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65例的急救與護理
劉士香 張英華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患者的急救與護理程序。 方法 采取及時有效的降眼壓和手術治療,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結果 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痊愈出院。 結論 通過對65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患者的治療與護理,使患者盡早康復。
【關鍵詞】 青光眼;急救;護理
青光眼是一種以眼壓病理性升高,導致眼組織損害和視功能減退的致盲性眼病。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又稱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為老年人常見眼病之一。我國目前青光眼致盲人數占全體盲人的5.3%~21%。青光眼是常見致盲眼病,但并非不治之癥,如果給予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可恢復良好的視功能。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過程分六期:臨床前期、前驅期、急性發作期、間歇期、慢性期、絕對期。因急性發作期起病急,癥狀重,故是患者就診率最高的一期。如不及時搶救和精心護理,將會導致患者失明。為了防盲、治盲、預防復發,我科對2006年65例急性發作期患者的搶救與護理進行了如下分析。
1 臨床資料
我科2006年1~6月共收治65例急性發作期患者。其中無明顯誘因發病8例占12.3%,以情緒激動而發病35例占53.8%,因在黑暗處停留時間過長而發病17例占26.2%,因使用散瞳藥而發病3例占4.6%,因過度勞累而發病2例占3.1%。經藥物及手術治療均痊愈出院。
2 原因分析
2.1 解剖因素 前房淺、房角窄是引起本病的解剖因素。其角膜較小,而晶狀體相對地較大,睫狀體較發達,虹膜在睫狀體的終端位置常靠前,此類患者常為遠視眼。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增厚,使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位,增加了房水流經瞳孔的阻力,使后房壓力高于前房,使虹膜根部向前推移,從而加重了房角變窄的程度,形成生理性瞳孔阻滯,引起眼壓升高。
2.2 誘因 具有上述解剖特點的眼球,并不都能發生青光眼。在一些誘因的影響下,才使前房角關閉,眼壓升高。這些誘因有:(1)血管神經因素。情緒波動或過度勞累引起的閉角型青光眼的發作,可能與血管舒縮功能失調有關。(2)瞳孔散大。停在暗處,用散瞳劑及精神因素等均可使瞳孔散大,瞳孔散大時虹膜周邊部阻塞了前房角,阻礙房水的排出而引起眼壓升高。
3 急救
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應積極搶救,使前房角盡快開放,以免發生永久性周邊前粘連。在高眼壓情況下手術不但并發癥較多,手術效果也差。應先用藥物控制眼壓,使充血現象消退后再行手術治療。
3.1 藥物治療 為使眼壓下降,可同時使用幾種藥物。(1)縮瞳:使瞳孔收縮,周邊虹膜變薄繃緊離開小梁,使前房角開放。一般選擇1%~2%毛果蕓香堿溶液,5~10 min 1次,根據病情決定持續用藥時間。對瞳孔無明顯反應者,可點用0.5%~1%依色林滴眼劑,每10 min一次,共3次。(2)碳酸酐酶抑制劑:以減少房水生成,選用醋甲唑胺25 mg,每日3次,首劑加倍。(3)高滲脫水劑:給予50%甘油,1.5~4 ml/kg,口服。20%甘露醇250 ml,靜脈點滴,每日2次。
3.2 手術治療 (1)周邊虹膜切除術。目的是使前后房水交通,壓力保持平衡而降低眼壓。適用于房角大部分開放,粘連范圍<1/3周者。(2)小梁切除術。是一種濾過性手術,目的是建立房水向外排出的新通道,適用于房角已廣泛粘連患者。(3)激光手術治療:如激光虹膜切除術、小梁激光成形術[1]。
4 護理
4.1 飲食與休息 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應臥床休息,環境應安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康復。應給予清淡、多維生素、多纖維素的食物,勿吃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咖啡、濃茶,控制飲水量,保持大便通暢。
4.2 心理護理 給病人家屬講解青光眼的發作誘因、病變過程、危害及防治知識,消除焦慮心理,減輕對預后的恐懼感;說明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穩定的情緒對治療的積極影響;對視功能嚴重損害者進行疏導、釋疑、支持、鼓勵,使其心理平衡,正確面對現實。急性發作期患者一般情緒急躁、易怒。說明該病發作與情緒激動的密切關系,要求患者有自控能力[2]。
4.3 治療護理 嚴格遵照醫囑按時用藥,注意用藥監護。(1)縮瞳藥:用藥后觀察瞳孔和眼壓,滴藥時用棉簽壓迫淚囊區片刻,避免吸收中毒。(2)碳酸酐酶抑制劑:應用乙酰唑胺時,應注意神經末梢反應(口周及四肢末梢端麻木、針刺感等),可口服維生素B6緩解;還要注意泌尿系不良反應(少尿、血尿、結石等),可配合口服碳酸氫鈉緩解。(3)高滲脫水劑:應用20%甘露醇靜滴時應注意監測電解質,防止發生水電解質紊亂[3]。患者有心、腦、腎血管功能不全者應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及呼吸變化,以防意外。
4.4 手術護理 (1)手術前護理。向患者介紹病區環境,使其熟悉適應陌生環境,不僅讓患者的心理舒適,還可減少患者因手術包扎雙眼失去定向力而產生不安、害怕的感覺。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及手術的過程,解釋常規處理的理由及重要性。根據需要對術中、術后可能遇到的問題作床邊指導。如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活動、呼吸調整、眼球下轉,教會如何防治咳嗽及打噴嚏等。術前沖洗結膜囊、沖洗淚道,以防止手術感染。(2)手術后護理。患者應安靜臥床休息,宜側臥或健側臥位。因為兩眼包蓋,第一次下床行走時要小心并加以扶持,避免跌倒。活動要適度,控制咳嗽、打噴嚏、嘔吐,不用力擠眼,不揉按術眼,不用力排便,如三天無大便,應給予緩瀉劑。術后每天換藥時應注意觀察角膜是否水腫、前房深淺、瞳孔形狀、眼壓變化,要特別注意濾過部位的狀態,若發生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系,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4.5 健康指導 囑患者不要在暗處長時間停留,避免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青光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使用阿托品等藥時,必須按醫囑使用,并注意用藥的反應。指導青光眼患者及家屬進行自我監測,如有眼脹痛、霧視、虹視、視力急劇下降、視野缺損等變化,馬上到醫院診治。指導行濾過手術的患者,術后1個月,應經常自我按摩眼球,以保持濾過的通暢。對視力明顯下降者,指導其生活自理方法,防止跌傷、碰傷。指導可疑人群(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進行定期檢查,爭取更多的患者能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以減少盲目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