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合并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護理體會
馮翌霞
【關鍵詞】妊娠 急性闌尾炎 護理
妊娠早期合并急性闌尾炎患者一經確診,早期手術為最佳治療方案。我科于2003-2007年共收治妊娠早期合并急性闌尾炎患者22例,均行手術治療,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22例,均為初產婦,年齡22歲-35歲,平均27.5歲;孕7周2例,孕8周3例,孕9周5例,孕10周5例,孕11周3例,孕12周4例。其中單純性闌尾炎13例,化膿性闌尾炎7例,壞疽性闌尾炎3例。
1.2治療方法與結果 全部病例均實行手術治療,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時間7天-23天。術后傷口愈合良好,無1例出現流產及死胎,無護理并發癥發生。
2 臨床特點
妊娠早期由于體內解剖和生理的改變,急性闌尾炎引起的惡心和嘔吐容易被認為是常見的妊娠反應。本組病例中,13例無明顯轉移性右下腹疼痛,18例有惡心嘔吐,6例伴有腹瀉。
3 護理體會
3.1 術前護理
3.1.1 密切觀察患者的腹痛情況,有無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及寒顫、發熱、惡心、嘔吐、腹瀉,觀察陰道流血、流液情況,監測生命體征,做好護理記錄。
3.1.2 心理護理
患者擔心手術影響胎兒,心理壓力大,情緒很不穩定,應向患者說明,至今國內外沒有1例因麻醉對胎兒造成不良后果的報道,消除患者顧慮。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講解治療方案及藥理知識,選用對胎兒無不良影響的抗生素。介紹該病的治療及轉歸,緩解焦慮情緒,消除過度擔憂,使之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和護理。重視家屬的思想工作,鼓勵家人、丈夫持續陪伴,給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勵。
3.1.3 術前準備
3.1.3.1 胃腸道準備 術前禁飲食,以免術中因惡心、嘔吐發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3.1.3.2 合理應用抗生素及補液治療 以利于防治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
3.1.3.3 遵醫囑給予術前鎮靜藥物 禁用嗎啡等止痛藥物,以免掩蓋病情。
3.2 術后護理
3.2.1 密切觀察病情 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陰道流血、流液情況,及時準確記錄。發現病情變化時,立即通知醫生,協助治療。 3.2.2 體位 術后6小時去枕平臥,可適當短期左側臥位,6小時后下床活動,以利于促進腸蠕動,預防腸粘連。協助患者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動,注意動作要輕、慢。
3.2.3 飲食 禁飲食6小時后可遵醫囑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腸蠕動恢復后遵醫囑進普食。加強營養是身體康復和胎兒生長發育的保證。手術后機體分解代謝大于合成代謝,出現明顯的負氮平衡,盡可能按患者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烹調,給予各種營養齊全的高營養飲食。
3.2.4 補液抗炎治療 術后禁飲食期間以靜脈輸液維持營養,須保持靜脈暢通,觀察并記錄出入量。選用對胎兒無不良影響的抗生素,一般首選青霉素,禁用氨基甙類、喹諾酮類。
3.2.5 術后疼痛 術后切口疼痛不可避免,我們要盡量幫助患者減輕。首先要做好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有關術后疼痛緩解的知識,并請患者的家屬配合,轉移注意力,提高痛閾。如果患者難以忍受,可用藥物止痛,不能用對胎兒有禁忌的止痛藥。
3.2.6 切口護理 密切觀察切口有無滲血、滲液,并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術后有腹脹、咳嗽等也可增加腹內壓,容易引起切口裂開或加重切口疼痛,應囑患者咳嗽時用手按壓切口,或者給患者束腹帶。拆線時間一般要推遲1-2天,必要時行間斷拆線。如有放置引管,要經常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并且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性質和量,按時更換引流袋。
4 討論
4.1 妊娠合并闌尾炎患者有特殊的心理及生理變化 妊娠早期急性闌尾炎常有消化道癥狀及轉移性右下腹痛,臨床上易誤認為是妊娠反應或先兆流產。臨床表現一般不典型,雖然手術有可能引發流產,但在闌尾穿孔前行手術切除,通常影響甚微。而且鑒于妊娠期患者闌尾炎80%可復發,非手術療法常留隱患,待妊娠中晚期復發時再手術,既增加手術難度,又威脅母嬰安全。故此,對妊娠早期并發闌尾炎患者一旦診斷明確即應盡早手術,妊娠不是手術禁忌證。
4.2 護理 護理的重點是緩解炎癥疼痛、促進切口愈合、預防早產發生,保證妊娠的順利進行。妊娠合并闌尾炎病人,都存在著擔心手術麻醉,藥物對胎兒智力的影響,加之恐懼手術產生的緊張、焦慮與不安,所以做好術前護理,在控制危險因素的同時,應注意心理、社會因素治療,指導患者既要有接受新的生命的準備,又要有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手術的勇氣,對患者身體的恢復及胎兒的健康都有積極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崔樂英.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 中原醫刊,200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