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腔氣管導管單肺通氣用于食管癌手術的分析
任曉紅 趙湘
() 【摘要】 目的 觀察單腔氣管導管用于食道癌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 食管癌切除手術患者,常規施行硬膜外麻醉,全麻誘導后采用單腔氣管導管插管,氣管導管插管到最佳深度,即雙肺呼吸音一致,記錄為Ⅰ;放氣囊后將頭向右偏,并緩慢置氣管導管的同時聽診雙肺呼吸音,當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晰,尤其是右上肺呼吸音清晰時,此時導管深度記錄為Ⅱ;退氣管導管到Ⅰ,打開胸腔后置管到Ⅱ至左肺萎縮;關胸前,退管到Ⅰ,把萎縮肺完全擴張。結果 本組40例,右支氣管插管均成功,一次到位29例,兩次到位10例,需多次調整到位1例,SPO2一般能維持95%以上,左肺萎縮良好,術后恢復順利,無麻醉相關并發癥。結論 單腔支氣管導管可以安全用于食道癌切除手術的麻醉。
【關鍵詞】 單腔氣管導管 單側肺通氣 肺萎縮 食道癌
肺隔離術與單側肺通氣是胸科手術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隨著麻醉對于單側肺通氣所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的深入研究和了解,為胸外科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1]。肺隔離術與單側肺通氣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健側肺的良好通氣和維持生命的氧供;隔絕患側肺的血、膿、痰液流向健側肺,以免影響通氣和污染健側肺,同時為手術提供良好的視野和方便的操作條件。但是單側肺通氣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分流和低氧血癥等許多并發癥,使麻醉管理難度增加,所以權衡利弊,只有利大于弊時才應該使用。肺隔離現在主要應用的是雙腔支氣管導管,其次還有支氣管堵塞、Univent管、單腔支氣管導管。各種技術有各自的優缺點,應根據患者病情與手術需要分別選用[2]。本文探討單腔氣管導管插管,用于食道癌手術麻醉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齡41-71歲,ASAⅠ-Ⅲ級,體重42-83kg,術前無嚴重心臟及肝腎疾患,肺功能正常或輕、中度受損。
1.2入手術室前半小時阿托品0.5mg、魯米鈉0.1g肌注,入手術室后常規建立靜脈通道。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間隙選擇T7-8或T8-9,向上端置管,2%利多卡因3ml試探劑量,確認硬膜外麻醉平面。然后開始全麻誘導:咪唑安定0.1-0.2mg/kg、丙泊酚1-2mg/kg、維庫溴銨0.08-0.1mg/kg、芬太尼0.1-0.15mg,5分鐘后行氣管插管。麻醉維持丙泊酚、芬太尼、維庫溴銨、異氟醚。插管后先向氣囊注氣,以正壓通氣時氣道不漏氣為準,插管深度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WTJ型氣管內插管最佳深度計算尺記錄導管深度[3],具體深度見表(1)。檢查聽診兩肺呼吸音與插管前相同,記錄導管深度為Ⅰ;此時放掉氣管導管氣囊后將病人頭偏向左側,向氣管內緩慢置管的同時聽診: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晰,尤其是右上肺呼吸音清晰,此時導管深度記錄為Ⅱ。放掉氣管導管氣囊退回導管深度Ⅰ。設置潮氣量8-10ml/kg,呼吸次數12-14次/分。開始擺放右側臥體位,施行手術。打開胸腔后緩慢吸引氣管內氣體及分泌物,松開導管氣囊,緩慢向內置管到導管深度Ⅱ,給氣管導管氣囊充氣,以正壓通氣時氣道不漏氣為準,非通氣側肺(左肺)萎縮,左肺自然塌陷,減少手術塌肺操作,避免壓迫心臟,為手術提供良好暴露,縮短手術時間,減少麻藥用量。改設置潮氣量6-8ml/kg,呼吸次數14-16次/分。如果難以維持SPO2,需立即退管至導管深度Ⅰ,行雙側肺通氣,恢復初設潮氣量及呼吸次數到SPO2正常為止。關閉胸腔前需先吸分泌物后退管到最佳深度Ⅰ,把萎縮肺完全擴張,術畢拔管。
表1 中國醫學科學院WTJ型氣管內插管最佳深度計算尺
2 結果
本組40例,右支氣管插管均成功,一次到位29例,兩次到位10例,需多次調整到位1例,SPO2一般能維持95%以上,左肺萎縮良好,術后恢復順利,無麻醉相關并發癥。 3 討論
雙腔導管(DLT)插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支氣管內插管法。現在臨床廣泛使用的是一次性的Robertshaw雙腔支氣管導管,無隆突鉤,出廠時已預制成特定的左·右型號,成人常用35、37、39、41F。各個型號的雙腔支氣管導管外徑和氣囊的充氣量不完全相同,而我院現僅有35#,身高低于160cm的病人因氣管、支氣管相對較小,而無法插入,且因雙腔管管徑較大,易損傷氣管、支氣管,甚至導致氣管、支氣管裂開,對麻醉操作技術要求很高,右側支氣管插管易移位,有時需要纖維支氣管鏡定位,費用較高,術后需要更換為單腔管;優點:利于對雙肺進行吸引、通氣,易行支氣管鏡檢查,肺隔離有效。
Univent管是一根單腔氣管導管,管內有一預制的通道,可以通過直徑2mm的支氣管堵塞導管,堵塞導管的遠端有一高容低壓的支氣管堵塞氣囊,堵塞氣囊的前部分開口可以給氧和吸引,可以應用于從小兒到成人各個年齡組;插管方法簡便,單腔和雙腔通氣轉換方便,術后機械通氣不需要換管,但堵塞器導管硬,有穿破支氣管的可能[4],并且價格昂貴。
支氣管堵塞法系將支氣管堵塞囊通過單腔氣管導管送入支氣管實現肺隔離的一種技術;由于套囊為球形、高壓低容易導致阻塞不全及從支氣管脫出,限制在成人胸科手術中的應用[5]。
單腔氣管導管行健側(右側)支氣管插管,從解剖學上講,右側支氣管與氣管所成角度較小,插管時易進入右側支氣管,食道癌手術正好需要右側支氣管插管;可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任意型號的導管,增加了使用范圍,不易給病人氣管導致損傷,具有Univent管的優點,操作更簡單,費用低廉,對于食道癌手術的病人單腔管同樣能夠達到雙腔管、Univent管一樣的麻醉及手術效果,而且具有管腔大、氣道阻力小的特點;術后機械通氣不需要換管,只需要把氣管導管退回到主氣管內即可,避免了換管時誤插入食管導致吻合口損傷。既為病人節約,也為醫院增收,基層醫院應推廣使用這一技術。
參 考 文 獻
[1]宋德富.臨床麻醉意外和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79.
[2]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主編.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05.
[3]鄧碩曾.中國醫學科學院WTJ型氣管內插管最佳深度計算尺.
[4]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主編.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07.
[5]陳釗軍,張傳漢,王鵬,等.支氣管填塞套囊在成人單肺麻醉中的可行性研究.臨床麻醉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