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護理研究進展
毛桂珍
【關鍵詞】 疼痛 護理
疼痛是臨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征象和癥狀,總是伴隨著消極的情緒。因此,對疼痛的護理十分重要。疼痛是一種復雜的感受,是有害因素侵襲身體的一個信號,常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疼痛是診斷與鑒別疾病的重要指征之一,是評價治療、護理效果的一個標準[1]。有著良好護理是緩解疼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就疼痛護理進展作如下綜述。
1 疼痛的定義 國際疼痛學會對疼痛的定義為[2]:疼痛是非愉快的感覺體驗和情感體驗,通常在發(fā)生或引起各種組織損傷乃至繼續(xù)組織損傷時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目前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的第五生命體征。疼痛具有下述特征:①它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安全機制,當出現(xiàn)情況時它能喚起避免損傷行為;②疼痛是一種個人的、主觀的、多方面的體驗,根據(jù)不同的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因素而變化。
2 疼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疼痛不僅給病人軀體帶來不適,同時對精神、心理、體質等方面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直接影響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質量。對嚴重的術后疼痛常常導致病人的睡眠不足,造成情緒低落,妨礙組織康復,其結果必然加劇病人對止痛劑的依賴性,延長住院時間。對呼吸的影響:劇烈疼痛可導致呼吸淺而急促,甚至呼吸困難或暫停。對心理的影響:疼痛常引起恐懼和焦慮,長期疼痛的折磨使病人產生悲觀絕望甚至輕生的念頭。
3 疼痛的評估 疼痛的評估是第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臨床工作中應用簡單易行的評估工具和記錄表格來準確評估和記錄患者的疼痛情況,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只有主動客觀和持續(xù)地評估疼痛,才能采取正確合適的控制措施,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疼痛本身是主觀的,至今尚無一種可靠的儀器能客觀地反映出疼痛的程度[4]。減緩疼痛是一項基本人權,從法律、專業(yè)及人權的角度講,評估疼痛且記錄評估結果是護理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5]。目前常用的疼痛評估方法有以下幾種:①視覺摸擬評估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②文字描述評估分量表(verbal descriptors scale,VDS)。③數(shù)字評估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由病人在10分制的標尺上根據(jù)疼痛自評:0級為無疼,1~3級為輕度疼痛,4~6級為中度疼痛,7~10級為重度疼痛。④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7],通過觀察患者的行為改變,用6個不同的面部表情(從微笑至悲傷至哭泣)來表達疼痛的程度。從左到右分別被標為0~5分,表示無痛、極輕微疼痛、稍顯著疼痛、重度疼痛和劇疼。因其直觀理解,較適用于病情較重,語言表達因難的病人。⑤Mcgill疼痛分級,用問答法將疼痛分為5級,即0級無疼;1級有疼痛感但不嚴重;2級輕度疼痛,不舒適;3級疼痛,痛苦;4級疼痛較劇,恐懼感;5級劇疼。
4 疼痛控制護理
4.1 藥物措施
4.1.1 藥物止痛[8,9]
臨床上給藥方式多為肌肉注射,但肌肉注射是最不理想的給藥方式,因為肌肉注射作用時間太短,有可能引起蜂窩組織炎,損傷神經,自我給藥困難等。而口服效果好,作用時間長,簡便易行。
4.1.2 特殊方法[10]
①硬膜外止痛法:硬膜外腔注射嗎啡劑量遠遠低于口服給藥法,而且不影響運動和感覺傳導功能,長期使用也能保持止痛效果,現(xiàn)已被應用于手術后疼痛和癌癥疼痛。對于接受此種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注意觀察呼吸情況、嘔吐等副作用,加強無菌操作,預防硬膜外導管感染。②胸膜間注入局麻藥鎮(zhèn)痛,術后止痛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能減輕患者的精神緊張和痛苦,還能減輕手術對肺功能的不利影響,同時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胸膜注入局麻藥用于膽囊切除術、腎手術、乳房手術、肋骨骨折等術后鎮(zhèn)痛,此操作須無菌操作,注意防止氣胸。
4.2 非藥物措施
4.2.1 心理護理
疼痛是疾病中最普通、最重要的征象與癥狀,總是伴隨著消極的情緒。因此,對疼痛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疼痛即無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因素,所以通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可以幫助提高疼痛閾,患者情緒穩(wěn)定,環(huán)境舒適,精神輕松可以增加對疼痛的耐受,幫助緩解疼痛。盡量使患者獲得學習新經驗的機會,提供成功經驗,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調動患者的積極心理因素,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增強希望和信心。
4.2.2 物理療法按摩
按摩是我國的獨特療法,通過手法作用于人體經絡穴位,使之產生“外呼內應”的功效。臨床實踐證明,推拿按摩可以止痛、消腫安神、助產等。另有記載[11],治療性按摩能促進放松和減輕癌癥患者的焦慮和痛苦,對癌癥患者按摩治療后疼痛降低60%,放松水平增加58%,焦慮水平降低24%,背部按摩能產生與放松有關的生理學和心理學變化,足部按摩可以緩解疼痛。
4.2.3 冷熱療法
利用冷熱刺激皮膚,使其止痛或減輕疼痛。閆井夫[12]表示,在癌痛中,血淤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如何疏通血淤并打通循環(huán)通路對于減輕癌痛十分重要。熱療可以使病人、灶處局部溫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營養(yǎng)代謝,有利于血淤的吸收,促進組織修復,并通過神經反射調節(jié)機體功能。而冷凍療法則又可以局部麻醉神經,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隨著更深的研究,人們對疼痛的認識會越來越深入,冷、熱療法鎮(zhèn)痛無論作為主要還是輔助治療措施,今后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4.2.4 分散注意力
分散疼痛的注意力,即將注意力集中于其它刺激而不是疼痛的感覺,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知覺。國外已有不少有關注意力分散對疼痛影響的實驗研究,認為焦慮、注意力兩個因素對疼痛都有影響,但注意力集中于疼痛要比焦慮本身對疼痛的影響更具有重要性[13]。另也有研究表明,將注意力集中在疼痛上會更加重疼痛的體驗,而將注意從疼痛上轉移(分散)則會減輕疼痛的體驗[14,15]。策略包括與他人交談、閱讀、有趣的電視節(jié)目、聽音樂、唱歌或其他有興趣的活動。愉快的心情可以使患者對疼痛敏感度降低,能穩(wěn)定情緒,解除焦慮。此外,深呼吸、腹式呼吸、打哈欠、伸懶腰等簡單的松弛也能達到目的[16]。 綜上所述,疼痛的控制往往受護士、藥物和非藥物的輔助治療綜合因素的影響。護士應連續(xù)不斷地評估疼痛的性質,隨時提供止痛信息,采取積極措施。同時護士應不斷學習疼痛知識,提高控制疼痛的護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