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消化道疾病術后出現頑固性呃逆的中醫護理體會
王海焦
【摘要】 目的 通過對行消化道疾病術后,出現頑固性呃逆病因的觀察,使相關疾病得到積極的治療和護理。方法 根據呃發作時間、特點、伴隨癥狀、患者的整體與局部情況,對12例消化道疾病術后出現呃逆患者的病因進行分析,同時加強病情觀察和采用中醫治療、護理。結果 除有1例配合止痛藥物治療外,余8例采用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治療,3例采用中醫治療,均收到良好的療效,且無不良反應,無并發癥發生,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其它。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關鍵詞】 手術 呃逆 護理
呃逆(hiccup;hiccough)俗稱“打嗝”,中醫稱為“噦癥”,指胃氣上沖,出于喉間而發出呃呃連聲,聲短而頻。西醫多認為是神經中樞或膈肌直接受到刺激所致。如果持續痙攣超過48小時未停止者,稱頑固性膈肌痙攣,也叫頑固性呃逆[1](intractablehiccup,IH)。消化道疾病術后病人出現頑固性呃逆連續發作或間斷發作不能控制,輕者妨礙談話、進食、呼吸;重者會牽拉傷口而引起疼痛、傷口愈合不良、出血或裂開[2],夜間發作病人難以入睡等。行消化道術后患者發生呃逆,其原因多為手術傷及胃絡,血脈瘀滯,使胃氣上逆令呃逆發作;或因久病體虛,因正氣虧虛,中氣耗傷,損及胃陰,導致胃失和降,上逆動膈所致。同時,脾胃氣機不暢尚與肺失肅降,肝氣郁結,腎氣失于攝納有關。治法活血化瘀,養陰生津,和胃降逆,調暢氣機,寬胸利膈為主[3]。
1 治療方法
(1)采用藥物止呃、止痛:肌肉注射或口服氯丙嗪治療頑固性呃逆有特效[4],但肝功能不全者應嚴格遵醫囑使用,并注意觀察有無副作用及不良反應。止痛藥物一般不予使用,只有在患者出現嚴重呃逆,采用單純中醫治療方法效果不明顯,而引起手術傷口疼痛患者難以受時予以采用,常規遵醫囑采用山莨菪堿針10MG肌肉注射,或鹽酸曲馬多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來緩解疼痛。
(2)中西醫結合治療: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同時,采用中醫針刺加西藥進行穴位注射,筆者臨床觀察穴位注射能起藥物和穴位刺激的雙重作用。使用的藥物劑量較小,作用快,具有安全、簡便、治療時間短、見效快等優點,此法效果明顯優于其它治療方法,因此也多采用此法進行治療。常規取雙側內關穴或雙側足三里穴,用2ml注射器抽取藥液采用穴位直刺,運用針灸手法操作—提、插、捻、轉,出現酸麻脹重等針感后回抽無血,緩慢注射藥物總劑量的1/2。若癥狀未緩解,可每隔4小時重復使用一次。常用藥物:山莨菪堿注射液10mg、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或阿托品注射液0.5mg,維生素B1 注射液(規格2m l: 0.1 g)、維生素B12注射液(規格1 m l: 0.5 mg) ;
(3)中醫治療:中醫采用單純電針治療、拔罐法、中藥灌腸、臍療法、鼻嗅法、煙熏法,熱熨法、燈火灸等法。臨床觀察電針法效果收益明顯好于其它方法,電針時患者取仰臥位, 根據病情選取主、配穴,所用針具及醫者手指經常規消毒后, 將針刺入穴位得氣后, 以捻轉手法強刺激30s。
再連接針柄與G6805-1A 治療儀, 選連續波中頻率、電流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留針30分鐘-1小時,或每2小時一次。
2 呃逆家庭緊急處理
手術患者出院時,也應適當指導患者及家屬在呃逆發生之初即行簡單的處理方法:
(1)吸氣后屏氣法:患者深吸氣后迅速用力屏氣,然后緩緩呼氣即可。此法可反復使用,多用于由精神刺激和進食過快引發者。
(2) 指壓穴位療法:
1指壓聽宮穴、翳風、內關、等穴:雙手拇指尖對準雙耳屏前,顳頜關節后凹陷處,用較重指力向內下方徐徐壓入,可使呃逆速止. 如效不顯著,加重指力,并適當延長指壓時間,至呃逆停止半分鐘即止. 如有復發,重復上法仍然有效。翳風、內關、攢竹穴宜較重指力按壓。
(3)按壓眼眶法:患者平臥位或坐位,術者用雙手拇指按壓患者雙側眶上,相當于眶上神經處,以能忍受為度,雙手拇指交替旋轉2~4分鐘,并囑患者有節奏地屏氣。
(4)含水屏氣法:取涼開水一杯,令患者含水一大口,然后屏氣停止呼吸,盡量延長時間,待到將無法忍受時,才把水吞入胃中,注意不要嗆入氣管中。該法可反復使用,有心腦疾病者禁用。 3 中醫辯證施護
消化道大手術病人多屬于氣機郁滯與胃陰不足兩證型:
(1)氣機郁滯:護理以“理氣解郁,降逆止呃”為原則。做好術后患者心理護理,健康指導,耐心疏導患者,設法消除其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教會患者調節自我心理,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情緒波動,使心情平靜,讓其宣泄,從而達到氣暢呃止。飲食上可食用具有疏肝理氣之效的食品,如綠豆百合湯、橘皮飲、陳皮、蘇子梗米粥等,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避免吃滯氣食物,如面食、番薯、豆類等。李常等[5]報道,用鮮柚子核配合取嚏法治療。
(2)胃陰不足:常見于重癥后期、急危患者,因熱病耗傷胃陰,或由于肝氣不舒,郁久化火,致胃失濡潤,氣機不得順降,而上逆作呃。護理上以“養陰生津,降逆止呃”為原則。此類患者臥床靜養,予以精神安慰,轉移其注意力。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變化,觀察呃逆發作時間、誘因,有無其他并發癥。飲食上忌煙酒、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溫之品;宜多食清淡寒涼養陰之品,如梨汁、藕粉、綠豆湯、山藥粥、玉竹汁[6]飲等,或用石斛、麥冬煎湯代茶飲,或是柿蒂、沙參、冰糖
瘦肉粥;中藥宜涼服[7]。
綜上所述,行消化道疾病手術后出現的頑固性呃逆,常發作不止,難以自愈,給患者身體及心理帶來極大痛苦,嚴重影響術后患者的恢復。筆者在采用中醫中醫辨證施護的基礎上采用多途徑的護理方法,可有效緩解、終止呃逆,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并通過經絡及穴位的近治及遠治作用,而達到身體機整體調節目的,即在治標的同時,兼治本。使患者的其他癥狀如傷口疼痛、腹脹、便秘、納差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見效快、成本低,復發率低于常規的單純西藥治療。即刻減輕患者痛苦,降低患者住院費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無論采取何種護理措施,要獲得確切的療效,都必須準確辨證,真正做到辨證施護。
參 考 文 獻
[1]賴潤龍,鄭豐任,蔡楚偉. 巴氯芬治療神經外科疾患并發頑固性呃逆[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1 ,20 (3) :2312.232.
[2]高琳,劉靜,羅慧勤,等. 輕摩軟腭法治療手術后頑固性呃逆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5 ,20 (24) :14215.
[3]石學敏. 針灸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604- 606.
[4]劉云峰.幾個治病絕招[J].特色療法中國民間療法雜志,2010,3 ,18(3) :17.
[5]李常,張震,藍小琴,等. 柚子核治療呃逆36 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5 ,21 (11) :6682669.
[6]吳大真.《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呃逆[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1 ,8 (2) :48250.
[7]盛建輝. 中風病人頑固性呃逆的辨證施護[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4 ,2 (10)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