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分析實驗開放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佚名
作者:陳曉穎,高曉霞,宋粉云
【摘要】 作為一門實踐學科,藥物分析實驗開放式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科研素質都有所提高,推動了以學生個性需求為主導的教學管理模式的實施,為培養創新性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
【關鍵詞】 藥物分析;實驗課;開放式教學
藥物分析是藥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是一門研究和發展藥品全面質量控制的方法學科,是藥學科學研究的“眼睛”,實踐性很強。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在藥物分析實驗教學中開展開放式教學的嘗試。
1 實驗室開放的模式 為了貫徹“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形式多樣、講究實效”的原則,讓大多數學生在實驗室開放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根據學生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開放形式。
1.1 階段性開放模式
實驗室在完成既定的實驗任務后,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安排一定實驗內容,學生預約,老師統一安排,集中開放。使學生的實驗條理化、系統化,強化技能訓練。
1.2 提高性開放模式
教師科研工作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擴大教學空間和學生思維空間,使實驗教學內容實現了三結合,即基礎與前沿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科研結合。
2 實驗室開放取得的效果
2.1 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
實驗室的開放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并得以加深和鞏固。學生有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發揮特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2 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主動去駕馭整個實驗過程,在主動、愉快的實驗環境中充分發揮個性,培養能力,在知識、能力、品格等方面都得以提高。
2.3 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教師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研究項目的選擇、實驗方法的建立、實驗的準備、實驗數據的記錄和處理、實驗結果的總結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鍛煉。
2.4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教研室曾對參加實驗室開放的同學進行多次問卷調查,有95%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實驗技能、思維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提高,有64%的學生希望在低年級就進入專業實驗室學習,學生們還要求進一步拓展實驗室開放的內容。
2.5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將學生的興趣和精力引導到實驗、學習和科研中來,防止將課余的時間、精力用于上網和玩游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都大有裨益。
2.6 促進了實驗室建設
經過3年的實踐,藥物分析實驗室實現了安全、有序開放,為教學改革和實驗室管理改革進行了有益探索。
3 開放式教學的注意事項及有待探討的問題
3.1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開放式學習形式新穎、活潑,但不等于獲得知識從此變得毫不費力,相反,學生開始嘗到自學的艱辛。因此,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是開展開放式教學的首要條件。
3.2 加強指導是保證開放式教學質量的關鍵
提倡開放式教學不是鼓勵“放任自流”,相反應加強指導。
3.3 加強管理,保證安全
開放式教學大部分時間是由學生自行實驗,實驗中常接觸水、電、火、易燃易爆或具腐蝕性、毒性的試劑,因此嚴加管理,保證安全特別重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