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介入與外科手術治療動脈導管未閉的比較

佚名

作者:阮兢 蔡仕俊 鄧向紅 陳簡 李明 林茹珠

【摘要】目的 對堵閉器與開胸結扎術治療動脈導管未閉(PDA)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對比研究。方法 對32例PDA患兒在透視監視下經導管置入堵閉器封堵PDA,術后30分鐘行主動脈弓降部造影,術后分別行彩色超聲心動圖、胸片、心電圖等隨訪觀察;與行開胸結扎術的24例PDA患兒做比較。結果 介入組與開胸組治療成功率均達100%。結論 介入組痛苦更少,恢復更快,并發癥更少且無需輸血治療。 【關鍵詞】堵閉器 心臟外科手術 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未閉(PDA)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傳統的治療方法為外科手術。近幾年隨著介入醫學的發展,PDA的介入治療逐漸成為主流。我院搜集了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32例PDA患兒實施的導管介入治療,與同期進行的開胸PDA結扎術進行比較,現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介入治療組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1~12歲,平均6.8±2.7歲;體重9.5~35.5kg,平均18.4±5.3kg。B超測PDA直徑為2.5~6.3mm,平均4.0±1.4mm;造影測量直徑為2.6~5.9mm,平均3.9±1.1mm;其中管型13例,漏斗型19例。 開胸手術組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齡8個月~12歲,平均4.8±2.4歲;體重7.5~33.5kg,平均17.6±5.5kg。B超測PDA直徑為3.5~8.5mm,平均5.4±2.1mm,手術中所見PDA直徑為3.4~8.5mm,平均5.6± 2.2mm;其中管型10例,漏斗型14例。 1.2方法 PDA堵閉術 在靜脈復合麻醉下常規行左、右心導管術及主動脈弓降部造影,測定右室、肺動脈、主動脈血氧飽和度及右室、肺動脈、主動脈壓力,計算心Qp/Qs,顯示動脈導管的解剖類型,測量PDA主動脈端、肺動脈端、最窄處內徑及PDA長度,以確定手術指征,根據PDA大小選擇不同型號的蘑菇傘及輸送鞘,完成PDA堵閉。手術成功后完全釋放堵閉器,測定肺動脈、主動脈壓力,結束手術。 開胸PDA結扎術 所有病人采用靜脈復合麻醉,經左第4肋間后外側切口進胸,采用雙線結扎法結扎導管,2例加用鈦夾。出院前對所有病人進行體檢、胸片、心電圖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觀察,并追蹤隨訪。 1.3統計學處理 兩組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數據用x-±s表示。 2 結果 2.1一般資料的比較 介入組與開胸組年齡、體重無顯著性差異(t=0.86,P>0.05;t=1.28,P>0.05)。B超測量PDA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t=1.89,P>0.05)。 2.2治療情況及并發癥的比較 介入組32例手術全部成功,住院時間平均為4天,手術總時間為99.2±15.2min,平均透視時間為16min(11~24min),術中平均失血為10.2±6.8ml,無需輸血治療。所有PDA中臨床關閉(聽診無雜音)在出院時達100%,超聲彩色多普勒檢查在出院時無分流率達90.5%(19/21例),堵閉術后3月達100%。在平均3.0年(1~3.4年)隨訪中無溶血、堵閉器脫落或堵閉器斷裂、PDA再通、血栓栓塞、細菌性心內膜炎發生,也無主動脈狹窄等。 開胸組24例手術全部成功,住院時間平均為18天,手術總時間為108.4±41.9min,術中平均失血為145.2±76.5ml,平均輸血量72.6±16.2ml,出院時及隨訪1~3年均無殘余分流。與介入組相比住院總時間較介入組長(t=5.84,P<0.01),失血量較介入組多(t=5.33,P<0.01),需輸血治療。術后并發癥5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