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支氣管鏡下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的麻醉處理
翟蓮梅 胡紅玲
【摘要】 為探討纖維支氣管鏡下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的麻醉處理方法,選擇34例氣管異物小兒均在肌注氯胺酮2~3mg/kg基礎麻醉后入室,靜注地塞米松0.3~0.5mg/kg、1%利多卡因1mg/kg、丙泊酚1.5~2.5mg/kg、芬太尼1~2μg/kg誘導,麻醉維持以丙泊酚5~8mg/(kg·h)泵注。 結果,麻醉前后患兒HR、MAP、SPO2變化無明顯差異。有5例出現一過性呼吸抑制,2例嗆咳,經靜脈推注地塞米松、丙泊酚后緩解。所有患兒均在20min內清醒。利多卡因、芬太尼、丙泊酚配伍全靜脈麻醉用于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是一種比較安全且蘇醒快的麻醉方法。
【關鍵詞】 兒童 氣管異物 麻醉
小兒氣管內異物取出術麻醉的主要困難在于麻醉與手術共用同一呼吸道,有相互干擾問題,手術風險性增大。因該類手術的時間不確定,對麻醉的要求高。手術期間要求維持足夠的肺泡氣體交換和適當的麻醉深度,減輕應激反應,術畢蘇醒快、呼吸通暢。本文就纖維支氣管鏡下小兒氣管異物取出的麻醉處理方式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小兒氣管異物34例,年齡1.5~6歲。男28例,女6例。體重12~25kg,ASAⅠ~Ⅱ級。
1.2 麻醉方法及用藥
術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苯巴比妥鈉2mg/kg(嬰幼兒不用)。入室前肌注氯胺酮2~3mg/kg。入室后開放靜脈推注地塞米松0.3~0.5mg/kg,1%利多卡因1mg/kg,丙泊酚1.5~2.5mg/kg(商品名:靜安,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生產),芬太尼1~2μg/kg誘導,用微量泵以5~8mg/(kg·h)泵入丙泊酚。以喉鏡挑起會厭,明視下于咽喉部、聲門及聲門下噴2%利多卡因充分表面麻醉或經環甲膜穿刺氣管內注射局麻藥,面罩給氧約5min后開始手術,將高頻噴射呼吸機接于纖維支氣管鏡上。通氣頻率60bpm,驅動壓0.3~0.5kg/cm2,吸呼比1∶1.5~2。異物取出后停藥。
1.3 觀察指標
記錄誘導前、置鏡前、置鏡后5min、術畢后5min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脈搏氧飽和度(SPO2)。監測呼吸抑制、嗆咳、呃逆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等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4例患兒均能順利置入纖維支氣管鏡。其中有5例出現一過性呼吸抑制,表現為屏氣、輕度喉痙攣伴SPO2的輕度下降,經擠壓胸廓后緩解。2例在置入纖維支氣管鏡時出現嗆咳。經靜脈推注地塞米松5mg、丙泊酚0.5~1mg/kg后緩解。術畢所有患兒均在20min內清醒、脫氧可維持SPO2≥95%,無呼吸抑制、呃逆。誘導前后HR、MAP、SPO2的變化見表1。表1 誘導前后HR、MAP、SPO2的變化(略)
3 討論
小兒氣管異物的麻醉要求較高,既要求麻醉提供一個視野安靜清楚及有足夠大空間的工作條件又要保證肺泡有效通氣、不出現喉痙攣及麻醉時間不受限制。本組患兒按文中配伍麻醉很好地完成了手術。我們的體會,患者入手術室前肌注2~3mg/kg的氯胺酮使患兒安靜,不會造成呼吸抑制,有防止支氣管痙攣的作用,也避免了因哭鬧而加重氣道梗阻。靜注利多卡因有中樞鎮靜鎮痛作用,可減少氯胺酮藥量及不良反應[1]。丙泊酚能消除咽喉反射,對呼吸的抑制呈一過性,持續時間很短,且丙泊酚是一種短效、速效的全麻藥。麻醉深淺易于調控,蘇醒迅速、無肌肉顫動、咳嗽、呃逆等不良反應[2]。小劑量的芬太尼以及利多卡因鎮痛作用強,減輕了術中心血管的不良反應。三藥聯合應用,芬太尼、利多卡因能增強丙泊酚的麻醉效能,減少丙泊酚的用量[3]。術中維持采用丙泊酚5~8mg/(kg·h)泵注,減輕了對心血管的抑制作用,且術后惡心、嘔吐發生率低,麻醉深度維持適宜。這種麻醉方法保留了自主呼吸,且血液動力學穩定。采用高頻呼吸機噴射通氣,這種通氣方法既不占用氣道空間,又可使氣道完全開放,不影響纖支鏡操作,能維持充分的供氧和有效的肺泡通氣[4]。由于有自主呼吸噴射頻率不宜過高以免造成氣壓傷、二氧化碳蓄積及酸中毒的可能。
本組患兒均在20min內清醒,主要是利用利多卡因充分表麻加環甲膜穿刺氣管內注射局麻藥減輕了應激反應,減少了全麻藥的用量。而丙泊酚為短效全麻藥,蘇醒迅速完全,術后呼吸抑制發生率低。采用泵注給藥滿足了這類手術的時間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