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頸前低位弧形切口手術治療良性甲狀腺腫物26例

高祖巨

【摘要】 目的 探討頸前低位弧形切口手術治療良性甲狀腺腫物的療效。方法 26例良性甲狀腺腫物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全麻下頸前低位弧形切口手術,術中均留置煙卷引流管。結果 所有手術均取得成功,術中無輸血。術后2例出現聲音嘶啞,治療后1月內恢復,隨訪3~16個月,無并發癥。結論 頸前低位弧形切口治療良性甲狀腺腫物安全、有效,且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關鍵詞】 頸前低位弧形切口; 良性甲狀腺腫物; 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outcome of low cervical curved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goiter. Methods 26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goiter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low cervical collar curved incision thyroid surgery under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Drainage tube was put in wound area during operation. 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and had no blood transfusion.2 cases came with hoarseness postoperatively.They recovered in 1 month after certain therapy.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with 3 to 16 months followup. Conclusion Low cervical collar curved incis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goiter. Moreover, it has a certain cosmetic effect.

【Key words】 Low cervical collar curved incision;Benign thyroid goiter;Surgical outcome

我們于2003年5月~2007年12月對26例良性甲狀腺腫物患者行頸前低位弧形切口甲狀腺手術,取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齡21~58歲,平均29.5歲;病程1月~3年,無意中發現頸前腫大22例,因咽異物感或頸前壓迫感發現頸前腫大4例;單側腫塊16例,雙側10例;腫物直徑1~5 cm。

1.2 術前準備 術前測定甲狀腺功能,包括T3、T4、FT3、FT4、敏感促甲狀腺激素和血清鈣水平;頸部B超,全胸正側位片,氣管正側位片;術前間接喉鏡或動態喉鏡檢查雙側聲帶運動,排除聲帶麻痹。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心率控制在80次/min。對腫塊較大患者加作上縱隔CT檢查,明確腫塊與氣管、食管、頸部大血管的關系。

1.3 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頸部過伸位,于胸鎖關節上1.0~2.0 cm處取頸前弧形切口,長度依腺體(包塊)大小而定,長約4~6 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皮鉗提起上緣皮瓣,以電刀在頸闊肌深面游離皮瓣至甲狀軟骨上緣平面,下緣皮瓣稍加分離。常規絲線懸吊皮瓣,以電刀切開頸白線達甲狀腺內外被膜間,上至甲狀軟骨上緣。鈍性分離雙側頸前肌群與甲狀腺外科被膜間隙,甲狀腺拉鉤牽開舌下肌群顯露腺葉。依術前檢查結果,手觸探查腫物的位置、數目、大小、質地及與周邊有無粘連,并常規檢查其余腺體有無腫物存在。根據腫物大小,行單純腫物摘除術、單側葉加峽部切除術或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術中注意避免損傷喉返神經;殘留腺徹底止血后甲狀腺殘窩放置煙卷1根,經胸鎖乳突肌下段外緣自切口最外側端引出,逐層縫合頸白線、頸闊肌,可吸收線皮內縫合皮膚。

1.4 術后處理 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2~3 d。術后床旁常規備氣管切開包,嚴密觀察呼吸、出血情況,術后煙卷于1~2 d拔除,每月檢測血鈣水平及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次全切術后常規口服左旋甲狀腺素片(50 μg/d)以防腫塊復發。

2 結果

本組26例患者,結節性甲狀腺腫14例(2例并發甲亢),甲狀腺瘤12例。行單純腫物摘除術7例,單側葉加峽部切除術13例,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6例。所有手術均取得成功,無1例行術中輸血。術后2例出現聲音嘶啞,其中1例因麻醉插管引起,術后第2天恢復正常;另1例為甲狀腺次全切除患者,考慮為術中刺激或術后組織水腫壓迫所致,經過激素、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后1月內恢復。

術后住院2~6 d出院。隨訪3~16個月,無傷口積血、積液、脂肪液化等并發癥發生,傷口甲級愈合,傷口疤痕較細,不易被發現,隨訪期間無復發及甲狀腺機能減退,無頸前區粘連、疼痛、吞咽及發音功能障礙和頸前形態改變。

3 討論

頸前低位弧形切口位于鎖骨上緣平面的最低位,較傳統胸鎖關節上兩橫指切口低1.0~2.0 cm,術后患者穿有領上衣即可掩蓋疤痕,且弧形切口與頸橫紋對應,術中以可吸收線皮內縫合,可明顯減少傳統切口留下的縫線及針孔疤痕,具有較好的美容作用。

本方法與傳統甲狀腺手術的另一不同點在于不橫斷頸前肌,而采用鈍性牽引游離的方法暴露甲狀腺。此方法可減少由傳統手術橫斷頸前肌所造成的術后肌肉斷面與皮膚等組織粘連所引起的頸前區疼痛和吞咽發音功能障礙及頸部形態改變,且可減少切割肌肉造成的出血和手術野模糊[1]。我們的體會是:結合絲線懸吊上下緣皮瓣,使切口由常規的“井口”狀改變為近似“正方形”平面開口,使手術野能得到充分暴露。因此,即使不切斷頸前肌,鈍性分離牽引頸前肌并不影響甲狀腺的暴露,甚至不影響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手術野范圍的暴露。我們對于腫物較小且局限于一側者,行單純腫物摘除術;對于腫物較大,侵占大部腺體時行單側葉加峽部切除術;對于雙側葉病灶或合并甲亢者,行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手術均取得成功。

喉返神經位于甲狀腺側葉后方、氣管食管溝內,緊貼甲狀腺組織,在甲狀腺手術中易損傷。損傷喉返神經是甲狀腺手術的嚴重并發癥,是評價甲狀腺手術方法好壞的重要方面[2]。有學者認為術中解剖喉返神經是保護喉返神經最有效的方法,但此觀點存有爭議[3]。本組甲狀腺手術中喉返神經暫時性損傷1例,無永久性損傷。為避免損傷喉返神經,術中應注意:①行腺瘤剜除術時,應盡量緊貼腺瘤分離,如腺瘤在下極靠近后方時,可適當游離、推開甲狀腺后周圍組織,再行剜除術,在喉返神經附近游離瘤體時避免使用電刀切割,以免熱損傷喉返神經[4]。②注意逐步徹底止血,以免手術野模糊時鉗夾損傷神經,這是損傷喉返神經的主要原因。③對于多發較大腫塊,不應過分強調美容,可適當延長切口,同時,避免強行牽拉腺體致神經一并受牽拉而損傷。

綜上所述,頸前低位弧形切口治療良性甲狀腺腫物安全、有效,且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