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江夏區生態畜牧業發展情況調查

況輝

: 為貫徹執行江夏區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與湖北省人民政府簽訂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責任狀》以及省政府與財政部、環保部簽訂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協議》要求,江夏區人民政府出臺了《江夏區農村環境整治實施方案》。該方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農村環境為目標,以農村環保“四個兩”示范工程(即“兩清”、“兩減”、“兩治”、“兩創”。“兩清”為清潔種植和清水養殖;“兩減”為化肥施用減量化和農藥施用減量化;“兩治”為村莊環境整治和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兩創”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和生態村創建)為主線,推動我區集中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有效處置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養殖廢棄物,有效推廣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健全完善農村環保長效體制機制,創建梁子湖流域全國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方案將實施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列為八項工作目標之一,要求畜禽養殖場與居民集中區有合適的防護距離,有配套建設相應的廢棄物貯存、運輸、處理設施,畜禽糞便得到有效處理且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為此,江夏區畜牧部門調整工作思路,將畜牧業發展重點由追求規模養殖向追求生態養殖、提檔升級轉變,著力畜禽生態養殖,采取生物發酵床“零排放”、沼氣能源利用、有機肥生產、建設種養循環農業園(場)等方式,重點加強畜禽養殖小區和畜禽散養密集區的污染治理與廢棄物綜合利用,探索試行養殖業污染總量減排,有效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并建設江夏區梁子湖流域示范區內村組入戶式小型沼氣工程。

1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生態畜牧業是指運用生態系統的生態位原理、食物鏈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共生原理,采用系統工程方法,并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成就,以發展畜牧業為主,農、林、草、牧、副、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統一的畜牧業產業體系,是一個以畜牧業生產為主的多目標、多功能、多層次、多成分的組合合理、結構有序、開放循環、內外交流、關系協調、能協同發展和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是技術畜牧業的高級階段。生態畜牧業主要包括生態動物養殖業、生態畜產品加工業和廢棄物(糞、尿、加工業產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無污染處理業。

江夏區是國家商品瘦肉型豬基地縣(區)、全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國家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區)及湖北省優勢農業板塊基地(生豬)。近年來,江夏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畜牧養殖大區的優勢,以發展生態畜牧業為突破口,促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畜牧業得到長足的發展,畜牧業集約化和企業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并且逐步向生態化邁進,呈現出生產發展、效益增加、生態改善的良好發展態勢。當前,我區建成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規模場)92個,發展畜禽專業戶2 000戶。建成大型沼氣工程41處,大型生物發酵床養殖小區32處,萬頭豬場千畝以上種養循環生態農業園(場)3處。2010年全區生豬出欄90萬頭、家禽1 900萬只,肉蛋產量12.48萬t,畜牧業產值20.5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比重的32.5%,增加值達到8.3億元。

2生態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措施與成效

(1)堅持科學發展,調整養殖結構。為尋找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與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平衡點,對養殖結構和區域布局進行科學調整,充分發揮比較效益。一是調整優化規劃布局,將武漢外環線以內和梁子湖、斧頭湖沿湖岸線1 000m范圍劃定為畜禽禁養區;將江夏經濟開發區及周邊區域劃定為畜禽限養區,將外環線以南的南部鄉鎮劃定為畜禽適度規模養殖區。二是調整優化畜種結構。集中精力,專心發展生豬、肉雞、肉鴨,限制發展草食家畜。三是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實現家畜良種推廣工程,引進美國、丹麥、瑞典冠軍種豬以及印尼、印度高端種牛,不斷提高良種覆蓋率,全區良種覆蓋率達95%。四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在實現規模化前提下,注重標準化,2010年,怡山灣豬場、省農牧安山豬場、省畜科所豬場通過農業部全國首批畜禽標準化示范場認證;鞏固溫氏活禽、賀站仔豬交易市場謀劃生豬電子交易平臺建設;鞏固現有屠宰能力,積極推動中糧150萬頭屠宰擴能生產項目,注重“新”、“深”,培育品牌。五是調整優化養殖結構。從單純的畜禽規模養殖,向花園式生態型循環農業園(場)擴展,成功建設怡山灣、金林、光輝三個萬頭豬場循環農業示范園(場)。

(2)堅持集約養殖,續建專業小區。2010年,以“億只鴨工程”契機,著力建設肉鴨養殖小區,先后建成單批5萬只和10萬只養殖小區分別為22、2個,在建8個。目前畜禽規模養殖小區92個,其中萬頭生豬養殖小區40個,30萬只肉雞養殖小區12個,30萬只肉鴨養殖小區32個,萬只蛋雞養殖小區4個,種禽、種牛、奶牛養殖小區4個,全區生豬、家禽集約養殖所占比例分別達到85%、95%。

(3)堅持資源循環,提高綜合產能。為促進資源循環使用,將“兩型”循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摸索,跳出畜牧業,謀劃畜牧業的發展。一是大力推進“一池三改”、沼氣能源與有機肥生產。全區37個萬頭生豬小區采用紅泥塑沼氣技術,建成3 000~12 000m3沼氣池35座,采用中溫發酵技術,建成發酵塔2座,37處特大型沼氣池年產沼氣3 000萬m3。配套建設有機肥生產,已經建成中化東方、鄂美等4處有機肥場,年產有機肥25萬t。二是積極探索以生豬規模養殖為核心,以廢棄物治理利用為載體,以土地流轉經營為依托,以遷村騰地建設農民新村為手段,以助農增收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先后建成怡山灣生態農場,金林生態農場,光輝生態農業園。 (4)堅持環保養殖,實現生態發展。一是發展生態化基地建設。沿山邊、林邊、苗木基地邊、蔬菜基地邊發展生豬規模養殖,沿湖塘庫壩邊發展水禽養殖,沿107國道發展肉雞養殖。二是推廣生物發酵床養殖和生物減排技術。在6個萬頭生豬小區和32個30萬只肉鴨小區推廣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同時推廣應用復合微生物制劑,降低廢棄物中氮、磷及有機質含量,改造空氣環境,達到減排目的。三是力推花園式養殖。在現有92處規模養殖園區,廣植桂花、玉蘭等名貴苗木,既美化了畜禽養殖小區環境,又增加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5)堅持品牌培育,增強競爭能力。通過培育一批養殖業品牌,做好產業鏈延伸,推進項目引進建設,增強了畜牧產業、畜牧品牌、畜牧產業鏈的競爭力。一是通過中糧集團、溫氏集團等知名品牌企業進駐,帶動我區畜牧生產方式轉變和快速發展。二是培育“金林”種豬、“家佳康”肉品、“自然源”蛋品等自有品牌,提升江夏畜產品知名度和競爭能力。三是不遺余力推進“三品”、HACCP、龍頭企業、示范場等認證認定,提升江夏區畜牧產品競爭軟實力。四是做好新聞宣傳,多方位展示畜牧業發展成果,為畜牧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輿論氛圍。

(6)堅持防檢監管,確保穩定發展。防檢穩畜牧、經營活畜牧、發展強畜牧,是我區畜牧系統和畜牧行業一貫堅守的工作理念和發展思路。實際工作中注重兩手抓。一手抓基礎工作,確保兩個100%,即確保農戶散養基礎免疫100%,規模場程序免疫100%。一手抓規范管理,確保“十個到位”。即組織領導、基礎免疫、責任落實、工作計劃、監管網絡、巡查督查、檢疫程序、畜產品監測、經費保障、考核獎懲等十個到位。全區2010年全年無一例重大動物疫病疑似疫情,無一例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成功檢出并規范處置瘦肉精陽性豬191頭。

(7)堅持助農增收,改善生產生活。畜牧業發展為農民持續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規模養殖占比大、底盤穩,又增強了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雖然歷經洪災、畜禽市場低谷期,但盤點全年,畜牧業仍然是地方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仍然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全區2010年畜牧產業鏈實現產值48億元,其中養殖環節產值20億元,畜產品及飼料加工環節產值25億元,三產服務業產值3億元,畜牧業為全區40萬農業人口人均創造養殖環節產值5 000元,畜牧產業鏈為全區40萬農業人口人均創造產業鏈產值12 000元。

3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問題與建議

江夏區生態畜牧業發展通過系列措施的實施得到快速發展,但生態畜牧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與畜牧業發展的矛盾,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體制機制與防疫監管、畜產品安全執法之間的矛盾。今后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做好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各項工作,促進生態畜牧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1)進一步合理調整畜禽養殖業布局,堅持標準化、規模化健康養殖。畜禽養殖業合理的空間布局、科學的種養結構、穩定的生產能力、與環境和諧的生態關系,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要按照2010年中央1號文件的要求,合理調整畜禽養殖布局,劃分禁止養殖區、控制養殖區和適度規模養殖區。

(2)進一步堅持監管并重的原則,推動種養結合生態養殖。畜禽糞便綜合治理要從末端治理轉移到綜合治理;要從工程建設轉到建管并重,重在管理;要從單純的畜禽糞便治理轉移到治理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要從單純靠政府投資轉到以政府引導,養殖業主為責任主體,探索產業化治污、資源化利用新路子,切實改善生態環境。

(3)進一步提高畜禽養殖業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控制面源污染。凡新、改、擴建畜禽養殖項目,必須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依法報批。經相關職能部門批復后才能開工建設,并在建設過程中按《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要求,做到環保處理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

(4)進一步完善部門聯動協調配合,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和建設涉及到多個職能部門,要形成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長效管理機制。對畜禽養殖業按規模實施分類管理,即對大中型畜禽養殖場制定政策和措施,規范發展,扶持科技含量高的種源生產,引導其逐步實現集約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對小型畜禽養殖場進行限制和調整,符合環保要求的,促使其逐步成長為大中型畜禽養殖場;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有計劃地逐步關閉。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