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新生兒家庭護理干預研究

資雪梅 康錫秀

【關鍵詞】 “以家庭為中心” 護理模式 新生兒 家庭護理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內涵上秉承了整體護理的概念,護理人員綜合考慮新生兒生理的、心理的、社會和精神各方面的狀態和相互關系,通過其父母的全程參與照護新生兒,使新生兒各方面都能到達完善的狀態。該模式可提高父母的育兒知識,促使父母的情緒和育兒行為改善,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我們將“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為理論基礎,以營養供給、信息刺激、親子交流為主要干預內容,觀察干預措施對新生兒生長發育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產科出生,家庭分布于都勻市市區內的256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男 104例,女152 例,出生天數7~27d。隨機抽取126例新生兒作為干預組,其余130例為對照組。兩組新生兒從產科出院時均排除其他軀體疾病。兩組新生兒性別、出生天數、家庭環境、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

1.2 操作方法

①干預組新生兒出院后3d,有專業護士按預約時間上門對產婦進行新生兒沐浴、臍、眼、皮膚、口腔等護理技術現場示范、講解,發放宣傳手冊,糾正認識和操作上的錯誤,每戶15min左右,并設立咨詢電話,解答產婦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專業授課內容包括:新生兒特點,懷抱與喂養,洗澡與日常護理,采用一對一操作示范,然后調查產婦家庭護理干預前后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的情況。②對照組新生兒出院后采用傳統的育兒方法,未進行家庭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①從沐浴、臍部護理、眼部護理和皮膚護理4個方面觀察家庭護理前后產婦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情況;②從呼吸道感染、皮膚膿皰、結膜炎和臍炎4種疾病觀察家庭護理干預前后新生兒的發病情況。③發育指標、體格測量指標包括體質量、身長、頭圍,測量者為經過培訓的護士。④智能測量標準,采用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法(NBNA),檢查過程由經過專業培訓、具有測量資格證書的護士進行。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用SPSS8.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 果

2.1 干預前后產婦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比較

由表1可見,126例產婦家庭護理干預后新生兒護理知識的掌握比例顯著提高,且與干預前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家庭護理干預后產婦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明顯優于干預前。表1 產婦家庭護理干預前后新生兒護理知識與干預前比較,*P<0. 01

2.2 兩組新生兒發病情況比較

由表2可見,兩組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皮膚膿皰、結膜炎、臍炎發病率除結膜炎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他項目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家庭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 表2 兩組新生兒發病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新生兒日平均體格增長情況比較

由表3可見,兩組新生兒日平均體質量增長相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家庭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體格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表3 兩組新生兒日平均體格增長情況 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 01

2.4 兩組新生兒NBNA神經行為評分

由表4可見,兩組新生兒行為能力相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家庭護理干預可有效地提高新生兒的行為能力水平。表4 兩組新生兒NBNA神經行為評分與對照組比較,*P<0. 01

3 討 論

由專業護士上門示范新生兒護理操作,用一種直觀的、手把手的指導方法把知識傳授給產婦,易被產婦接受和掌握,適合不同文化層次的產婦。為新生兒沐浴是產婦難以掌握的操作,通過專業護士的示范和講解,使產婦明白沐浴能更好地清潔皮膚污垢,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進行新生兒撫觸等,糾正了以往不規范的操作方法,使皮炎、紅臀的發生率大大減少。另外,傳統的坐月子房間緊閉門窗,喂奶后不拍背,也得到了糾正。從表1可見,干預后126例產婦新生兒護理知識掌握有非常顯著性提高(P<0.01)。

現在多數產婦雖然知識層次較以往有所提高,但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教條地沿用書本上或傳統的育兒方法,常因喂養或護理不當而導致疾病。因此,適時開展新生兒護理干預,因人而異地向產婦及家屬傳授有關產后基本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滿足產婦的求知欲,確保母嬰健康。如新生兒臍炎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多因處理不當繼發其他疾病。專業護士入戶向產婦、家屬宣教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知識,讓他們主動參與、配合臍部皮膚護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兒臍部皮膚感染。從表2可見,開展新生兒家庭護理干預,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

從干預組與對照組的NBNA各項評分比較來看,干預組行為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撫觸等干預措施能有效促進新生兒神經行為能力發展。

因此,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可以很好滿足新生兒父母的需求,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和智能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具有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同時“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實施,要求護理人員與新生兒父母保持長期的、良性的溝通,這對于工作忙碌、人力資源有限、偏重于完成護理任務的國內護理人員是嚴峻的挑戰。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