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改革模式初探
盧靜華 楊輝 鄭毓珍
【摘要】 通過優(yōu)化實驗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開設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以及建立實驗室開放制度和實驗成績綜合評定方法,對藥物分析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實踐證明,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改革真正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 藥物分析 實驗教學改革 設計性實驗 綜合性實驗
藥物分析實驗課是藥物分析課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墓ぷ髯黠L,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藥物分析課程作為校級精品課,我們以建設省級精品課為目標,從培養(yǎng)學生熟練的分析操作技能、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運用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出發(fā)點,對藥物分析實驗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驗課的考核辦法等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實踐。
1 優(yōu)化實驗內容
將教學內容分為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為了鞏固理論課知識,增強實驗操作技能,實驗課開始我們先開設部分驗證性實驗,并且這些實驗是與理論課銜接上的。例如藥物的一般雜質檢查、氧瓶燃燒法測定鹽酸胺碘酮的含量、磺胺、巴比妥類藥物的鑒別等,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藥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規(guī)范化操作技術,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為后面開設的綜合設計和開放性實驗奠定基礎。 設計性實驗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創(chuàng)新意識[1]。教師根據(jù)實驗室能夠向學生提供的儀器、試劑、藥品,選擇難度適當并且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的實驗,讓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師生共同討論修改方案,最后由學生獨立進行實驗,寫出實驗報告。例如我們開設了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含量測定,學生根據(jù)理論課所學知識,查閱文獻,設計出各種分析測定方法,經(jīng)過教師審閱及反復修改后確定分別采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和兩步滴定法進行實驗。 在綜合性實驗上,我們開設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銀黃注射液中黃芩苷和綠原酸的含量,讓學生通過對中藥制劑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及含量測定的系統(tǒng)操作,使藥物分析學科能夠與相關的藥劑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學科內容相結合,通過藥學各學科之間的實驗整合,使學科知識相互交融,讓實驗教學更貼進科研,培養(yǎng)學生獨立創(chuàng)新、科學研究等綜合能力。
2 改進教學模式
2.1 建立實驗室開放制度
開放性實驗教學的目的一方面鍛煉學生將課堂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科研意識。在期末實驗全部結束后,我們將實驗室尤其是儀器室全部對學生開放。實驗一般不受時間、學時限制,可以半天、一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接著做。由教師制定實驗題目,指導學生獨立完成文獻查閱、方案設計、實驗操作等整個過程,并寫出詳細完整的實驗報告或小論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其獨立進行藥品質量檢驗、藥品質量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打下基礎,同時也使他們熟練掌握了一些大型儀器的使用,如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這些儀器由于平時課堂上儀器少、學生多,一些學生還不能完全熟練掌握。
2.2 改革實驗考核辦法
以往學生的實驗成績都是以實驗報告成績來評定,這樣很難反映學生真實的實驗水平。為了能夠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將實驗報告成績以50%比例記入實驗總成績,而報告主要以實驗原始紀錄、結果計算、課后思考題回答的準確度來綜合評定。此外,每一次實驗課教師還要給每個學生一個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課堂提問、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動手情況等,占總成績的25%。學期末還要進行一次實驗技能考試,該成績占總成績的25%。
總之,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實踐,得到了絕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和贊同。通過實驗真正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夠和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在藥品質量分析與檢驗方面的過硬本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