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新經濟競爭浪潮看后信息時代的泛藍海戰略
熊志林
首先我要質疑“經營艱難說”缺乏個性,問題遠沒這么沉重,而且沒有涉及問題的本質。也許,每一家中國公司都應該經常反思自省:我們憑什么躋身這個時代?與其花時間嘆氣,不如沉下心來給自己做一個透徹的SOWT分析,徹底看清自己公司在全球化的汪洋大海里所處的競爭序列,理性把脈自己公司在競爭序列中已經到了哪一段生命周期,再決定我們公司的戰略選擇和戰術調整也不遲。否則,做了冤死鬼也不明不白。我們不妨審視這些年波瀾壯闊的信息化浪潮,來看中國公司應如何運用泛藍海戰略,達成事業的宏偉藍圖。
借助藍海戰略突入無競爭領域不僅已成為智慧產業指導客戶賺取利潤的工具,也可拿來幫助自身改善經營,甚至開創一片全新的廣闊天空。任何公司成就大小都不取決于它成立之初的規模,關鍵取決于決策層經營企業的心胸和遠見,這決定了公司發展的最終前途。這幾年相繼登峰造極、大紅大紫的網絡公司,哪一家不是從很小的規模發展來?從它們在后信息時代的成功,可看到中國企業實施泛藍海戰略成功的方向和機會在哪里。
第一招,圈地運動,拉起大旗占山頭。
比如第一階段勝出的門戶網站YAHOO、SINA、SOHU、網易,致力于打造基于新興網絡科技的第四媒體,競爭的焦點在“眼球爭奪戰”,即如何以高關聯度的豐富欄目、資訊、群體趣味來介入并影響公眾的信息獲取方式,通過比電視、報紙、雜志、戶外等傳統媒體更迅即、便捷查詢的海量信息來粘住網民。隨著網民的急劇增加,這些曾經前途未卜的門戶網站成了信息時代的標志和主宰;競爭塵埃落地,大批在同一時期做門戶網站的其他網絡公司逐漸退出了公眾的視線。畢竟,在這個被信息和網絡鏟平的世界,三五座高山足以遮擋住千千萬萬座土丘應受到的關注;這種情形仍然在網絡新經濟之后的一波波發展中繼續著,仿佛要成為一種鐵定的規律。
有趣的是,電視、報紙、雜志、戶外等傳統媒體并沒有因為網絡媒體的異軍突起而急遽萎縮,不少傳統媒體反而在幫助網絡媒體成功的過程中狠狠地大賺了一筆,仍然活得異乎尋常的滋潤。競爭的結果不是兩個領域的競爭者誰滅掉誰,而是互有交融的競合,即時、互動、更有效率的新興網絡媒體形式,大大地增加了信息的供給者和使用者,極大地拓展了整個信息交換的市場;而電視、報紙、雜志、戶外等傳統媒體的精確制導戰略,信息來源的權威性、信息質量高品質的穩定性,確保了它們依然維系著足夠多情有獨鐘的擁護者和參與者,并且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網絡媒體海量信息的蕪雜和干擾……這個世界也因此變得更有價值,更加豐富、精彩、方便,充滿人情味。
第二招,專業服務,切準市場、締造價值。
在第一階段沒有躋身門戶網站之列的網絡公司也并不是全軍覆沒,那些率先轉向B2C(比如“亞馬遜網上書店”、“當當網”、E-BAY電子港灣……)并找準方向打造項目的網絡公司逐漸在競爭的第二階段勝出,成為了在線交易的先驅。而傳統領域的電腦銷售商DELL,也因為善于向網絡新貴學習,而迅速突破IBM、HP、蘋果等長期固守的領地,從新入行的小兵經歷不長的超音速發展歷程,出其不意地成為行業的霸主。
GOOGL、BAIDU則從方便網民“信息檢索”入手,以無比強大有序的搜索引擎躋身網絡經濟的領軍企業之列;BAIDU更憑借“百度快照”、“競價排名”、“火爆地帶”、“準確的中文檢索”等強大實用、層出不窮的網絡新技術,后來居上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中文搜索引擎。
騰訊QQ因為將人類千百年來即時的溝通的夢想變成了現代人活生生的現實,也在網絡新經濟的世界里如魚得水、活得異常滋潤,甚至引得微軟這樣的傳統軟件業巨頭也開發出MSN來分享即時通訊這塊無比誘人的蛋糕。近期QQ更因網民流量超越SOHU打破了SINA、SOHU、網易門戶網站多年的鐵三甲。
第三招,出奇制勝、盤踞高端、全盤通吃。
當初在B2C領域已經難以看到生存機會的阿里巴巴,果斷地進軍B2B領域,以“把全世界的商人聯系起來”的宏偉愿景打造網上交易平臺,專業為商人服務,服務這世界上最有想象力和財力的商人群體,當然為阿里巴巴洞開財富之門。通過B2B賺得盆滿缽滿之后,阿里巴巴掌門人馬云再攜強勢資本和新經濟話語權,又回轉身殺進B2C領域,創建“淘寶網TAOBAO”;進而通過股權收購入主“雅虎中國”,分享成熟門戶網站的利益。
原本在B2C領域的霸主EBAY電子港灣,即便憑借強大的資本優勢兼并了中國B2C領域的霸主EACHNET易趣,但在實際經營中似乎并沒有獲得“1+1>2”的初衷,在全球排名反而逐步下滑,招架不住阿里巴巴打造支撐的“淘寶網TAOBAO”無比凌厲的攻勢;困惑之余,EBAY電子港灣首席執行官在巡訪中國接受媒體采訪時不得不無奈地說“搞不懂中國競爭對手的怪招”。但無論怪招、奇招,馬云已經橫刀立馬在B2C領域的制高點,令原本的行業老大讓位、止步不前是不爭的事實。
馬云等這個時代網絡精英不可思議的成功讓無數雄心勃勃的創業者的事業夢想更加踏實,成功似乎不再那么遙遠,變得觸手可及;原本是西方世界美國的跨時代發明,如今在東方世界的中國也迅速獲得了成功實踐;東西方的鴻溝似乎通過網絡經濟被輕松地擊穿,雙方更加親密地感受到了對方的存在和共同創造時代神話的激越。網絡新經濟不僅讓我們相信,而且讓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這個世界已經向任何人敞開了施展抱負的大門;這個時代似乎已經徹底拋棄了按部就班、等級和門第觀念等陳規舊習,激發出越來越多具有創造力和原創性的時代傳奇機遇,成就了一拔又一拔知識型的時代新貴。這一切仿佛又在證明成功的不二法門,就是不要再拘泥于前人的不二法門。
第四招,網絡經濟娛樂化。
網絡娛樂業領域的霸主目前非盛大網絡莫屬,人的天性和本能在游戲中獲得了絕對的釋放;成功者榜樣的力量總是無比強大,各大門戶網站也紛紛推出各自的在線游戲頻道和豐富多樣的游戲娛樂產品。這股娛樂化游戲化的浪潮也沖擊到了傳統產業,以排山倒海的全民參與架勢引發了一場劃時代的營銷革命,這就是由傳統企業蒙牛贊助、傳統媒體湖南衛視具體運作的“超級女聲”運動,“超級女聲”顛覆了牛奶等傳統商品的廣告模式為事件行銷先行,在愉悅公眾的過程中建立起了無可超越的品牌親和力和生命力。蒙牛、湖南衛視、操盤手天娛公司、參與者李宇春等幾位大眾娛樂明星大紅大紫之后,誰還認定事業必然痛苦?傳播必須板起面孔?公眾必定是被動的受眾?專業一定能抵擋業余?
兩千多年前先賢所憧憬的“獨樂樂不若與眾樂”不再停留在塵世理想的層面,已經成為現代人類徹底釋放情緒、放松精神、抒展意志的公眾狂歡。
是的,在網絡新經濟時代,新觀念、新事物、新品牌、新人類像傳奇故事一樣令人似乎難以置信,卻越來越像鄰家大哥和鄰家小妹一樣實實在在,只不過有些像走馬燈一樣花樣百出、讓人眩暈、難以預料,又像無邊的海浪不斷地呼嘯而來,將這個世界原來的面貌徹底覆蓋,然后快速地融合。這讓我們相信事業經營仍然是漫漫長征路,但長征路上可以一路歡歌。
第五招,用新觀念、新技術整合傳統產業。
經過十多年異常殘酷的廝殺,網絡經濟的機遇看似挖掘盡了,但原本差點在門戶網站中覆沒的攜程網、易龍E-LONG網,通過業務重新定位,轉向整合傳統的酒店、旅游業,依靠專精便捷的服務贏得了供需雙方的擁戴,從而在這一細分領域構建起無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現在風生水氣的WEB2.0領域,又讓公眾和投資者在2006年看到了“互聯網業界8大受寵網站模式”,(社區)天涯社區www.tianya.cn、貓撲社區www.mop.com;(博客)博客網www.bokee.com、中國博客www.blogcn.com;(聚合)大旗www.daqi.com、博客集www.bokeji.com;(分享)豆瓣www.douban.com、新聚網www.tagriver.com;(點評)www.poco.cn、大眾點評www.dianpin.com;(分類)客齊集www.kijiji.com.cn、趕集www.ganji.com;(播客)www.toodou.com;(搜索)百度www.baidu.com、谷歌www.google.com、www.3721.com。盡管除了搜索之外,其他7大受寵網站模式盈利前景依然不夠清晰,但絲毫抵擋不了廣大網民和境內外投資商澎湃整體看好的激情。
第六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做開放的專業平臺。
上一招介紹的網站更多公眾屬性,而網絡科技的廣泛應用也讓更多智慧型專家、顧問式服務的群體輕易走在了一起,當然是經過網絡編輯管理人員遴選出來的群英會,比如首發本文的《中國營銷傳播網》www.diannaoya.com,已經成為中外智慧產業人士聚集和自由來去的圣地,成為知識、智慧、經驗教訓自由集散的超級港口。盡管沒有喧囂,少點炒作,但卻以其專業領域的學術性、權威性受到社會中堅階層的普遍敬重和追捧。
盡管麥肯特也是咨詢管理和培訓公司,但它開放的創舉在智慧類產業中算得上一起顛覆性的叛逆,第一次將原本屬于自己公司的資源無私地奉獻給了所有的咨詢公司、廣告公司、培訓公司;各類有獨到見解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企業經營者、管理者,也在這里找到了暢所欲言的思辯空間。也就是《中國營銷傳播網》www.diannaoya.com向所有競爭者和合作者開放了交流、宣講的平臺,在成就競爭者、合作者,指引廣大客戶引進新知、觀念更新,施惠廣大客戶、學生的過程中成就了自身的權威性、專業性。
第N招……在移動信息時代下一波競爭中搶先超越
發展似乎快到登峰造極之時的互聯網時代,仿佛已經逐漸沉淀為這個時代定格的傳統,新興的機遇又排山倒海地出現在向以手機等為主導的移動信息終端,后信息時代技術革命的演進仍然在移動信息不可遏制地發生著……移動通信網址(移動50120、聯通950066)伴隨著這一基于移動創新技術的新興網絡平臺(Http://www.DNS.com.cn)出現了,該平臺將實現大眾普遍能承受的低廉的移動通信收費標準,徹底鏟除手機等移動領域眾多倚靠胡亂收費維持生存的形形色色的寄身者,將這些令廣大用戶深惡痛絕的毒瘤逐出公眾生活的同時,更將互聯網時代(中國網民1.7億)的信息共享機遇和利益大大拓展到更廣大的手機用戶(截止2006年5月,中國超過5億人已經擁有手機這一通信工具)。從互聯網時代眾多的成功案例,我們不難看到移動信息時代的機遇和前景將怎樣地廣闊,令人新潮澎湃。
競爭評析:
網絡資訊領域剛開始是無競爭領域,隨著競爭者迅猛增加成為高度競爭領域,最后優勝劣汰,出現少數幾家寡頭壟斷,圈地運動基本結束。然而新的事業機會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不盤桓于利潤微薄、勝算渺茫的紅海血戰,大膽地啟動泛藍海戰略突入無競爭領域或無競爭市場,企業總能在一次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間喜劇中,把握自我價值實現的機遇,成就一個無比璀璨奪目的未來。對網絡經濟而言,資本不是第一位的,有生命力的想法和創意才是事業崛起最堅實的根基,依靠智慧、勤奮、團隊協作才是推進事業最強大的動力和事業啟動資本,而隨后資金資本的介入不過是助推和分享成果而已。
同樣,網絡經濟領域企業的生存之道,也完全適用依靠智慧、勤奮、團隊協作為主要資本的中國智慧產業、知識產業、形象產業,包括中小廣告公司、咨詢公司、培訓公司、設計公司、商務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高科技風險投資項目企業、藝術家、影視體育明星等。
網絡經濟中企業的贏利模式剛開始無不是盯牢了要“瓜分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然而,隨著競爭持久深入,某些門戶網站確實在廣告收入上有了不少進帳,但網易的郵箱系統、新浪的在線游戲、搜狐的社區等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它們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些始料未及的結果令網絡先驅們瞠目結舌之余也興奮不已。其他網站,如阿里巴巴主要收入來源為會員企業會費,淘寶網的主要收入為促成交易收取手續費,盛大網絡主要收入來源為個人會員會費、百度主要收入來源為網絡競價等多種創新形式的企業付費廣告……WEB2.0領域某些網站的贏利模式還不清晰,但日益眾多網民的互動參與在專業領域的地位日隆,前景依然不可限量。原本定位為“第四媒體”的網絡新經濟企業群體,許多已經不再定位于“媒體”或“網絡廣告公司”,而轉向為“娛樂在線”、“生意人的平臺”、“特定領域服務專家”……
因此,借鑒網絡經濟領域企業贏利模式的多樣化,我國中小公司甚至大中型公司的贏利模式也完全可以不斷尋求多樣化,比如媒體代理公司從廣告代理發布起家,向前端可以向專業咨詢公司演進,以收取咨詢顧問費為新增的主要收入來源;或者成為專業設計公司,其中又有平面設計、色彩顧問、三維設計、模型設計制作、影視動畫、漫畫、建筑設計、環境規劃等,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舉。再向前推進可以專做市場調研、培訓輔導,甚至是專業領域的市場調研、培訓輔導;比如陳安之就將勵志培訓做成了一個相當大的規模,俞世維從咨詢領域的普通咨詢師轉向成為企業培訓領域數一數二的大師級人物。
而在大中型公司中的典型代表莫過于中國最龐大大的事業單位之一的中國郵政,隨著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等網絡新經濟浪潮的不期而至和廣泛應用普及,中國郵政原本收發傳遞郵件的盈利模式已經徹底被顛覆,除了不時能獲得的商業信函投送,個人信件帶給中國郵政的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因此,贏利模式的多樣化和創新也是這個時代大中型企業的必修課,如果中國郵政不轉變服務內容和工作模式,向社區服務功能轉變,比如代收代繳水電氣等費用,加大并提升郵政特快專遞的業務,發展高效率的現代物流業務等,中國郵政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將因為落伍于時代徹底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
當大多數廣告公司忙著代理電視頻道、紙媒版面、電臺頻率、網絡在線頻道等服務各行各業企業賺錢的時候,《中國營銷傳播網》、《國際廣告》、《廣告導報》、《銷售與市場》則專業為廣告公司、咨詢公司及業內人士搭建了一個互相交流切磋和整體亮相的平臺,分別成為業內外有影響力的公司。而筆者參與經營的《旅游美食財富》雜志,憑借“上海旅游媒體的合作伙伴”這一特殊定位的上海山凱廣告藝術有限公司(http://www.shankai.com.cn)擁有的資源優勢,通過發掘市場空白點和機遇點,依托在旅游領域長期建立起來的影響力和資源優勢,整合了旅行社(全國第二、上海第一的“上航假期”)、航空公司(取得上海航空公司飛機上影視廣告的獨家代理權并制作提供播放節目)、新興的權威餐飲網站(大眾點評網),僅僅依靠投入有著多年媒體從業經驗的專業團隊、影視拍攝團隊和平面設計制作團隊,以及相關設備、辦公場所,在中國廣告領域找到了一片還算不錯的生存空間。