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舒適護理模式對手術患者的應用
曹敏麗
【摘要】目的 探索舒適護模式對手術患者的應用術患者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對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案例隨機抽樣,并對圍術期不同階段(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的患者走訪調查。結論 舒適化護理明顯提高了手術護理質量和手術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舒適護理模式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情況,不僅開始注重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而且對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舒適化·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因此,醫院轉變服務理念,完善服務設施,優化服務環境,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舒適化醫療服務,以適應新形勢下醫療發展的需要。,也是醫院增強競爭力的需要。 舒適化護理是一個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生理、心理達到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舒適化醫療護理是醫院護理發展的方向,特別是對手術患者尤為重要,因為手術患者存在著術前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因素。術中存在因恐懼不配合·體能特征受到影響;術后出現暈厥·心理障礙·過激反應等。針對手術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容易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采取舒適化護理模式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也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患者的康復,現就手術患者舒適化護理模式談幾點個人觀點: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對2010年3月-2011年12月期間醫院對五百例手術患者,按性別分兩組,其中男性276人·女性224人 1.2·手術圍術期舒適化護理 1.2.1術前舒適化護理 術前就是患者決定接受手術治療到將患者安置到手術臺上為止,術前舒適化護理因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2.2做好對手術患者的術前宣教和心理指導,一旦確定手術后,患者就會對麻醉和手術感到緊張和恐懼,對自己所患疾病感到焦慮或憂傷·甚至悲觀·絕望,術前訪視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措施之一,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講解通俗易懂的相關的醫療知識,讓患者了解自身的手術情況,放下心里負擔,配合手術治療; 1.2.3護理人員親切關愛,熱情對待,給患者提供高效舒適的人性化護理,患者術前護理人員要經常主動與其交流談心,掌握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狀態,在語言舉止上要得體大方,給患者以關愛,盡力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和克服恐懼心理,以積極配合手術進行; 1.2.4給患者舒適優雅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要保持病室的空氣清新·衛生整潔·整體干凈,可適當放置鮮花盆景等,舒緩患者壓力使其平和積極配合手術治療。患者接入手術室過程中注意不必要的顛簸碰撞,平穩的把患者安置到手術床上,從熟悉的病房到陌生的手術間后,患者常常表現為過度緊張與害怕,此時護士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以病人為中心,守護在患者身旁〔2〕。 術前護理是整個手術階段比較重要的環節,將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