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眼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
張曉林
眼科手術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多為局部麻醉。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神志一直保持清醒,這就使患者的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對醫護人員的一舉一動和言談舉止尤為敏感,這就需要手術護士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護理,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使他們能平穩渡過手術階段,保證手術的成功。
1 心理護理應該從術前訪視時就開始
眼科患者大多由于眼部疾患在生活中造成諸多不便,因此渴望治愈的心情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對醫學的不了解,特別是對眼睛這樣一個相對于其他器官來說十分精密的部位,他們對如何手術及手術效果如何又存在著極大的恐懼心理。曾經就有這樣一位老年患者告訴我們,她聽同一病房的病友說,眼睛開刀要先將眼珠挖出來,刀開完以后再將眼珠裝回去。聽說這些以后,她嚇得好幾天吃不好,睡不好。直到我們去做術前訪視,給她詳細講解手術過程后,她才算松了口氣。由此可見,術前訪視時應該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安慰,耐心解釋手術中的每個細節,讓患者對手術過程有一個初步地認識,使他們能努力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手術。
2 手術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情緒波動隨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由于對手術環境的陌生,對即將開始的手術的恐懼,患者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緊張情緒。這時巡回護士要多和患者親切地交談。談話時語調盡量要放輕松一些,找一些患者比較熟悉的話題,譬如可以和患者談談他們的家庭情況、工作情況,讓他們從手術前的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同時告訴患者保持平靜的心情,可以更有利于手術地進行。
手術開始后,要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要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對于合理的要求盡量給予滿足。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告訴患者手術進行的步驟,讓他們知道手術進行的很順利,以免因擔心手術進程而使患者產生焦慮心理。如果因為疼痛而使患者煩躁不安,這時可以多和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還可以指導患者多做深呼吸,盡量使患者安靜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 術后的心理護理
手術結束后,如果手術效果較好,可以立刻告訴患者。這樣患者可以以積極的心態去配合后續治療,從而使患者能更快的痊愈。對于手術效果相對不太理想的患者,可以先將手術效果告訴家屬等到機會合適的時候再告知患者。這樣可以避免患者在手術創傷后又立即遭受更大的心理打擊。
對術后患者進行回訪,了解他們痊愈的情況,可以讓患者感受到自己在醫務人員心目中的重要性,使他們在醫院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感受到溫暖,這對患者疾病的康復是有幫助的。
總之,在患者圍手術期中,心理護理工作需要一直貫穿其中,以便隨時幫助患者解決各種心理問題,使患者平穩的度過手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