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期胃癌患者淋巴化療聯合腹腔化療的護理
朱彩貞 鄭志強
【關鍵詞】 阿霉素制劑 聯合應用活性炭吸附阿霉素制劑的淋巴化療和腹腔化療是目前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新進展[1,2]。治療中護理的嚴密觀察和配合,有利于患者安全渡過化療期。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應用淋巴化療聯合腹腔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48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就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48例,均經胃鏡檢查病理確診,男30例,女18例,年齡32~78歲,平均(38.5±12.2)歲;管狀腺癌10例,乳頭狀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8例,黏液腺癌10例,印戒細胞癌8例;卡氏評分均>80分。活性炭混懸液由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提供[2]。臨用前用生理鹽水調配,濃度為3.75g/L,抽取10ml加入阿霉素10mg中振搖10min,即可得阿霉素-活性炭(ADM-CH)混懸液。腹腔化療液:取150ml活性炭懸液加入阿霉素50mg。化療方法:術前1周經胃鏡在腫瘤周圍2cm內多點注入特制的ADM-CH混懸液10ml,進針達黏膜下,深約0.5cm,緩慢推注;淋巴化療1周后行胃癌根治性手術,關腹前將ADM-CH混懸液150ml灌入腹腔。結果:局部淋巴結復發3例,肝轉移5例,死亡11例,無瘤生存29例;1、3年生存率分別為83.2%、68.7%;淋巴化療出現胃壁壞死穿孔而行急診手術1例,胃出血2例經保守治療好轉,無急性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心臟抑制或嚴重胃腸道反應而終止化療者。
2 護理措施
2.1 淋巴化療的護理
(1)化療前準備:詳細詢問患者有無嚴重心肺疾病及藥物過敏史、吸毒史、飲酒史及長期服用安眠藥史。化療前除準備常規胃鏡檢查外,準備好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及急救藥品、器械。(2)化療中配合:及時配合輸液、注射藥物和變更患者體位,密切觀察監護儀。本組1例患者因操作時間過長,不能耐受,血氧飽和度下降,經停止操作、吸氧后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繼續操作完成。術中如胃黏液、泡沫、血跡較多,胃鏡視野不清晰時,用生理鹽水經活檢管道注入沖洗。(3)化療后配合:淋巴化療后,將患者安置恢復室,由專人管理,臥床休息12~16h。72h內嚴密觀察體溫、血壓、脈搏、面色及有無嘔血、黑便,有無腹痛癥狀及腹膜炎體征,警惕出血和穿孔的發生[3]。本組2例于化療后12h惡心并嘔吐少量咖啡色液,給予補液、止血處理治療好轉;1例于化療后第2天出現腹痛,經X線透視膈下有游離氣體,診斷胃穿孔而急診行胃癌根治手術。
2.2 腹腔化療的護理
(1)術前準備:腹腔化療在手術中進行,故化療前需了解患者的機體狀況。胃癌患者一般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營養不良和貧血,應鼓勵進食易消化、高營養的食品,必要時予輸注白蛋白或紅細胞懸液,補充蛋白質和紅細胞[4]。本組2例入院時血紅蛋白<80g/L、白蛋白<30g/L,經上述方法處理后血紅蛋白>100g/L,白蛋白正常范圍。⑵ 腹腔化療后護理:術后24h 內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腹腔化療后3 d 內,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可給予一定的止吐治療,并及時補液,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本組4例術后72h內出現頻繁嘔吐,予靜脈推注樞丹針8mg后均緩解;腹脹一般在第2天即減輕,第3天基本消失,若第3天仍腹脹嚴重,應及時檢查肝腎功能及尿量、水電解質情況,必要時控制攝入水量,遵醫囑予以利尿措施;隨時觀察有無皮下積液、腹腔感染、腸穿孔、腸出血、腸梗阻、傷口裂開等嚴重并發癥的出現,本組1例術后第5天仍未恢復肛門排便、排氣,腹脹明顯,X線腹部平片提示腸腔積氣,予保守治療后緩解。
2.3 副作用的觀察及護理
(1)心臟毒性反應:阿霉素可致心肌損傷、心力衰竭,故嚴密的心電監護非常重,應及時進行心電圖檢查,當出現QRS波群持續性低電壓、收縮間期的延長超過正常范圍(PEP/LVET),以及射血分數減低時,應立即報告醫生。(2)肝腎功能損害:阿霉素和其它細胞毒藥物一樣,因腫瘤細胞的迅速崩解而引起高尿酸血癥,故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血尿酸水平,每天觀察尿量的變化,保持靜脈補液通暢,適時加強利尿,使尿量達2500ml以上。(3)骨髓抑制:主要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應定期進行血液學監測,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讓患者多休息,室內空氣定期清潔消毒,注意保護性隔離,避免戶外的活動;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治療。(4)胃腸道反應:如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及時對癥處理。本組48例均未出現嚴重心臟毒性反應、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
2.4 心理護理
患者對癌癥、對化療方案化療藥物一般都缺乏了解,而且由于化療后反應和預后的不確定性,容易出現焦慮、恐懼、憂郁,應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其焦慮原因,介紹化療的目的、化療的方案及其優越性,說明化療的必要性、化療藥物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并可例舉化療后康復良好的病例,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以良好的心境配合治療。并盡可能根據病種,把同病種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增加患者間的情感交流。同時指導家屬關心和照顧患者的同時,囑患者盡量自理生活,以淡化其患者角色意識,增加其參與社會的情趣和意識。
【參考文獻】 1 Takahashi T, Hagiwara A , Shimotuma M, et al.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ith mitomycin C bound to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1995, 19(4):565~569. 2 楊勇明,鄭志強,盧明東,等.淋巴化療聯合腹腔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觀察.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7,22(3):231~232. 3 孟強,李會晨,崔龍,等. 消化道惡性腫瘤淋巴化療的現狀.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