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鼻咽纖維血管瘤微創手術的護理27例
佚名
作者:柏亞玲婁皓孟濤董艷
【關鍵詞】 鼻咽纖維血管瘤;微創;護理
1臨床資料
均有鼻塞和反復發作的鼻腔出血癥狀的男性患者27例,10~25(平均18.4)歲,按照Andrews的分型標準:I型2例,II型19例,IIIa型5例,IIIb型1例. 27例患者均在術前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和超選擇性動脈血管栓塞;經鼻內鏡行鼻咽纖維血管瘤手術患者21例,經Le Fort I型截骨手術患者5例,Le Fort I型截骨加發際內冠狀位切口前顱底手術患者1例. 術后病理報告均為纖維血管瘤. 隨訪0.5~7.0 a,2例復發后二次手術未再復發. 術后患者無切口感染、出血等并發癥,均順利康復.
2護理
鼻咽纖維血管瘤是一種生長部位隱蔽,瘤體生長迅速,血管豐富,易侵蝕顱底骨質、并向鼻竇、眼眶及顱底擴展的鼻咽部的良性腫瘤;其好發于16~25歲的男性青年,故又稱“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纖維血管瘤”. 采用微創手術治療鼻咽纖維血管瘤離不開良好的護理.
2.1術前護理心理護理與術前指導[1],主動與患者溝通,講解引起出血的各種誘因,介紹成功病例、手術方式步驟及圍手術期注意事項;指導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飲食;給與靜滴能量合劑、脂肪乳、氨基酸等,根據貧血程度,適當成分輸血;按要求行超選擇性動脈栓塞術的護理.
2.2術后護理
① 監測生命體征:給予心電、血壓、脈搏氧監測6~18 h,測體溫6次/d. 病變范圍較大尤其是涉顱手術,密切觀察瞳孔、神志變化,記24 h出入量,防止和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 ② 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呼吸變化,判斷是否存在呼吸加深、加快,面罩給氧,檢查鼻咽部填塞物有無松脫,囑患者吐出或吸出咽部分泌物,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③ 觀察預防鼻咽部出血:主要包括[2]觀察鼻腔分泌物的性質、量,判斷有無活動性出血,給予局部冰袋冷敷,以減少出血;觀察患者有無頻繁的吞咽動作,囑患者將咽部分泌物吐出,以免咽入胃內,刺激胃粘膜引起不適,同時便于觀察統計出血量;保持填塞物固定,發現有較多滲血及呼吸不暢時,檢查填塞物有無松脫并及時報告醫生;抽出鼻咽部填塞物后,用呋麻滴鼻液和復方薄荷油交替滴鼻,囑患者不要擤鼻、挖鼻、避免打噴嚏;保持大便通暢,預防由于便秘增加腹壓導致血管破裂再次出血;麻醉復蘇后,采取半臥位,以減輕頭面部充血腫脹,降低鼻咽部血管的壓力,減少術后出血. ④ 預防壓瘡:應用諾頓評分法,術前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并將評分少于14分的結果于術前1 d與手術室巡回護士溝通,術中采用減壓貼預防壓瘡,術后平臥及半臥位時保持床單位整潔,半臥位膝下墊軟枕,減少剪切力,本組無發生皮膚壓瘡病例. ⑤ 飲食指導:早晚及三餐后口潔素漱口,囑患者少量多次飲水,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食,注意色香味合理搭配,少食多餐,保證營養,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謝娟,柏亞玲,高軍.額面聯合進路切除侵入顱內的鼻竇鼻咽腫瘤圍手術期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1):52-53.
[2]樊立偉,李秀霞,蔡慶艷.運用護理程序對鼻咽纖維血管瘤病人圍手術期的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