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手術
關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的診治
【摘要】 總結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的診治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536例65歲以上食管癌患者行手術治療的結果。結果 術后發生肺部并發癥共76例,其中肺部感染 65例,呼吸衰竭12例(其中4例為肺部感染所致),肺不張3例,死亡3例(均為呼吸衰竭所致)。結論 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嚴格呼吸道管理、預防感染、及時積極處理并發癥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食管癌 肺部并發癥 老年人 老年食管癌患者往往合并心、腦血管,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各器官功能減退,代償能力差,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特別是心、肺并發癥,是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重要死因。我院從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共行65歲以上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療536例,現就其圍手術期肺部并發癥診治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536例,男327例,女209例;平均年齡69歲(65~82歲);其中食管上段癌67例,食管中段癌363例,食管下段癌106例;TNM分期:0期9例,Ⅰ期74例,Ⅱa期141例,Ⅱb期249例,Ⅲ期63例。吸煙指數>1000者276例,最大通氣量<50%者294例,合并冠心病者1
關于無創氣道咳痰機在食管癌手術后并發肺不張中的應用
【關鍵詞】 無創咳痰機;排痰效果;動脈血氣 1對象和方法200304/200509,實施食管癌手術的812例患者中,有56例(男45,女11)術后出現咳痰困難及肺不張,年齡45~79(60.8±21.1)歲. 其中隨機選擇28例為咳痰機治療組,另28例行常規拍背咳痰做為對照組. 對照組:護士每2 h為患者翻身1次,變換體位并叩背. 咳痰機治療組:使用無創氣道咳痰機(美國EMERSON公司 ). 治療前,首次使用時留出15 min,使其對咳痰機的運行有所了解. 取坐位或臥位,由經受過專門培訓的護師將面罩緊扣患者口鼻,使用自動檔模式,機械性吸氣壓力由20 cmH2O加至40 cmH2O大氣流,時間為2 s,呼出壓力25~45 cmH2O,時間為1 s,治療5個片段,休息30 s,重復4~5個循環. 觀察指標: 顯效為排痰效果好,呼吸音正常;有效為痰液較易咯出,呼吸音基本正常;無效為聽診呼吸音弱且有濕性羅音. 對患者操作前和操作后30 min抽橈動脈血進行血氣分析,并對其結果進行對比分析.2結果 咳痰機治療組顯效例數(20例)明顯
關于1例累及下咽的頸段食管癌手術患者的護理體會
【摘要】目的:探討頸段食管癌手術術前、術后的護理及觀察護理要點。 方法:術前對病人給予充分的心理護理及術前準備,術后對生命體征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進行臨床觀察及護理。 結果:護士掌握食管癌術后護理,預防性采取措施,能降低術后并發癥,減輕患者痛苦,增進健康。【關鍵詞】食管癌;觀察;護理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食管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及中醫藥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頸段食管癌因其侵及器官多,手術范圍大,給手術帶來很大的難度,同時也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于2009年12月1日全麻下為一名頸段食管癌累及下咽的病人行全喉全下咽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精心的治療和護理,術后18天臨床治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女,67歲,因“吞咽不暢,梗阻感一個月 ”于2009年11月17日來院,外院頸部CT發現“氣管后占位”,門診以“下咽食管腫物(癌?)”收入院。入院查體:會厭無紅腫,雙聲帶光滑,運動好,左梨狀窩變淺,飽滿,黏膜尚光滑,頸部未觸及腫大淋巴結。頸
關于DF化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圍手術期的臨床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 觀察局部晚期食管癌手術前化療的臨床療效及毒副反應。方法 對152例病例資料進行歸類,其中直接手術患者75例設定為對照組,術前接受化療患者77例設定為試驗組;對照組患者直接進行手術,試驗組化療采用DF方案;對手術后效果進行對比,探討新輔助化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圍手術期的臨床療效。結果 試驗組77例患者,根治性切除81.8%,姑息性切除10.4%,剖胸探查術7.8%,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63.5%、41.7%;對照組75例患者,根治性切除66.7%,姑息性切除13.3%,剖胸探查術20%,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35.1%、22.6%;兩組切除率、3年、5年生存率對比差異顯著,P<0.01。結論 DF化療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圍手術期療效確切,方法簡便,可有效提高病灶全切除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關鍵詞】食管癌 DF化療生存率食管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晚期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即為手術治療,為提高治療效果,近幾年我院應用DF化療方法在圍手術期進行輔助治療,臨床上取得一定療效,現結合病例資料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
關于食管癌切除術的手術配合體會
作者:劉麗 楊虹 莊建艷 李芳 王海燕食管癌是我國常見消化道腫瘤之一,我國是世界食管癌高發地區,男多于女,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外科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切除腫瘤,清掃淋巴結。我院從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對40例食管癌病人行根治術,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配合分析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本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32~79歲,平均年齡66歲。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術。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癌19例,下段癌12例,賁門癌5例。1.2 手術方法 一般頸段癌長度<3cm,胸上段癌長度<4cm,胸下段癌長度<5cm的手術切除機會較大。手術切除長度為距癌瘤上、下5~8cm以上;廣度包括腫瘤周圍的纖維組織及所有淋巴結的清除。食管下段癌切除后,常與代食管器官吻合在主動脈弓以上;食管中段或上段癌切除后,常與代食管器官吻合在頸部。常用代食管器官為胃,有時用結腸或空腸。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胸內食管胃吻合術;經右胸食管癌切除頸部胃食管吻合術;食管癌切除結腸移植重建術;不開胸食管內翻拔脫術;晚期食管癌的減輕癥狀手術。</p
關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目的:總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方法:重視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術前血糖控制,心理疏導及營養教育,術后加強生命體征觀察及血糖監測,加強管道護理及提高術后患者合并癥,并發癥的護理水平。結果:47例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措施降低了手術風險,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無1例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結論:加強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促使患者順利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關鍵詞】食管癌;糖尿病; 圍手術期;護理;如意珍寶丸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食管癌的有效方法[1]。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的壽命的延長,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逐年增多,其中外科住院患者約有12%合并糖尿病[2]。糖尿病是外科手術患者的一個危險因子,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臟器功能低下,伴發疾病較多,增加了食管癌手術及術后治療的難度,術后并發癥多,病死率亦增加,因此做好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對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周期具有重要作用。現將我院與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47例食管癌
單腔氣管導管單肺通氣用于食管癌手術的分析
() 【摘要】 目的 觀察單腔氣管導管用于食道癌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 食管癌切除手術患者,常規施行硬膜外麻醉,全麻誘導后采用單腔氣管導管插管,氣管導管插管到最佳深度,即雙肺呼吸音一致,記錄為Ⅰ;放氣囊后將頭向右偏,并緩慢置氣管導管的同時聽診雙肺呼吸音,當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晰,尤其是右上肺呼吸音清晰時,此時導管深度記錄為Ⅱ;退氣管導管到Ⅰ,打開胸腔后置管到Ⅱ至左肺萎縮;關胸前,退管到Ⅰ,把萎縮肺完全擴張。結果 本組40例,右支氣管插管均成功,一次到位29例,兩次到位10例,需多次調整到位1例,SPO2一般能維持95%以上,左肺萎縮良好,術后恢復順利,無麻醉相關并發癥。結論 單腔支氣管導管可以安全用于食道癌切除手術的麻醉。【關鍵詞】 單腔氣管導管 單側肺通氣 肺萎縮 食道癌肺隔離術與單側肺通氣是胸科手術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隨著麻醉對于單側肺通氣所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的深入研究和了解,為胸外科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1]。肺隔離術與單側肺通氣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健側肺的良好通氣和維持生命的氧供;隔絕患側肺的血、膿、痰液流向健側肺,以免影響
關于規范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手術病人康復中的應用
【摘要】 目的:探討規范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對食管癌病人術后康復的影響。方法:將符合擇期手術的180例食管癌病人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90例,按胸外科一般護理常規隨機口頭講解+文字材料進行健康教育,實驗組:90例,根據認知水平在上述健康教育的基礎上,結合圖表演示+行為模擬訓練和計算機輔導教學。結果:實施規范的個性化健康教育的病人術后并發癥明顯減少,帶管時間及出院時間縮短。結論:規范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可明顯促進病人康復,效果較好。【關鍵詞】 食管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因食管癌手術創傷大,對機體損傷嚴重,對心肺功能影響較大,且病人年齡偏大,免疫力相對低下,術后恢復慢。通過個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水平和自我護理意識,使病人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護理。減少了術后并發癥,提高了手術治愈率,也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收到了較好效果。1資料和方法1.1資料:選擇2007年12月-2009年10月在我科開胸手術的食管癌病人180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42例;文盲及小學水平96人,中學及高中水平54人,大學水平30人;年齡:4
中段食管癌手術的臨床體會
【摘要】 目的 分析中段食管癌的解剖特點,探討中段食管癌手術的經驗。方法 27 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入路手術切除21 例;采用右胸入路切除6 例。所有手術切除病例,均應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結果 本組手術切除率93%,術后出現肺部并發癥4 例,心臟并發癥3 例,死亡1 例。結論 選擇合理的切口行中段食管癌切除手術,既可達到根治的目的,又盡可能減少組織創傷。【關鍵詞】 食管癌;食管切除;切口選擇食管癌多發生于中段食管,由于食管中段解剖結構特殊復雜,而使手術切除難度加大,如何正確選擇合理的手術入出徑路,既能保證食管癌切除手術順利施行,又盡可能減少組織創傷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我院于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共手術治療中段食管癌27 例,個人臨床體會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本組27 例,其中男22 例,女5 例,年齡53-74 歲,平均年齡63.4 歲。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進食哽噎感。臨床TNM分期:Ⅰ期1 例,Ⅱa期7 例,Ⅱb期12 例,Ⅲ期5 例,Ⅳ期2 例。全部病例術前均有胃鏡檢查
食管癌手術頸部吻合體會
【摘要】目的 比較食管癌手術頸部吻合術與胸內吻合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頸部吻合組與胸內吻合組各400例食管癌手術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比較手術持續時間、上切緣癌殘留、肺部并發癥、術后返酸、吻合口瘺發生率。結果 二組手術持續時間無差異(125±23.5min vs 136±28.4min,t=1.76,p=0.72);肺部并發癥發生率、上切緣癌殘留率、術后返酸低于胸內吻合組(30% vs 60%,X2=33.7,p=0.000;1% vs 5%,X2=31.5,p=0.000;10% vs 25%,X2=31.5,p=0.000);吻合口瘺發生率高于胸內吻合組(4% vs 1%,X2=12.8,p=0.001)。結論 在手術中只要遵循采用食道徑路進行胃食管吻合,松馳胃竇部,十二脂腸球部,減少吻合口張力,頸部吻合可作為食管癌患者手術治療時的首選吻合方式。【關鍵詞】 食管癌 頸部吻合食管癌手術治療腫瘤切除后消化道重建首選胃和腸管代替,這在國內外已形成共識。在諸多食管重建手術方法中,最多采用的是食管胃吻合術,主要由于胃的游離移動范圍大,手術相對簡單,可以在主動脈
高齡高危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摘要】 目的:探討高齡高危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問題,為進一步提高對高齡高危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的護理質量提供依據。方法:對49例經手術治療的高齡高危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的術前及術后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9例患者48例治愈,住院死亡1例,發生并發癥15例。結論:正確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對減少高齡高危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的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至關重要。【關鍵詞】 高齡高危;食管癌;賁門癌;護理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手術治療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948例,其中高齡高危患者49例,高齡高危患者由于重要臟器功能減退,同時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體質虛弱,對手術耐受力差,加上剖胸手術對心肺系統的直接影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可達60%[1]。我們對高齡高危食管癌和賁門癌患者加強了圍手術期的護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入選標準 患者年齡在70歲以上,術前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最大通氣量(MVV)<50%,或心功能<Ⅱ級。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食管鏡或胃鏡檢查并取得病理資
超聲刀在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及手術配合
【摘要】 介紹超聲刀在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價值、優點、使用方法以及保證手術安全、順利完成的各種配合方法、要點和注意事項。【關鍵詞】 超聲刀;食管癌;手術配合超聲刀是20世紀90年代問世的一種兼有凝固和切割功能的新型手術器械,其原理是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使金屬探頭產生超聲頻率為55.5kHz的機械震蕩,帶動組織振動,繼而使組織水汽化,蛋白氫鍵斷裂、分解、重組,組織被凝固后切開,并達到可靠的止血效果。在食管癌根治術中,銳性分離、切割止血及食管重建最主要的操作步驟,對此操作的掌握程度和效果,是影響手術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超聲刀因其具有超強凝血和切割功能,使食管癌根治術中組織的銳性分離、止血、離斷變得簡捷易行、安全、可靠,從而簡化了手術操作,提高了手術質量,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減輕患者痛苦等優點。我院自2002年將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超聲刀應用于食管癌根治術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55例,男38例,女17例,均為2004年5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并行食管癌根治術的患
22例食管癌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癌腫,其發生率和死亡率各國差異很大。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圍手術期加強病人的護理對手術的成功十分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22例食管癌病人,做好了圍手術期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2歲,22例患者均做過食管癌根治術。2 術前護理2.1 心理護理 食管癌病人往往對進行性家中的進食困難和體重減輕焦慮不安。應多與病人家屬溝通,了解病人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耐心給予心理疏導。2.2 飲食護理 知道病人合理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的飲食,觀察進食反映。2.3 消化道準備 保持口腔清潔,入院后每日用甲硝唑洛液漱口。術前晚進食水,并清潔灌腸,手術日晨留量胃管, 胃管插入不暢時,不能強行插入,可置于梗阻部位上端。3 術后護理3.1 飲食護理 術后3~4日溫和口處于充血水腫期,病人嚴格進食水,并持續為常減壓,待肛門排期并拔
32例食管癌病人圍手術期的飲食護理
【關鍵詞】 食管癌;圍手術期;飲食護理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主要癥狀進食困難、疼痛、嘔吐。目前手術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手段。在圍手術期加強病人的飲食護理對手術的成功十分重要。我院從2005年至2007年對32例食管癌病人行根治術,在術前術后加強了飲食護理,收到良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齡32~79歲,平均年齡66歲。32例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術。2 護理體會2.1 術前飲食護理在早期積極加強營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肉類、粗細糧食多品種合理搭配。術前1 d晚進食流質飲食后予以禁食禁飲,術晨留置胃管。對食管高度梗阻病人,在梗阻上方食管粘膜常有炎性水腫,術前2 d插胃管用生理鹽水沖洗食管,可減輕局部的炎癥水腫,有利于術后吻合口的愈合。2.2 術后飲食護理術后3~4 d內應嚴格禁食及胃腸減壓,禁食期間應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預防感染。根據病人腸功能的恢復情況決定病人的進食時間。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后(一般術后第
食管癌切除手術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礙的護理體會
【摘要】 目的 探討引發食管癌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原因及護理體會。方法 對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食管癌切除術后出現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10例病例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經藥物治療,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成功治愈9例,1例治療效果不明顯。結論 對食管癌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采取保守治療,如胃腸減壓、營養支持、胃動力藥等方法,建立有效的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關鍵詞】 食管癌 功能性胃排空障礙 護理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膽囊切除等腹部手術后繼發的非機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遲[1],是腹部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正確地診斷和治療FDGE,對避免盲目再手術,減輕患者痛苦有著重要意義[2]。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對10例食管癌術后該類患者進行胃腸減壓、營養支持、胃動力藥等治療和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齡42~70歲,平均56歲。上段食管癌2例,中段食管癌5例,下段食管癌3例,其
微創手術下的食管癌快速康復護理
快速康復外科,是指在術前、術中及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癥,加速患者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治療總費用的一組綜合措施。近年歐美許多國家對其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理想效果,但在食管癌治療中的應用報道甚少,我院于2007年10月將這一理念引入了食管癌的外科微創治療,現將80例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160例符合入組條件的食管癌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入組條件:年齡<70歲,無嚴重心肺血管疾患,無嚴重糖尿病,無嚴重脊柱畸形,無凝血機制異常,無食管梗阻,術前未行放化療。 1.2指標 兩組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再入院率等。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分析數據,術后排氣和排便時間用Mann-whitney方法進行統計;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采用χ2檢驗。 2 快速康復措施 2.1術前準備 觀察組術前1d早、中、晚餐均正常進食,22:00再進流食500ml,術晨6:00飲糖鹽水300ml。對照組術前1d中午正常進食,晚餐進流食,0:00后禁食水。兩組相同之處
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
作者:宋繼東 王秀華 王新麗【關鍵詞】 食管癌 圍手術期 護理食管癌每年發病率為0.35/10萬,死亡率在38.1-53.6%[1]。目前主要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我科自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190例,均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術,術后恢復良好,現將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190例,男102例,女88例,年齡46-79歲,平均62歲,病程1-5月。有個別病人有遠處淋巴結轉移,術后病理檢查均為鱗狀細胞癌,所有病例無一死亡。2 護理2.1 術前護理2.1.1首先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大多數患者為中老年人,部分患者存在有心、肺或其他系統疾病。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往往會產生恐慌或恐懼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術前解釋工作,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舉例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和良好效果,讓手術后已康復的病人向準備手術患者進行宣教,消除術前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接受手術治療。2.1.2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做
4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處理
[論文關鍵詞] 食管癌;糖尿病;圍手術期;胰島素[論文摘要] 目的:總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處理經驗及措施。方法:分析我科1998年6月~2007年6月對4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的觀察治療及護理措施。結果:術后并發癥10例,其中,頸部吻合口瘺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酮癥酸中毒1例。均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痊愈出院,無死亡病例。結論: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應予高度重視。除常規的圍手術期護理治療外,合理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在一定范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糖尿病患者合并食管癌時,往往給手術和圍手術期帶來不利影響。我院1998年6月~2007年6月對4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了手術治療,現將圍手術期處理經驗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男31例,女17例。年齡46~78歲,平均64.6歲。食管胸上段癌8例,食管胸中段癌31例,食管胸下段癌9例。按照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合并糖尿病者均為Ⅱ型,其中,隱性糖尿病29例,19例有糖尿病史。手術方式為根治性手術45例,姑息性手術2
130例食管癌手術治療體會
吻合口瘺是食管癌切除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也是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預防吻合口瘺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據近年來的統計資料,吻合口瘺的發生率為3-5%死亡率為50%左右[1],我院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手術治療食管癌130例,無一例發生吻合口瘺,報告如現下。1 資料臨床130例患者中男82例,女28例,年齡37歲至77歲平均58歲,主動脈弓下吻合77例,其中吻合器吻合70例,手法吻合7例。左頸部吻合53例,均采用手法吻合。2 討論2.1 術前準備我們注意以下幾點:①預防和控制感染。對有慢性感染的患者給予控制感染后再行手術。②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③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衡。 ④術前口服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減輕食管水腫。2.2 手術過程中的預防措施吻合口瘺發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如血運、感染、吻合方法和營養狀況等,但主要和吻合技術有關,如吻合口邊緣對和不良,縫線結扎過緊,過松或滑脫,縫線距吻合口切緣太近,吻合口有張力等可導致吻合口瘺的發生。2.2.1 吻合方法</p
黃芪增免散對圍手術期食管癌組織Langerhans細胞的影響
【摘要】 目的 觀察黃芪增免散對圍手術期食管癌組織Langerhans細胞(LC)的影響。方法 采用黃芪增免散治療圍手術期食管癌患者36例,觀察手術切除食管組織內LC的變化及形態特征。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服藥組食管癌組織內LC顯著增多(P<0.05),且與癌細胞密切接觸,反映對癌細胞殺傷作用增強。隨著腫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潤深度增加,LC及間質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P<0.01),顯示腫瘤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損害。結論 圍手術期食管癌患者免疫調節治療可改善細胞功能。【關鍵詞】 黃芪 Langerhans 細胞 免疫功能Influence of Astragalus Mongholicus Misture on Langerhans Cells in Tissu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During Period of OperationKey words:Astragalus mongholicus; Langerhans cell; Immune function研究證實,腫瘤的發生、治療、預后和康復與
注射用血凝酶對食管癌及結腸癌手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
注:組間比較,P>0.05注:組間比較,P>0.051 張冬梅,雷慶紅,朱紅,等. 應用立止血對術中凝血功能影響的初步觀察. 寧夏醫學院學報,2002,24(3):211-212. 2 朱明煒,曹金鐸,賈振庚,等. 蛇毒凝血酶在腹部手術中的止血作用以及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中華外科雜志,2002,40(8):581-584. 3 湯序洋,林建春. 巴曲止血酶治療急性腦血管病并發應激性潰瘍出血.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1998,17(3):145-147. 4 於東輝,步秀云,張遠,等.立止血對血液的作用及毒性研究.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1994,26:257-260.
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摘要】 目的:探討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療效。方法:術前給予心理護理、營養支持與飲食控制并存、血糖監測、術前準備;術后通過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糖尿病護理、留置管護理、預防感染等方法。結果:57例患者均未發生并發癥,順利完成手術,安全渡過圍手術期。結論:積極有效的術前、術后護理對策的實施是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安全渡過圍手術期,預防并發癥發生的關鍵。【關鍵詞】 食管癌 糖尿病 合并癥 圍手術期 護理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癌腫,死亡率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總數的22. 3%。近年來食管癌伴糖尿病在臨床上逐漸增多,而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術后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可影響手術的成功率。本文通過對57例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 我院從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57例食管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48~77歲;男34例,女23例。57例均施行手術治療。入院前有明確糖尿病病病史41例,病史最長25年。在術前檢查中確認無糖尿病癥狀16例。57例手術均順利完成,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