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
呂文娟
人工流產術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之一,是指在早孕期間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傳統的人工流產由于術中疼痛,給患者造成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痛苦,人流綜合癥發生率較高。為改善上述情況,我院自2008年開展無痛人工流產術。因手術是在藥物靜脈麻醉后,患者意識喪失狀況下進行,其病情觀察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2008年5月~2009年5月來我院自愿要求實施無痛人工流產而無麻醉禁忌者326例,年齡17~45歲,停經7周~10周,B超檢查證實宮內早孕。
2.方法。受術者常規手術準備后,建立靜脈通道,在心電監護下,由麻醉師靜脈緩慢推入芬太尼0.1~0.2ug/kg在緩慢靜脈推注異丙酚[1]1~2mg/k 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無應答,四肢松弛開始手術,根據手術時間長短與患者反映情況酌情給藥至手術結束。
二、 護理
1.心理護理初次接受無痛人流的患者, 會出現疑慮的心理, 檢查前向患者簡明扼要的介紹操作步驟及無痛人流的安全性、舒適性, 術后很快就可以恢復, 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 愿意接受手術。良好的心理護理可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降低人工流產綜合反應的發生率。
2.術前護理(1)術前嚴格體格檢查。值班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全面評估受術者的身心狀況,核實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2)值班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主動詳細介紹手術醫生、責任護士、病區環境,使患者產生信任及安全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輕其焦慮。(3)囑其術前禁食、禁飲8h,患者術前排空膀胱;(4)備好搶救藥物和用品,并保證各儀器出于完好備用狀態。
3.術中嚴密觀察及護理(1)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冬季注意保暖,選擇患者前臂較粗的靜脈,建立靜脈通道并保持通暢;(2)常規心電監護,持續低流量吸氧,觀察患者脈搏、血壓、心率、呼吸和血氧飽和度,如出現呼吸循環抑制立即通知醫師;(3)注意觀察面色變化及意識喪失情況,如睫毛反射消失即行手術,如術中患者出現無意識活動需配合醫生固定患者雙手及雙腿,提醒麻醉師加藥;(4)仔細檢查吸出物中有無絨毛及胚胎組織,肉眼觀察有異常者送病檢。
4.術后護理(1)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患者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直至清醒。術后患者睡眠時間長短不一,一般10m i n~1h,醒后精神較好,可自行行走;(2)注意觀察陰道出血情況;(3)術后指導①注意休息,加強營養;②一月內禁房事及盆浴保持外陰清潔,按醫囑服藥,預防感染;③術后陰道出血一般持續1~2周,且出血量逐漸減少,一般不超過月經量,如出血時間過長,量過多,發熱,腹痛隨診,無特殊不適一月后門診隨診,指導患者采取切實有效的避孕措施。
三、討論
無痛人工流產術是近幾年來推廣的新型計劃生育手術,很多人對麻醉與手術的知識缺乏,存在恐懼焦慮心理[2]。醫護人員應認真傾聽孕婦訴說,了解孕婦焦慮的原因程度,同時實事求是適當講究策略的回答她們的疑問,要以自己的言行給患者以信心和安全感。同時,術中受術者意識喪失,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手術的反應與麻醉的危險必須有護理人員準確、仔細地觀察、護理才能及時發現,提醒醫生采取相應措施。因此,做好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
芬太尼與異丙酚聯合應用,能較快的達到全身麻醉效果,鎮痛作用強,蘇醒快、不良反應少,但有降低血壓減慢心率,短暫抑制呼吸等不良反應。因此,術前必須做好相應體格檢查,有完善的搶救設施和藥物,術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1]張艷娥,李莉.無痛人工流產術加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2):112
[2]程志群,郭雅.攀枝花市人工流產女青少年的性健康及避孕知識需求現況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03,15(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