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跟骨骨折手術切口不愈合治療方法
宗丹
【關鍵詞】跟骨骨折 切開復位內固定 切口不愈合
跟骨骨折臨床常見,因為手術可以確切恢復關節面平整,恢復跟骨高度,糾正跟骨變寬及外側壁隆起,術后因有牢固內固定可以早期功能鍛煉,故接受手術的患者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術后切口不愈合,皮緣壞死,骨外露,鋼板外露患者逐漸增多。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各種跟骨刀口不愈合患者,根據輕重程度選擇不同治療方法,最后刀口均愈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8例,均為男性,35—55歲,因跟骨骨折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出現刀口不愈合而來我科室治療。兩例為皮緣壞死,其余16例均有不同程度鋼板螺釘及骨外露。
2 治療方法
2.1換藥治療:皮緣壞死屬較輕者。癥見局部皮緣發黑,創口未愈,但未完全開裂,創口有分泌物,一般為血水性,向深可觸及骨質。此類患者保持每日換藥,去除結痂,每次換藥均刮拭創口周圍組織直至創面新鮮滲血,徹底清除分泌物。待分泌物減少后,創緣兩邊用薄棉球加壓,使空腔消失,再于其上用膠布粘貼拉攏使皮緣靠近,一般每3日打開觀察一次,經3次左右即可愈合。
2.2 擴創灌洗引流法:創口已明顯開裂,有較多分泌物,皮膚紅腫,已明確感染者,只要去除感染源,經過持續灌洗引流,一般刀口即愈。術前先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術中切口擴大,徹底去除死骨,炎性肉芽組織,(早期感染屬淺層,骨折尚未愈合可以不去除鋼板),生理鹽水,雙氧水反復沖洗,碘伏浸泡,生理鹽水沖洗,關閉創口,閉式灌洗引流,用敏感藥物沖洗及靜點,術后要保持引流管通暢,一般灌洗半個月左右,紅腫明顯消退,創口愈合,引流液無細菌生長,撤管。
2.3腓腸神經營養皮瓣移植術加灌洗引流法:術后2,3個月以上,局部骨鋼板外露,皮膚已有色素沉著,無任何推動,粘連廣泛的刀口,適合應用此法。術前拍片,如骨折愈合可,術中可以去除鋼板,如骨折愈合差,則不去除鋼板。術中清創方法同上,切除刀口周圍硬化,血循差之皮膚,缺損面積大,設計相應大小的腓腸神經營養皮瓣移植覆蓋創面,灌流方法同上,直至創口愈合。
3 結果
17例患者創口平均半月愈合,一例患者創口拔下引流管后,又用換藥法進行換藥半個月方最后愈合。隨訪6例患者3個月,無復發。
4 討論
跟骨骨折手術一旦發生創口不愈合,肯定某些環節有紕漏,究其原因有的是切口不規范,切口小,暴露不充分,鋼板比切口大,術中肯定要反復牽拉皮緣,使皮膚壞死不愈。有的是游離碎骨未處理,術后成感染源,變成死骨,直至摘除方能愈合。有的術后引流不充分,怕傷口不愈合,縫合又非常致密,淤血不能排出,形成感染。有的是手術操作時間長,止血帶應用時間長,組織缺氧時間長,也是壞死不愈的重要原因。總結跟骨骨折手術應嚴格遵循手術時機選擇,術前詳細檢查,制定手術方案,術中遵循無創操作,縮短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通暢,一般愈合良好。
參 考 文 獻
[1]何才勇.中藥內服配合外洗、外敷治療跟骨骨折術后皮膚愈合不良或壞死臨床觀察[J] 新中醫 2010-42(4):31-32.
[2]張俊.跟骨骨折內固定術后皮緣壞死治療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0-26(5):334-335.
[3]宋偉.跟骨骨折術后皮膚壞死帶血管蒂轉移皮瓣配合中醫治療分析[J] 醫護論壇 2010-17(2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