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老年人習慣性便秘的原因淺析及預防護理

高愛華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原因及其影響因素,為預防護理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 對98名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 結果 老年人便秘患病率較高,達30%,與飲水、飲食、運動、排便習慣、長期用藥等因素有關,同時受社會支持程度、抑郁和焦慮發生情況的影響。 結論 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是一種癥狀,只要采取積極的預防護理措施,保持良好心態,加強適當體育鍛煉,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關鍵詞】老年人 習慣性便秘 護理措施

近年來老年人習慣性便秘的發生率高達20%~30%,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1]。Chan等[2]使用有效的問卷調查表調查了80例便秘患者和18例正常人,結果提示便秘患者比正常人焦慮和壓抑評分高。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老年人習慣性便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老年人習慣性便秘的幾個問題作一綜述。

1便秘的診斷標準

凡糞便排出困難,排出次數減少(2~3d以上排便1次),且糞便堅硬便量減少,便后無舒暢感稱為便秘。1990年我國“便秘診治研討會”制定的便秘的診斷標準:大便量少,質硬,排便困難;排便時1 4時間均費力,排便困難合并一些特殊癥狀;如長期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全感(1 4時間);7d內排便次數少于2~3次,經常需要用手指擠壓肛門周圍來協助排便;除外肛門直腸器質性病變[2]。

2排便的生理與病理

正常排便需以下幾個條件:飲食量及所含的纖維適當,有足夠的入量;胃腸道無梗阻,消化、吸收、蠕動正常;有正常的排便反射,腹肌及膈肌有足夠的力量協助排便動作。人體進食后,食物經消化吸收,剩下的殘遺物再經結腸吸收水分,進入直腸儲存,造成直腸擴張,受壓,達到一定的閾值后產生便意。人體經過一系列的反射性及隨意動作將大便排除體外,這就是排便的生理過程。老年人的結腸運動功能隨年齡增長而減弱,排空時間延長,集團運動不足以產生明顯的便意,而階段收縮又使糞便在結腸原地阻滯不前,造成水分大量吸收,糞便堅硬,形成慢性傳輸型便秘。國外有學者發現[3],結腸慢性轉運性便秘患者結腸壁內膽堿能神經分布減少,非腎上腺能、非膽堿能抑制神經分布增多,對乙酰膽堿的反應性降低,對腎上腺素舒張反應性增強,排出自然困難。其分類按病因分原發性和繼法性便秘;按病理分功能性和器質性便秘;從病理生理及治療的角度分為遲緩型,痙攣型和直腸型便秘。

3便秘的并發癥

便秘往往需動用全身的力量來排出大便,致使腹壓增大引起疝氣,肛裂,脫肛,痔瘡出血;便秘可引起自體中毒,導致腸道微生態平衡失調、氧自由基反應和脂質過氧化反應加劇,并且可能導致癌基因暴露,增加大腸癌發生危險;糞便嵌塞還可導致腸梗阻、糞性潰瘍、尿潴留及糞便失禁等并發癥;嚴重者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腦血管意外、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發生猝死[4]。因此,積極預防便秘是老年人健康保健的重要內容。尤其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的老年人預防及治療便秘尤為重要。

4病因分析

4.1消化器官功能降低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內臟感覺減退,對排便反應敏感性降低,當結腸進行定時大蠕動時感覺不明顯,不能促其及時排便。高利利等[5]在研究老年人特發性便秘結腸動力學時發現,老年特發性便秘患者全結腸通過時間較老年對照組明顯延長,生理情況下,糞便進入結腸脾區以下,其含水量逐漸減少,致使推進速度減慢。

4.2常見的導致便秘的疾病影響老年人屏氣功能的肺心病、肺氣腫;不能過度用力的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因排便疼痛,有意抑制排便的肛裂、痔瘡等;長期臥床或不習慣床上排便而致糞便滯留;糖尿病神經病變常引起便秘;腸易激綜合征雖然在老年人較青壯年人發病率低,但由于此病人直腸、乙狀結腸的平滑肌過度緊張,可使腸道平滑肌痙攣,加之老年人腸道對膨脹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則易致直腸內容物干燥,成球形,因而排便困難。

4.3因服用某些藥物而致便秘老年人疾病較多,用藥的種類繁多,5~20種不等,致酸藥、抗膽堿藥、阿片類陣痛藥、抗抑郁藥、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等可導致結腸平滑肌功能失調,減慢腸蠕動引起便秘[6]。

4.4飲食習慣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可增加大便的重量及排便次數,老年人常因牙齒不好,咀嚼困難,食物中纖維素含量通常很低,引水量少,腸道水分減少,造成糞便硬結。

4.5情緒的改變有研究顯示,慢性便秘患者精神應激水平升高,精神緊張、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數有便秘癥狀,這是因為神經調節功能紊亂的緣故。一些慢性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神經衰弱等患者可出現便秘癥狀[7]。高利利等[8]在研究特發性便秘動力學時發現,抑郁組和焦慮組患者與老年對照組通過時間明顯延長,證明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與結腸動力學異常有關。

工作過度緊張而忽略便意,也可引起便秘。

4.6運動減少運動可促進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增加,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活動。老年人因身體不便,活動減少,加上腸道水分減少,故容易產生便秘。因運動量減少導致的便秘在住院患者中是很常見的[8]。

4.7喝濃茶促使便秘的發生由于茶內有較高的鞣酸,可使胃腸黏膜收縮,使黏膜分泌黏液減少,潤滑作用減弱,致大便不易排出[9]。

5預防護理措施

5.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是一種自主與反射性相結合的排出糞便的生理過程,二者的協調,大腦皮層的控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患者因工作繁忙,經常錯過定時排便的時間;有的患者又過分強調按時排便,認為每天必須排便,甚至隨時使用瀉藥,造成結腸內容過度排空,下次產生便意的內容物減少,直腸感應也相應降低;有的患者由于大便時間較長,或便時看書報,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便意不濃,排便時間越來越長,則便秘自然越來越重。因而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在起床后,早餐后或臨睡前不管有無便意,均按時蹲廁,蹲廁時不要看書看報,集中精力縮短時間,以養成每日按時排便的好習慣,促使大腸蠕動。 5.2改善飲食習慣膳食纖維的攝入,可縮短腸道通過時間,增加大便容積,降低膽鹽粘稠度,促進胃腸蠕動。多食高纖維多脂肪富食維生素B1的食物。食物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利于排便,如麥麩能象海綿一樣吸水增加糞便體積,減少糞便粘稠度,促進胃腸蠕動,從而易于排便。但是在補充纖維的同時若不增加飲水量,可加重便秘的癥狀。每天應適量飲水并在膳食中供應菜湯,既便于消化,又可補充水分,同時應注意飲水技巧:患者飲水宜大口多量,晨起空腹飲溫開水300~400ml,分2次或3次飲盡[10]。每天飲水1500ml左右,心腎功能好的也不要飲水過量,以免增加心腎負擔。多食產氣,潤腸通便的食物,洋蔥、蒜苗、蘿卜、果醬、生黃瓜等,可增加腸蠕動。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姜、酒等食物,不利于排便。

5.3適當的運動老年人活動的原則,應根據年齡、體質狀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鼓勵老年人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鍛煉的時間,以每天1~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1d運動總量不超過2h為宜,最好選擇早晨起床后、下午或晚上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以下午3:00~5:00最好。對年老體弱,腹肌虛弱無力或長期臥床的患者,鼓勵患者在床上活動四肢、翻身或做收腹提肛運動,以逐步增加體力,增強排便能力。

5.4心理護理有的老年人對排便過分注意,認為每天必須有一次大便,否則就焦慮不安,精神緊張,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結腸蠕動失調,有可能真的造成便秘。因此首先要從心理上解除其恐懼和焦慮,不要過分注意或強調每日必便的規律,對于大便提前或錯后1~2d也屬正常。克服不良的習慣和情緒,使其精神放松,不然每逢大便前產生一種擔憂的心情,將會分散生理排便動作而造成排便困難。

5.5腹部按摩自右髂骨向上,再至肋弓下緣,從右至左,然后至左側腹部向下至下腹正中,輕輕按摩,每次15min,每天3~4次,能達到促進結腸蠕動的作用。蔡學聯等[11]對30例因化療出現便秘的患者,采用腹部按摩療法解除便秘,有效率達93.3%。

5.6小劑量灌腸用尿管插入肛門15~20cm,然后用2~3個開塞露剪開前端,接上尿管,慢慢擠入,保留到不能忍受時再排便,可起到滑潤軟化糞便的作用,促進腸蠕動,以利排便。老年人不宜大劑量灌腸,因結腸突然排空腹壓降低有引起休克的危險。

5.7藥物治療蒽醌類、多酚類等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刺激性瀉藥。其作用機制包括增加腸道內水分,促進腸道蠕動等。蕃瀉葉可直接作用于腸肌間神經叢,產生前列腺素E類似物,刺激腸道蠕動,由于起效時間延遲,建議晚間服用,以避免晚間大便失禁[12]。另外還有容積性瀉藥、滲透性瀉藥、潤滑性瀉藥等。除此之外,福松在臨床應用廣泛,福松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4000,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故不能被腸道吸收。腸道內缺乏降解聚乙二醇的酶類,不被腸道內的細菌分解,在消化道內不吸收,口服后通過氫鍵結合并固定腸腔內固有的水分子,潤濕、軟化大便,使大便體積和重量增加,刺激結腸,形成正常的排便意識,使大便容易排出。由于福松隨食物下行,與人體正常食物運行規律相吻合,經過一段時間藥物的強化作用,使患者逐漸恢復正常的排便規律,規律排便意識的恢復,可使福松在停藥后仍能維持正常排便功能[13]。

5.8中醫藥療法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多為陰虛,腸燥或陽氣不足,腸道失調,因此在辨證的基礎上給予養血補氣,滋陰補腎,保津液施潤導治療,不宜峻攻以免耗正氣。成藥有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加減等。生藥有當歸、首烏、肉蓯蓉、生地、黑芝麻、火麻仁等。現代研究中藥重用白術,對各種便秘甚為有效(每劑60g),取其“促進胃腸分泌及蠕動”的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是一種癥狀,只要采取積極的預防護理措施,保持良好心態,加強適當體育鍛煉,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這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參 考 文 獻

[1]李明娥,孫慧麗,張貞美,等.老年人便秘的分析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6,12:1739.

[2]馬燕蘭,王建榮,郭俊艷,等.老年人便秘的護理研究.護理研究,2006,20:576.

[3]高利利,吳本儼.老年特發性便秘患者結腸動力學變化.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1,20:191 193.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