許多必須通過大量繁雜計算的統計方法得以輕松地實現[2]。因此教師應努力學習,拓寬知識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并將所學應用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傳統教學中,除了少量的掛圖和教師自制的教具外,教師僅靠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再也找不到傳輸信息的媒體。這種教學方式顯得單調。相反,現代遠程教學就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手段,將課程內容經過計算機軟件加工整理,用文字、表格、圖像、聲音和動畫等表示出來,經過網絡傳輸,通過多媒體教室實現知識的再現,使課程內容受到學生的喜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于醫學統計的實驗課,在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使用后,可以購買一些統計學的軟件(如SPSS醫學統計軟件包)來進行講授,既可以讓學生接觸新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又可以節省教學時間用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3]

(四)比較教學效果

對我校同年級兩個醫學檢驗班的全體學生分別采用上述新教學方法和傳統教學方法,過程如下:

對象隨機抽取本校同年級的檢驗3班與檢驗4班的全體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檢驗3班作為實驗班(學生52名),檢驗4班作為對照班(學生50名)。兩個班學生入校時的中考總分平均值、性別、年齡等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方法實驗班采用新教學方法;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兩個班的教學計劃、授課時數和授課教師均相同。期末考試按教學大綱要求命題,實行教考分離,兩個班用同一試卷,考試結束后兩個班的試卷混合在一起,并且進行密封式評卷。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以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其差異;優良率采用x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

結果實驗班與對照班平均成績比較:實驗班學生的平均成績(84.13±7.24)分,對照班為(79.25±10.18)分,兩班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t=2.77,P<0.01),可以認為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平均成績有顯著性差別;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優良率比較,考試成績在85分以上為優良。實驗班的優良率51.92%,對照班為30.00%,實驗班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班(x2=4.15,P<0.05),可以認為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成績優良率有顯著性差別。

[1]任景霞.對中專生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初探[J].右江醫學,2005,33(1):89-90.

[2]倪宗贊.衛生統計學(第四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3]管紅云、劉治民、陳青山.多媒體與SPSS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5,7(2):143-145.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