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腹腔鏡聯合手術術中病人體位安置的護理
雷玉峰 陽俊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聯合手術術中病人不同的體位安置方法及護理。方法: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對118例患者采取腹腔鏡聯合手術,對患者上腹部手術采取頭高腳低仰臥位,對患者下腹部手術采用頭低腳高仰臥位,對患者盆腔手術采用截石位,對于上腹部膽囊手術患者向左側傾斜10°,術中根據患者體位進行膝關節下放置墊軟枕并用約束帶固定,肩胛部放置肩托并固定或臀部墊軟枕等,保證患者舒適的同時充分暴露手術部位。結果:本組手術均較成功,無一例損傷病變部位周圍臟器,5例(4.24%)術中發生并發癥, 1例(0.85%)頭低腳高位轉換為頭高腳低位時發生誤吸,及時吸痰后恢復正常,4例(3.39%)截石位患者發生低氧血癥,經吸氧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結論:腹腔鏡聯合手術術中患者往往需要進行體位變換,護士應根據患者病變部位給患者調整合適的體位,且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緩慢操作,避免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體位
腹腔鏡下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因此,腹腔鏡自問世以來在臨床上得以廣泛應用,近些年發展的腹腔鏡聯合手術是一種在一次腹腔鏡手術中實施兩種或兩種以上腹部疾病的手術方式[1],由于該術式避免了患者二次手術,在減少了患者身心痛苦的同時,也節省了大量醫療費用,因此,深受患者和手術外科醫師的青睞和推崇,但術中因腹部疾病部位不同,患者需采取的體位也要隨之進行適當調整,我對自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對118例患者采取腹腔鏡聯合手術的術中病人體位安置的配合及其護理等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對118例患者實施腹腔鏡聯合手術,上腹部手術為膽囊切除或膽總管切開取石、下腹部手術包括闌尾切除及腸系膜全切,盆腔手術包括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全切及卵巢囊腫摘除,其中上腹部手術加下腹部手術36例,下腹部手術加盆腔手術50例,盆腔聯合手術32例。
1.2方法:①頭高腳低仰臥位:病人取仰臥位,頭高足腳低位,又稱反向特倫德倫伯格氏臥位(rT體位),頭高20o,可避免小腸和結腸從盆腔內膨出,降低腹腔鏡氣腹時因腹腔內盲目穿刺引起的各種并發癥[2];另外,頭高腳低位可減少下肢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臟負荷。身體向左側略傾斜,角度約為5°-10°,可使膽囊暴露更充分。上腹部加下腹部的聯合手術通常采用此種體位,患者在仰臥位進行全麻后,采取頭高腳低位,傾斜度約10°,同時患者身體向左傾斜,傾斜度約15°,便于右側膽囊部位的暴露,當完成上腹部手術后,巡回護士應調整患者頭高腳低位為頭低腳高位,傾斜度約10°,即屈氏體位,患者向左傾斜角度保持不變,便于下腹部及盆腔病變部位如闌尾或子宮、卵巢等部位的暴露。②頭低腳高仰臥位:患者取頭低腳高仰臥位,頭低10° -20°,又稱特倫德伯格氏初期臥位,在手術需要時,患者頭可低至30°,此種臥位對患者生理功能干擾較大,對心血管系統影響尤為明顯,在氣腹后這種心血管系統的干擾作用更為明顯。頭低位可引起頭面部明顯充血,增加患者眼內壓及顱內壓,還可引起消化液反流。盆腔手術聯合上腹部或下腹部手術時,通常采用此種體位,當患者盆腔手術完成后,即可調整為頭高足低位進行上腹部或下腹部手術。③截石位:患者取截石位,此種體位通常適用于盆腔聯合手術,手術前患者取頭高臀低位,保證患者舒適的同時也可防止沖洗液倒流,開始手術時,調整體位為頭低臀高位,避免腸管下墜至盆腔影響手術視野的暴露[3]。
2護理
2.1頭高腳低仰臥位的護理:患者取頭高腳低位時,對生理干擾較小,做好一般護理即可,即保持床單干凈整潔,平整無皺褶,膝關節下墊軟枕等。
2.2頭低腳高仰臥位的護理:術前在患者兩側肩胛部分別放置一肩托將肩部進行固定,防止因重力作用患者身體向下滑落,膝關節下墊軟枕同時用約束帶在膝關節上下約3cm處松緊適當的進行固定,患者向兩側傾斜時,在對側腰肋部墊一砂袋,用橫單將砂袋收緊然后入置在床墊下。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垂頭過度,避免臂叢神經受到壓迫而損傷。
2.3截石位護理:患者取截石位時應由兩名護士協助操作,膝關節曲度維持在90°,臀部墊一軟墊,雙腿分開約80°,避免髖關節過度外展外旋引起下肢缺血和過度牽拉股神經而引起損傷。截石位時患者過度垂頭可嚴重影響生理功能,有相關研究結果提示,截石位時患者過度垂頭可減少功能殘氣量,從而導致術后動脈血氧降低,術中護士應嚴密監測患者動脈血氧含量。 3結果
本組手術均較成功,無一例損傷臟器,5例(4.24%)患者術中發生并發癥,1例(0.85%)頭低腳高位轉換為頭高腳低位時發生誤吸,及時吸痰后恢復正常,4例(3.39%)截石位患者發生低氧血癥,經吸氧后未引起不良后果。
4討論
腹腔分四個象限, 傳統的開腹手術也可進行聯合手術,但是如果病變部位距離太遠,可因手術切口和病變部位暴露限制,手術通常局限于某一象限。而腹腔鏡較傳統開腹手術不同的是,它可以一較小的觀察孔,基本上可觀察到腹腔的任何部,這也是近些年來腹腔鏡聯合手術可以順利廣泛開展的充分理由。
腹腔鏡聯合手術時,為保證術者能較方便的進行不同病變部位的手術操作,患者的體位也相應的有所變化,因此,術中做好患者體位的安置和護理至關重要。頭低腳高位時,因較高的腹內壓辦及患者受麻醉的影響,突然改變體位時,可引起患者胃內容物反流甚至誤吸引起窒息等不良后果,護士應做好吸痰的準備;另外,患者取該體位時,腹腔臟器移向頭側,膈肌被動抬高,肺部受到壓迫,潮氣量降低,可引起患者發生低氧血癥和呼吸性酸中毒,因此,術中,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截石位,患者這種低氧血癥較仰臥位更明顯,護士更應該引起重視。
腹腔鏡手術目前通常采用CO2氣腹,而CO2彌散性較強,有數據顯示,CO2氣腹20min時為PaCO2的高峰時間,患者易產生胸悶及惡性等癥狀[4]。此時,調整體位時宜緩慢操作,對于年老體弱或合并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應先確保生命體征平穩的前提下再行體位調整,必要時,可先加大氧氣的吸入,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此操作。
腹腔鏡聯合手術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其獨特的優勢,但在執行過程中,應遵循主要手術為先,復雜手術為先的原則,另外腹腔鏡聯合手術時,手術往往涉及多個專科領域,手術者及術中配合等都應妥善準備,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本組手術過程中均根據患者病變部位安置合適的體位,手術均較成功,無一例損傷臟器,5例(4.24%)患者術中發生并發癥,經對癥處理后,患者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腹腔鏡聯合手術術中患者往往需要進行體位變換,護士在給患者調整體位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緩慢操作,避免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種道鳳,腹腔鏡手術體位的護理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4(6):434-437
[2]喻強,楊浩話,朱晟,等.多學科腹腔鏡聯合手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7,13(I):68.70
[3]李春生, 蔡雷, 王銀平,等.腹腔鏡聯合手術57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8):37-38
[4]鄭成竹,胡旭光,腹腔鏡聯合手術[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8):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