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云南白藥對阿霉素血管外滲的防護作用
佚名
作者:路雪芹,梁紅霞,白琴,王蕊,周偉
【關鍵詞】 血管外滲
【關鍵詞】 阿霉素;血管外滲;云南白藥;硫酸鎂
0引言
阿霉素(ADM)毒性較強,如滲出血管外可造成局部組織嚴重壞死[1]. 目前ADM外滲后臨床常用硫酸鎂局部濕敷治療,效果欠佳. 我們應用云南白藥乙醇膏行動物實驗取得較好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選成年新西蘭大白兔24只,體質量(2.5±0.5) kg,雌雄不限. 5 g/L ADM溶液;云南白藥粉250 g加入750 mL/L乙醇液中,制成云南白藥乙醇膏;50 g/L硫酸鎂溶液.
1.2方法
取兔兩后肢和左前肢腿部為實驗部位,隨機分配3種處理: ①云南白藥組:用云南白藥乙醇膏均勻涂抹(直徑約5 cm);②硫酸鎂組:用溫50 g/L硫酸鎂溶液紗布濕敷;③生理鹽水對照組:用50 g/L溫生理鹽水紗布濕敷. 用藥后塑料薄膜覆蓋包扎固定,以減少藥物蒸發(fā)及脫落. 每3 h換藥一次,8 pm至次日8 am停換藥. 物理方法備皮,直徑約5 cm. 各備皮區(qū)中心用阿霉素溶液1.5 mL皮下注射(隆起直徑約1 cm),制作阿霉素血管外滲模型. 用藥后行肉眼觀察并測量局部紅腫及潰瘍情況. 于第3, 5, 10日每次處死8只,于實驗部位以注射點為中心直徑1 cm取材,各組均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程度.
統(tǒng)計學處理: 觀察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所用統(tǒng)計方法為方差分析.
2結果
2.1肉眼觀察可見各組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壞死及炎性滲出物附著,潰瘍形成. 云南白藥組與硫酸鎂組、對照組比較紅腫與潰瘍直徑3 d無差異,5 d, 10 d P<0.01,有顯著性差異. 硫酸鎂與對照組比較,3, 5, 10 d均無顯著性差異(表1).表1各組皮膚紅腫及潰瘍直徑(略) 2.2病理組織學檢查見炎性細胞浸潤,真皮內毛囊被累及,甚者形成微膿腫,皮下組織亦呈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圖1).
3討論
ADM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化療藥物. 具有強烈的細胞毒性作用[2],外滲后可造成組織嚴重損傷和壞死. 云南白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作用,減少炎性滲出[3]. 500 mL/L乙醇具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殺菌作用,能促使云南白藥迅速滲透組織起效. 二者協(xié)同對局部組織起良好保護作用. 硫酸鎂為常用外敷藥物,能擴張血管,增加血流,使細胞聚集增強白細胞抗炎作用. 各組雖然都有紅腫、炎性滲出物、潰瘍等炎性反應,但云南白藥組是從多到少,炎癥消退及愈合快. 硫酸鎂組炎癥消退較緩慢,組織損傷較重. 對照組從少到多,組織變性、壞死,形成潰瘍,有大量的膿性滲出物. 實驗結果證明云南白藥對阿霉素血管外滲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硫酸鎂只能減輕水腫,對炎性反應及細胞保護無治療作用.
[1] 李振. 惡性腫瘤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09-111.
[2] 馬祖勝,馮英明,姬統(tǒng)理,等. 表阿霉素和阿霉素誘導人肝癌細胞凋亡[J].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2(19):1759-1762.
[3] 陳榮華,王秀紅. 云南白藥治療靜脈炎14例[J]. 山西護理雜志,1998;1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