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度妊高癥行剖宮產術27例的麻醉處理
黃素芳
近幾年來,在連續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及全麻下行重度妊高癥行剖宮產術27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7例患者,血壓、化驗檢查及臨床表現均符合重度妊高癥的診斷[1]。年齡23—38歲,平均29.5歲,妊娠36—37周5例,37—39周15例,40周以上7例。先兆子癇21例,子癇6例。妊高癥合并心衰4例,合并肺水腫、腦出血1例,可疑DIC2例,胎盤早剝1例。入院12小時內手術者11例,12—24小時內手術者10例,24—48小時內手術者6例。連續硬膜外麻醉10例,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12例,全麻5例。
1.2麻醉方法 術前均經鎮靜、解痙、降壓、利尿等處理。對無低血容量或凝血功能障礙的先兆子癇患者選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其他椎管內麻醉禁忌癥或胎兒宮內窘迫需緊急手術的患者選用氣管內插管全麻。
1.2.1連續硬膜外麻醉 穿刺點為L1-2向上或L2-3向上置管3—4cm,麻醉藥1.5%—2%利多卡因或0.5%—0.75%的羅哌卡因,試驗量2%利多卡因5ml,生效后追加7—10ml。
1.2.2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 分單點針內針法和兩點穿刺法,前者采用B-D公司生產的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穿刺包,取L2-3間隙穿刺,穿刺成功后通過針內針蛛網膜下腔注入腰麻藥0.75%布比卡因1.1—1.3ml+25%葡萄糖注射液共1.2—1.5ml,然后拔出腰穿針,向上置入硬膜外導管3—4cm;后者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點為L1-2間隙向上或L2-3間隙向上置管3—4cm,然后腰麻,穿刺點選L3-4間隙,劑量同針內針法。
1.2.3全麻 在手術消毒、鋪巾準備好后開始誘導,異丙酚2—2.5ml/kg、芬太尼1ug/kg、琥珀膽堿1mg/kg、快速氣管插管后吸入氧和50%氧化亞氮,0.75%異氟醚維持,胎兒取出后立即加深麻醉,可適當提高氧化亞氮的濃度,追加阿片類鎮痛藥的劑量,但吸入麻醉藥仍維持低濃度。術畢清醒后拔管,送外科ICU繼續監護治療。
1.3監測 術中常規監測氧飽和度、ECG、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呼吸、血壓、血氣、電解質及中心靜脈壓等。
2 結果
10例連續硬膜外麻醉病人,感覺平面在T8以下者6例,感覺平面在T6-8者3例,感覺平面達T4者1例,出現血壓下降應用麻黃素治療者2例。12例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病人,感覺平面在T8以下者11例,感覺平面在T6-8者1例,無一例應用升壓藥物。5例全麻病人,術畢清醒拔管,無煩躁不安和抽搐,在ICU監護治療24-48小時后回產科。剖出的27個新生兒,有14個發育欠佳,11例進行新生兒復蘇,無一例死亡。 3 討論
重度妊高癥使妊高癥患者高血壓、水腫、蛋白尿進一步加重,出現先兆子癇或子癇的情況,對母嬰危害極大,是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終止妊娠是治療重度妊高癥的極重要的措施。剖宮產麻醉的風險與先兆子癇或子癇的嚴重程度及治療的情況密切相關,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是保證術中鎮痛完善、病人安靜、肌松良好及母嬰安全的關鍵。有研究指出:硬膜外阻滯可有效抑制手術創傷,使機體應激反應減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且有助于妊高癥的治療[3]。本組27例患者中,10例選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良好,麻醉平面和母體血壓能較好控制,對母嬰安全可靠;12例選用了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麻醉起效更快,鎮痛完善,可控性更強,比單純硬膜外麻醉或單純腰麻更具優點;對合并心力衰竭、肺水腫、胎兒宮內窘迫及凝血功能異常的5例患者選用全麻,保證了術中心血管功能的穩定和良好的呼吸道控制,有效避免了妊高癥并發癥的發生。
總之,重度妊高癥患者,術前、術中及術后極易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左心衰、肺水腫、腦出血、急性腎衰等并發癥,麻醉醫師術前應適當補充血容量,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紊亂,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術中維持適當的血壓水平,減輕心臟負擔,術后加強進一步的監護治療,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及時進行妥善處理。
參 考 文 獻
[1]沈七襄主編.危重疑難病患者的麻醉.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366.
[2]李樹人,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主編.產科麻醉.現代麻醉學.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16—1318.
[3]潘賢必,潘寧鈴,王紅等.硬膜外阻滯對剖宮產胎兒臍血流的影響.中華麻醉學雜志,1999,19(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